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奔走在两场战斗中的“销售员”

新县:奔走在两场战斗中的“销售员”

起早贪黑几个月,20棚蔬菜长势喜人,本想卖完这批菜,在脱贫之后再打一个翻身仗,但眼瞅着4万多斤蔬菜砸在手里,邱志勇一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邱大哥,新年好!疫情期间,要注意防护。”“天气转暖,要抓紧时机搞好春耕备播。”正一筹莫展,河南新县纪委监委的帮扶干部叶新兰打来电话。

“小叶,一家人都挺好。春耕就别提了,菜还长在地里呢。”沉默良久,邱志勇答道。

邱志勇,一家6口,夫妻俩和母亲都是残疾人。三个孩子,最大的4岁多,最小的刚满月。身体的残疾阻挡不住脱贫的脚步,他家租赁16亩土地,建起20个大棚,靠种植蔬菜于2017年脱贫。

疫情以来,因交通管制、餐饮业停摆、居民外出减少,邱志勇家的4万多斤蔬菜严重滞销。

“一边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一边是脱贫攻坚战,两场战斗都必须打赢,怎么办?”帮扶人急,贫困户愁。

“家里的菜快吃完了,现在5天才能出一次门,买菜还得等两天。”叶妈妈在一旁念叨着。

“对,可以把蔬菜往县城配送,送菜上门。”

“好,我送菜的三轮车刚刚办了通行证。”

“邱大哥,你的菜怎么定价?”

“特殊时期,一律两元一斤。”

简单沟通后,他们一拍即合。

“爱心菜销售:我帮扶的贫困户,4万多斤蔬菜,全城配送,5个品种混搭,每袋20斤,40元一袋。联系人:叶新兰。”叶新兰立即建起了“志勇新鲜蔬菜配送”微信群,纪检干部变身“销售员”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拉十、十拉百,很快,微信群内的人数就爆满。

“地址:××,电话:××。”大家以这种方式开始了蔬菜预定接龙,订单一个接一个,不到一天,她就接到220多单。

推介蔬菜情况、回答客户问题、梳理已付订单……考虑到邱志勇言语沟通不畅,叶新兰干起了“客服”。

上海青、卷心菜、茼蒿、菠菜、香菜等,都是时令蔬菜,季节不等人。看着一家人和几个小工忙不过来,钻大棚、拔菜、摘菜、分拣、搭配、称重、入袋、装车,配送,一有时间,叶新兰就过来帮忙。

“小叶,群已满,很多人想买菜,进不来。”一条留言引起了叶新兰的注意。为便于配送,她又根据城区路线建起了2个微信群,每个近400人。

疫情期间,物资紧缺,叶类蔬菜尤为抢手。“刚到货,5个品种,样样新鲜。”“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真实惠。”“前天买的,每顿炒两盘,味道不错,再来一袋。”……一时间,晒图的、留言的,好评如潮。很多热心群众也自发当起了“客服”,一场“爱心销售”接力温暖老区红城。

凭线上销售,就有1100余单,售出2.2万余斤。加上其他途径,短短8天,邱志勇家的蔬菜销售一空。

看着可观的收入,邱志勇高兴得合不拢嘴。地腾出来了,下一季他又有了新打算。

一手战疫,一手战贫,帮扶人与贫困户心手相牵,架起了“菜篮子”与餐桌之间的桥梁,双战双捷,老百姓乐,贫困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