韦志阳:心系群众的战“疫”斗士


“老板今天一下子就要了15万公斤果,给的价格是3元/公斤,谢谢韦乡长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这天早上8点,看着满载而去的运果车辆,扶绥县岜盆乡大青枣种植户梁明师脸上写满了高兴。他口中的韦乡长,正是岜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韦志阳,此时的他已在下村路上,心里想着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指导各村复工复产……


韦志阳(右一)协调解决青枣滞销问题

冲锋在前的榜样

疫情就是集结号!1月26日大年初二,韦志阳一大早就从马山老家赶回乡里,和乡党委书记程建毅一起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从我做起,回到一线共同抗“疫”。在他的号召下,全乡79名干部职工,除了特殊情况需居家隔离的同志外,都按时返岗并根据分工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

战“疫”打响至今,韦志阳“5+2”、“白加黑”地在“疫”线工作,从分派任务、排查返乡人员、宣传防疫知识、管控重点人员,到劝导聚集人群、后勤保障、消毒杀菌、防控物资下发,他都做到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韦志阳(中)到各卡站检查指导

为了在返乡人员排查工作中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他发动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加入疫情防控工作,遍布全乡的50个防控卡站均设立了党员先锋岗,成立了10个党员突击队,191名党员参与其中,其中农村党员158名。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不少群众和学校老师也纷纷主动请缨,韦志阳顺势引导各村成立了41个党群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小组,全乡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韦志阳(右)手把手教老党员使用测温枪

身体力行的表率

劝散聚集群众、劝退路边小贩小摊、说服村屯代销店暂停营业、实施农贸市场封闭式管理、打击哄抬物价、端掉赌博窝点、检查卡站人员值守,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的身影穿梭在各村屯中,脚步重叠在乡路之上,一遍又一遍地织密加固岜盆乡疫情防控的大网。

韦志阳(左一)劝退流动卖鱼商贩

1月28日,为解决干部职工和各村屯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口罩紧缺问题,他想方设法多方联系,通过各种渠道采购落实了1.2万个口罩,确保参与防控工作的人员每天都能领取2个口罩,增强了全体参战人员的信心和决心。

2月2日,岜盆乡在扶绥县通往南宁市苏圩镇的县道入口(那标村渠培屯)增设1个防控卡站,得知此情况后的韦志阳,主动要求站第一班岗。这个卡站来往车辆密集,那一晚,他细心检查来往车辆、人员,详尽地登记来往人员的信息、行动轨迹和体温,直到凌晨12点其他人员来接班才安心回去休息。

韦志阳(右一)亲自在那标渠培防控卡站执勤

短短几天,他走遍了每一个卡站,查看是否都配备了口罩、体温枪、雨伞等防控物资,询问值夜的同志存在哪些需求和困难,积极为各卡站解决防控物资匮乏等问题,确保各卡站运转正常。连日来,全乡各卡点均以最高标准执行值班备勤和巡防查控机制,保持24小时值守不退!

韦志阳(右一)到各卡站检查防控物资是否配齐

“白事简办是为了家人和乡邻的安全,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2月5日中午,刚下村还没来得及吃饭的韦志阳,就接到岜伦村有2起白事的消息,他立刻叫上包村干部赶往逝者家属家,耐心地讲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防控疫情,当下人员密集聚会对家人对社会将造成怎样的危害。经过一番耐心的劝导,逝者家属同意不待客、不聚餐、不设宴,一切从简。

韦志阳(右一)安抚逝者家属,劝导其白事从简

防疫生产两手抓的能手


韦志阳(左一)到市场调研蔬菜供应情况

韦志阳(中)到市场调研猪肉供应情况

岜盆乡是瓜果之乡,时值大量瓜果产出,外地老板因各地实行交通管制无法进场收购,这对果农无疑是一记暴击。

“今年青枣大丰收,但是都没有老板来收,都太难了。”种植户梁明师心急如焚。得知情况的韦志阳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农产品流通开辟绿色通道,并派出专人维持秩序,做好防护措施。经过多方通力协作,目前梁明师、何少龙等种植户滞销的60多万公斤青枣已完成出售,而沃柑等农产品的收购也在积极对接中。

为了解决群众复工难问题,韦志阳与乡三家班子成员一起利用入户排查和发放口罩的契机,向返乡人员宣传本地就业的好处,并将“家门口打工,好过去广东”等宣传内容转发至各微信群。在大力宣传推广下,吸引了大批居家隔离的返乡人员参与网络招聘会。

韦志阳(右三)关心重点监测户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

2月16日,韦志阳亲自带着79名返乡人员到山圩产业园实地应聘,共42人签订就业意向;他还建立用工交流群,将各村劳动力纳入其中,及时向他们发布三大产业园中各企业的招工信息,为他们提供就业便利。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要党和国家、人民需要,我们都应当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韦志阳说,“看着我们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奋战一线,看着我们群众如此支持配合,我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在这场‘疫’考中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