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年潼關之戰:子虛烏有的“割須棄袍”,被曹操全程吊打的馬超

張松曰:“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操大怒曰:“豎儒怎敢揭吾短處!”喝令左右推出斬之,被楊修、荀彧等勸免。 ——《三國演義》

“楊松罵曹”是三國演義中頗為有趣的橋段。

當時,曹操攜北征烏桓之勝南下,開局便收降了荊州牧劉琮。

割據四川的益州牧劉璋感到了壓力,忙派使者張松找上門,表示要“受徵役,遣兵給軍”。

可曹操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軍事力量,自認統一天下近在眼前,便怠慢了張松。

張松其人雖身材短小,卻精明過人。

他本想乘機投靠曹操,拿益州換自家的功名。

見以貌取人的曹操看不起自己,張松一怒之下便當眾編排起了曹操的兵敗往事。

確實,在“濮陽戰呂布”和“宛城戰張繡”兩戰中,曹操是敗得挺慘,但“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卻不符合史實。

遍覽《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古籍,從開戰到結束,馬超幾乎全程都在被曹操牽著鼻子打。

開始,曹操先放話出來刺激馬超,“遣司隸校尉鍾繇討張魯,使徵西護軍夏侯淵等將兵出河東”。

需知,曹操徵調的這兩路軍隊無論從何處發兵,都要經過馬超等關中諸將的防區。

果然,馬超聞訊後起了疑心。

雖是行伍之人,但馬超還是知道春秋時的典故“假道滅虢”的。

於是,馬超遂聯合韓遂、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九部佔領潼關,堵截了曹軍的西進之路。

孰不知,這一結果正是曹操希望看到的。

不久,曹操以平叛為名派出了大將曹仁。

臨行前,曹操給曹仁定下了迎敵策略,“關西兵精悍,堅壁勿與戰。”

史載,自211年3月份率軍趕到潼關,曹仁一直嚴格執行著“龜縮”戰術,堅決不與關西軍發生衝突。

這下可把關西軍害苦了。

當時,關中地區經過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摧殘,早已十室九空。

加之管理水平很差的馬超、韓遂等人長期分片經營,所以他們的物資儲備水平很低。

更要命的是,這些地方軍閥從未經歷過遠程作戰,既無經驗亦無能力建立起一條穩固的後勤保障線。

不消說,這樣一支遠離根據地的軍隊一旦長期征戰在外,缺乏補給是必然的。

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會對關西聯軍越來越不利。

211年7月,完成所有戰爭準備的曹操率主力自鄴城開拔。

鑑於潼關的險要地勢,曹操打一開始就沒想過從正面強攻。

史載,曹操一出鄴城就派出了一支4000人的精銳部隊。

他們在徐晃的率領下,悄悄抵達了蒲坂渡口。

為了掩護徐晃,曹操還擺起了迷魂陣。

他們放棄了相對安全的軹關陘,而是大搖大擺地渡黃河、登崤山、穿函谷、抵潼關,儼然是新版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曹操的計策很成功,關西軍的注意力牢牢地被曹操大軍吸引著。

不過,曹操的反常舉動還是引起了馬超的懷疑。

他怕曹操會派偏師西渡黃河攻擊聯軍的後方,便提議派兵把守黃河西岸。

韓遂不同意馬超的看法,他認為曹操集重兵於潼關,必然要在此與聯軍決戰;此等危急時刻,聯軍當以守城為主,切不可分散兵力,給曹操以可乘之機。

於是,為了和曹操一決高下,聯軍遂不斷地從後方抽調軍隊開赴潼關。

這年八月,馬超的擔憂應驗了,徐晃所部從蒲坂渡口輕易渡過黃河,並在關中設立了橋頭堡。

兩軍對峙潼關

消息傳來,曹操立即決定北渡黃河。

這時,關西聯軍低劣的情報系統再次顯露出來。

史載,“兵眾先渡,操獨與虎士百餘人留南岸斷後。”

換言之,馬超和韓遂錯過了“半渡而擊”的大好時機,竟讓曹軍主力從自己眼皮子底下輕易溜走了。

好在馬超補刀及時,他親率的萬餘精銳還是抓到了曹軍的尾巴。

見情況緊急,大將許褚趕緊扶著曹操上了戰船。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馬超豈能放過射死曹操的機會。

一時間,箭矢如雨,負責搖櫓的船工登時被射死。

好在許褚勇力過人,他一邊舉起馬鞍為曹操遮箭,一邊奮力划船。

馬超不肯罷休,急忙催動大軍沿岸追擊。

正在千鈞一髮之際,負責後勤的校尉丁裴靈機一動,命人放出了大群牛馬。

關西聯軍多為羌人,對牛馬等牲畜有著本能的愛好,加之軍中缺糧已久,人人都欲得之飽腹,遂放棄了追趕。

於是,曹操等人遂平安渡過了黃河。

曹操行軍歷來看重“兵貴神速”,所以當他匯合了關中徐晃等部後,立即發兵奔向了渭口。

當然,為了便於行軍和防止馬超派軍抄掠曹軍糧道,曹操提前命人修築了由西向南的甬道。

不過,曹操修築的甬道很簡陋,遠非秦始皇出巡所用的豪華甬道可比。

他只在行軍路線兩邊樹立了木製柵欄,遇泥濘難行之處則用車輛連接作路。

這時,關西軍已經放棄了潼關要塞,轉而回軍控扼了渭河南岸。

針對聯軍的渭河防線,曹操再出奇招。

他沿著渭河設置了多路疑兵,並讓他們晝夜不息地佯攻渡河。

關西軍被曹軍調動的東奔西走,搞得疲憊不堪。

不久,曹操瞅準了時機,成功派軍隊渡過了渭河。

誰知渭河一帶多是沙地,渡河部隊修築的馬牆等防禦工事根本經不起關西軍馬隊的衝擊。

於是,曹軍又被打回了渭河北岸。

渭口之戰

正待曹操計無所出的時候,一個名為婁子伯的民間老人突然出現了。

史載,婁子伯說公曰,“今天寒,可起沙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

按照老父的指點,當晚再度過河的曹軍築起沙城後立即對之潑灑了大量河水。

果然,一夜之間曹軍順利築成了好幾座冰城。

而後,曹操一邊拒城不出,一邊派騎兵抄掠關西軍的糧道。

這樣一來,關西軍的糧草越發不足。

不得已,關西軍遂派使者向曹操請和。

謀士賈詡見狀,及時建議曹操明裡答應關西軍,暗裡施展離間計促使其內訌。

果然,馬超等人看到韓遂先是和曹操交談甚歡,然後又頻繁互通書信,紛紛起了疑心。

於是,諸部開始互相提防,再也沒有了當初同仇敵愾的勁頭。

見時機成熟,曹操遂和聯軍約定舉行了決戰。

史載曹操先派輕騎引誘關西軍主力來戰,待馬超等部疲憊不堪時,曹操立即使出了殺手鐧:虎豹騎。

馬超等部不堪重壓,紛紛開始潰散。

史載,曹軍”斬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

至此,持續六個月的潼關之戰乃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