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消息,猪价“扛”不住了?2020年肉价要下降吗?

还有一天,正月就要过完了,这也意味着“春节”又遥远了。按照往年惯例,人们在春节前后欢天喜地,因为这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回想一个月前,很多人还在筹划着聚餐拜年,期待着2020年有个新的开始。谁料到,“飞来横祸”新冠肺炎,人们过了“冷清”的春节,就连出门买肉、买菜都不容易。正月月底临近,对于消费者来说,迎来3个好消息。


冷冻肉接二连三,为猪肉市场“保驾护航”。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产能不足,猪肉价格从10元“一飞冲天”,一路涨到35元/斤,个别地区突破40元大关。为保证猪肉供给,国家“重拳出击”。1月3日投放冷冻肉3万吨,1月9日投放冷冻肉2万吨,1月17日投放冷冻肉3万吨,1月21日投放2万吨,2月7日投放冷冻猪肉1万吨。2月14日、21日,连续两次2万吨冷冻肉投放,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网友调侃道:待在家里也不怕,可以放心的开荤了。


猪肉“限价令”,“强势调控”肉价上涨。

新冠肺炎疫情至下,人们生活受到影响,生猪行业运输受限。为了让人们吃上“平价”猪肉,有地区“强势调控”猪肉市场。近期,浙江青田县出台“限价令”,规定自2月10日起至疫情结束期间,实行生猪、猪肉限价,生猪收购价格不得高于20.5元/斤,瘦肉、里脊肉、腰肉零售价格不高于39元/斤,三层肉、筒骨、猪腿肉零售价不高于36元/斤,肥肉、板油零售价格不高于18元/斤。虽然这条规定只适用于本地区,并且“违背”了市场自由经济,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可是个好消息。


一号文件“发力”,保障未来猪肉供给。

受非洲猪瘟和生猪周期双重影响,生猪供给不足导致肉价大涨。为了恢复生猪产能,国家一号文件“鼎力相助”。文件指出,鼓励小养殖户养猪,调整养猪用地审批,不得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纠正了“无猪市”、“无猪县”,为养殖户提供扶持。只要养猪的人多起来,就不怕没有猪肉吃。


当然,很多人认为,猪价“抗”不住了,猪价下跌是必然趋势。2月22日猪价下跌,截止到目前,猪价已经“六连跌“,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养殖户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现在非洲猪瘟还未彻底消失,生猪市场“调控”不断,再加上不确定的进口猪肉量,养殖户需要以平常心,迎接接下来的2020年。

综上所述,3个好消息,给猪肉市场带来“强心剂”,消费者不再担心“吃不起”猪肉,2020年猪肉价格有望将至18元/斤。对养殖户来说,经历过生猪周期低谷,经历了非洲猪瘟“冲击”,2020年已经变得更加百折不挠。你们当地猪肉价格是多少,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