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 法院硬核“隔空”办案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到防护保障安全,又让司法服务“不打烊”!

隔空开庭

2月20日上午9时,高台县人民法院南华人民法庭审判庭内,只有法官和书记员,原告席位和被告席位均无人就坐。“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法槌敲响,南华人民法庭副庭长孔瑞东担任审判长通过“云上法庭”系统远程庭审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正式开庭。当事人通过手机参加法庭审理,实现案件隔空开庭。




上午11时,南华人民法庭审判庭内再次敲响法槌,审判员王建兵远程开庭审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并同步网络直播。当事人通过手机参加法庭审理。经审判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案件调解结案。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采取网上开庭模式进行远程庭审,在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可能引发的疫情扩散风险。

隔空调解

“被告××公司对达成的调解协议你公司要及时履行,之后书记员会与你联系。”挂断电话,一起买卖合同纠纷“隔空”调解结案。


2月18日,高台县人民法院院长齐焕、法官助理胡晓枫通过微信、电话“隔空”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定于2月13日开庭审理,但受疫情的影响,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远在兰州,因疫情管控无法到庭参加诉讼,焦急万分。鉴于上述情况,齐焕院长通过短信、电话积极与原、被告沟通,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纠纷“隔空”化解。


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院长带头运用信息化手段办理案件,进一步激发了全院干警在遇到困难时突破固有思维局限,确保疫情防控、审判执行两不误、同推进。

硬核背后

硬核办案,尚需要“利器”支撑。近年来,高台县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智慧法院”建设,利用有限资金改造建成科技法庭7个,建成覆盖2个基层法庭的远程庭审系统。疫情期间,全院充分运用“互联网+审判”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强化远程跨域服务,依托互联网平台,引导当事人开展线上诉讼,将面对面变成网对网。为依法防控疫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高台法院还将进一步推进远程庭审,加大智慧法院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运用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审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