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韶华在抗疫一线中绽放——记清水河县城关镇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 侯利平


韶华在抗疫一线中绽放

——记清水河县城关镇花园社区

党总支书记 侯利平


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侯利平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屏幕前中间为侯利平


“听说侯利平刚刚让‘120’急救车紧急送到内蒙医院急诊室抢救了。”

这是真的吗?

神采奕奕的你,

韶华盛开的你。

笔者在碧蓝的帐篷里,听着抗疫一线值班的干部讲述着你那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侯利平,女,中共党员,清水河县城关镇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这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非常要强的年轻女子。有人说你柔情似水,有人说你大气如山,有人喊你“平儿”,有人称你“侯哥”。你知书达理、重情重义,眼里常含热泪,每一个父老乡亲的疾苦都让你牵挂不已,每一项工作都让你铭记在心、放心不下。

你对党无限忠诚就像当年的英雄用鲜血浇灌了脚下这片热土。

不负韶华,面对抗击疫情你尽锐宣战

庚子鼠年,是个不寻常的年,正当人们沉浸在家家团圆,户户欢乐喜庆的时光,却被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冲淡。

侯利平,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听着党的一声声召唤,看着官方一天天的疫情通报,望着大街上那一面面熠熠生辉的党旗,面对抗击疫情,热血沸腾,面对层层紧逼的形势,你激情燃烧。

花园社区干部景引弟,一听说采访侯利平,止不住地热泪往下流,她说:“我今年53岁,利平比我小10岁,我就叫你利平吧,利平是积劳成疾累倒的,连续十几天你带病坚持工作,本来在年前腊月二十三就重感冒了,可她每天仅仅休息三四个小时,每天忙于年前慰问,忙于社区人员调配,忙于安排物资调配,忙于网格员入户排查,忙于社区各点昼夜督查,她像一座上满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运转,直到病倒家中,火速抢救。”说到这,景引弟几度哽咽。

侯利平,怀揣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责任扛在肩,心似莲花开放。

有首歌唱得好:“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我知道你为了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你沉着应对,带病守岗,不负韶华,主动担当,努力作为,逆行而上,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你的初心里分外闪光。

让我们像回放电影一样,看看你在病倒前半个多月的工作日程吧,年前腊月二十三,你身患重感冒,坚守阵地,守土有责,排查摸底花园社区困难群体,把重点特困户、重病户一一拉出明细,进行春节慰问。

社区干部马新宇在接受采访时说:“眼看春节快到了,来不及等上面的慰问款了,侯书记就自己从工资中拿出6000元先垫上,分别购买回白面大米,同时还对25户特别困难居民分别上门慰问,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侯书记就是这样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从不考虑自己。她是一个超负荷工作的工作狂”。

等到大年二十九,你把所有的慰问品、慰问金一一送到了居民的心田。

大年三十,你带病上班贴春联,挂灯笼,查电源,一一记挂在心。

大年初一,随着抗击疫情形势的严峻,你又火速通知工作人员,放弃休假,正月初三全部到岗上班。

大年初三,上午你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会,半夜十二时,侯利平还拖着疲惫的身子从手机微信发出了安排工作的信息。

大年初四,你又到单位安排调配防控设施,并在抗疫一线迅速组建党小组。

从大年初五到大年初七,侯利平剧烈头痛 无法支撑,你一直误以为是颈椎病困扰,便去县中蒙医院一边针灸,一边用手机遥控社区抗疫战斗。在针灸过程中,丈夫帮你把手机微信打开,语音调度“劳驾同志们辛苦点,我是身体不做主,面对抗疫,我们共产党员更应该冲在前......”听着你越来越嘶哑,有气无力的声音,笔者潸然泪下,无不动容。

四天时间,你同单位同志们、镇里、下派抗疫工作组发出语音800多条。

直到正月初八上午,你正强忍头痛,去镇里领回6套棉大衣,直到中午,在同事景引弟发给你两条请示内容后,再没有回复。单位同事们了解到你已被病魔击倒,正在抢救中。

病毒来势汹,万马战犹酣

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和下派的97名干部在侯利平带病统一指挥下尽锐冲战,开展滚动式、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包括从武汉、厦门回来的两位同胞,也进行了特殊安排关注,为全县研判防控疫情提供第一手资料。

“生活哪有那么容易,总要有人站在前面,砥砺前行,只要工作需要,我无怨也无悔,因为我是共产党员。”侯利平坚定地说。

不负韶华,你为困难群众解难

早迎晨曦晚披霞,

花园社区好当家,

困难群众常牵挂,

共克时艰有一绝。

说起侯利平,你在清水河县大街小巷几乎无人不晓,一个诗人写道:“你的故事,街边的钉鞋匠也能讲上几段,你的为人,全镇的老老少少都能夸上几句。”

你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威望?在采访和你一起共事的干部反映,侯利平不居功,不诿过,敢于承担责任,你当面敢于批评人,背后却保护人,你表里如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你手下工作觉得安全踏实.....

侯利平经常说:“社区工作就是要接地气,不为老百姓跑断腿,磨破嘴,社区工作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25年的工作履历,侯利平始终处在最基层最前沿。从搞计划生育工作到搞社区工作给你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只有在心里装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为群众办事不遗余力,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城关镇党委书记赵英很有感触。“花园社区是城关镇最大的平民社区有2023户,6488人,能有如此高的威信,能做到有口皆碑,很不容易。”

古城坡村,75岁的王泰家,因为北坡改造,路基下沉,自来水管道被冻裂了。冬天雇人担水,侯利平得知此事后,想办法联系上工程人员,去老王家给修好了。

万和后巷刘某15岁的小儿子2016年因爆发性心肌炎严重,全家人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侯利平在入户摸排时了解到该情况。一是通过水滴筹给予帮助,二是发动在城内的爱心人士纷纷进行爱心资助。终因病情严重,去北京的大医院,医生也无法挽回这个苦命的孩子,侯利平主动送去了3000元的慰问金。

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都是侯利平常年牵挂照顾的对象,除了你跑前安后想办法办成低保,还要经常送衣、送被,给钱给物。每当逢年过节,侯利平总会把肉、蛋、水果等物送到这些“可怜人的”家中,社区里有个叫韩荣的人,一家四口人,三个人是残疾人,她是二级重度残疾。靠手托地爬行,每逢过年,侯利平一定不会忘记,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给她送去温暖,春节时,给她家送去500元慰问金。在韩荣家采访时,韩荣反复地跟笔者说,“非常时期,我们又不能行走,真想去急诊室看看利平这位大好人啊,愿上天保佑,早日康复出院。”

不负韶华,你点燃了干部的激情

花园社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康熙四公主居住过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曾经该园是亭台楼阁,渠水潺潺,尤为壮观,故该区域以公主花园称呼,仍沿用至今。侯利平说“在这里工作非常荣幸和自豪。”

今年是侯利平在这里工作的第13个年头了,你把青春与热血都撒在了这块光荣的热土上。你爱社区,更爱社区的老百姓,该社区基本上占据了清水河县城关镇半个区域,也是将来清水河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区域。

道道沟壑,座座山峰,留下了侯利平沾满泥土的脚印,你长年踏着冰雪残残,泥迹斑斑的小沟小巷,访贫问苦,嘘寒问暖,架起了党和政府与老百姓共谋福祉的桥梁。

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工人家庭里的侯利平,受父母正直、善良的熏陶,从小铸就了侯利平善良、坚韧、吃苦、敬业的品质。2005年6月,你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你25年的工作经历中,一半的时间在社区工作,从2007年起连续两届当选为清水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侯利平始终重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针对社区党员数量较多、居住分散的特点,侯利平把在职、离退休、学生、复转军人和流动党员分类造册编组,按照“地缘”、“业缘”、“趣缘”建成了“老年团党支部”、“志愿者之家党支部”、“老年文艺队党支部”等特色党支部,以“教育管理党员,精准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建五好社区即,“平安社区、爱心社区、阳光社区、人文社区、幸福社区。”

针对花园社区被列为全县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区域,侯利平及时挖掘历史,展示未来,组织社区干部抢救、收集史料,公示编排改造项目。

如今走进花园社区走廊过道块块图版,琳琅满目,独具匠心,新颖别致。那一块块展板积淀了侯利平太多的心血,那一张张史料融入了侯利平太多的努力。

采取网格化管理将社区12名工作人员分片负责,建立微信群,及时将党的政策、法律条文以及这次抗疫宣传知识通过微信群和上门入户、入心、入脑宣传透彻,众志成城,构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

作为党支部书记侯利平,非常关心社区里每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你常对年轻党员说,“你是共产党员,应该带头做好工作,身教重于言教,”在你的带领下花园社区党总支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你个人也多次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个人、优秀共产党、优秀党务工作者。

每到春节,社区工作更是繁忙,为了节省同志们的工作时间,去年春节临近,你打电话让爱人给多包些饺子送过来,当饺子送来后,你先让同事用一次性消毒碗把饺子分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凝聚起一个充满活力的团体。、

曾经和你一起搞计划生育工作十几年,现任城关镇副镇长杜志强说,“她为人很正派,对同志非常关心,对工作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永远在为别人考虑,唯独不考虑她自己。”

同事们说,“有推荐表彰、调任升迁,她总是先人后己,谦虚礼让,老百姓有紧要事、疑难事,困难事,你总是紧盯不放,揽在手上。”

这就是侯利平,哪里任务重,就往哪里走,哪里工作最累,你就出现在哪里。

爱岗敬业,一心为民,你5岁的小女儿上幼儿园,常常是让别人给接送,在这次投入抗疫战斗中,把小女儿一个人扔在家里,你带病上岗。

你的一身病都是这么累出来的。

望着你那数十本密密麻麻的工作日记,记录着侯利平的辛劳,也见证了清水河的奋斗。

你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珍惜荣誉,珍惜生命过程中的每个闪光点,我要让每一天。发出闪闪光亮,为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倾注一生。”

你不负韶华,走遍了社区的山山水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儿里。

不负韶华,你向死神召唤

“妈妈,妈妈,我要找妈妈”,你5岁的小女儿这几天天天半夜醒来,看不到妈妈,哭喊不断。

“女儿在哪里,女儿在哪里,怎么几天了见不到你。”泪水莲莲,火烧火燎的老母亲天天为你揪心,病危的利平至今还瞒着老母亲。

“我怎么在重症监护室呢?我想和同志们一起去抗击疫魔阻击战”。

眼角布满血丝,绿豆大的泪珠不停地地滚落下来,侯利平,一生要强的人,做梦也没想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怎么来到这个地方,时醒时迷糊的利平沮丧、痛惜、不安、烦躁不断的怪怨自己不争气。

敬佑生命,善行无疆,苍天无眼,人间大爱。

2月1日下午,“120”急救车伴着急促的鸣叫声,把你送到了内蒙古医院抢救室,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以来,你拼死拼活、硬扛硬干、精疲力尽、心力交瘁,终于无法支撑了,在六天前,平时有颈椎病的你,突然头部剧烈疼痛,还自以为是颈椎病,仅戴了颈托就继续投入到战斗中,于2月1日中午,在自家吃药时,突发晕厥,突然两眼冒金星,感觉天晕地转,家人们心急如焚,呼喊你也没有清醒,紧急送到县医院进行抢救,在CT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需火速转院至内蒙古医院急诊科。

此时的你意识不清,躁动严重,急诊接诊医生郭小亮怀疑除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外还有别的病症,于是马上联系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急速转入重症进行治疗,由于你的躁动不安,CT及核磁等检查无法进行。此时,袁军院长来了,专家来了,教授来了,火速会诊,疑似动脉夹层动脉瘤。

此时的你,病危通知书又一次下达。

此时,医院内外抗击“疫”战正酣,时间与死神赛跑,生命与病魔决战。

时间一分一秒的逼近,你也一分一秒地向死神召唤。

此时已是2月2日9时许,袁军院长再次主持专家会诊,确诊为左侧颈椎段夹层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个疾病的致死率致残率都特别高。

“救命,救命,救命啊!”袁军院长,专家教授经过七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把你从死神线上拉回来了。清水河县县委、政府和侯利平的家人,第一时间对内蒙医院院长、专家、教授成功的手术和提前垫付医药费做出突出贡献的感人事迹,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侯利平曾对朋友说,“战争年代,战士死都不怕,在抗疫一线,我作为社区书记,更要守住这方净土,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连日来,病倒在抗疫一线的侯利平牵动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各级领导,县委书记云霖琼满怀敬意地说:“侯利平是清水河县抗击冠状病毒疫情涌现出来的最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此,县委、政府对她的先进事迹第一时间进行了表彰。在上下突然打响疫情阻击战面前,她作为社区的党总支书记,沉着应对,带病守岗,团结带领社区干部和下派的近百名干部有条不紊冲在前线,主动担当,‘逆行而上’彰显了她一贯的不忘初心,守土尽责,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使命。她连续作战,积劳成疾,累倒在抗疫前线,她是一名忠诚正直的好党员,是抗击疫情倾身而出的好榜样。我们要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她学习。”

万里长河万里水,

抗“疫”一线显风采。

长风万里守初心,

凤凰浴火抗“疫”匪。

笔者在侯利平办公室采访。已到深夜十二时,你的同事依旧精神抖擞,跃跃欲试,拼搏抗“疫”魔。你办公室那一盆盆鲜花格外耀眼,浓绿醉人,正迎着明媚的春光,召唤侯利平向死而生,迅速康复,韶华绽放。

你的韶华,在抗击疫情一线中绽放。

你的韶华在不忘初心,对党赤城的事业里绽放。


审核: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