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守护抗疫“大后方”——探访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保障组

倾情守护抗疫“大后方”

——探访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保障组

240余万个口罩,12万余件隔离衣,4403件防护服,9489个护目镜, 29.3吨84消毒液,15吨75%酒精,220把手持式红外测温仪,42台全自动体温检测仪……这是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保障组成立至2月19日,累计入库的防疫医疗物资,是保障组全体成员坚守抗疫“大后方”,怀揣初心使命,用责任担当书写着的一份抗疫答卷。他们,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幕后英雄,倾情守护抗疫“大后方”。

2月19日,记者来到国药控股赣州医贸有限公司,探访在该公司办公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保障组。

党建引领 物资保障冲在前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从全市各单位抽调了7名工作人员成立了保障组。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保障组的队伍一度扩大到50余人,分别来自市医保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以及国药控股集团等单位。保障组成立后,逐步形成了以综合、采购、结算、专家鉴定、入库验收、调配、信息报送、争资争项等8个小组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形成环环相扣、密切配合、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为进一步增强组员的归属感,凝聚战斗力,保障组决定成立临时党支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6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保障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得到正式批复,当天,驻守临时党支部的17名党员在党支部书记薛斌的带领下,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宣读请战书,并在请战书上郑重签名,自愿加入到一线抗疫工作中,为赣南苏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铮铮誓言,犹在耳畔。为寻找防疫物资货源,一天24小时捧着手机,生怕错过货源信息的采购组组长罗雪明;为了第一时间将急需医用物资运往抗疫一线医院,通宵分配物资的调配组党员明良慈;为了及时鉴定防疫物资信息,深夜前往位于赣州经开区的仓库鉴定刚到的采购物资的物资组党员温建东……保障组的22名党员干部带头没日没夜地战斗在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一线,为全力保障物资供给冲锋在前,为疫情防控一线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多方筹措 当好物资保障员

市第五人民医院急需2000件防护服、500个KN95口罩、50支红外额温枪、200个护目镜;南昌铁路赣州车务段急需2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武警部队赣州支队急需2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

疫情防控初期,各地各类医用物资都处于严重紧缺状态,疫情防控物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保障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名工作人员说:“那段时间,所有人都处于焦虑状态,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资,连晚上做梦都是在找医疗物资。”

秉持“急用为先、突出重点、千方百计、规范高效”的工作要求,保障组加大采购力度,为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市政府委托国药控股赣州医贸有限公司负责全市防疫物资的集中采购。保障组一方面坚持将向上争取作为主渠道,另一方面努力畅通捐赠渠道。

现在,走进占地1500余平方米的抗疫物资仓库内,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84消毒液、酒精、红外额温枪等堆满了仓库。仓库外,一辆辆配送车正在紧张地装运物资,等待配送到战役前线。

据了解,保障组不仅建立了物资采购、全市捐赠物资统一收储分配、每日向省指挥部报送物资请示、物资入库验收工作机制,而且建立了物资库存和划拨台账、物资分配、物资审批和发放程序。在保障战役前线物资前提下,全力保障市民防护需求,坚持分批向市场投放平价口罩。截至目前,累计向全市投放34.2万个口罩,缓解了市民的口罩购买需求。

贴心服务 助力复工复产

随着我市各类防疫物资短缺情况的基本缓解,如何保障复工复产人群的防护安全,成为保障组目前工作的重点。

为全力支持和有序推动相关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组主动为企业提供物资购买渠道、保障物资运输通道等服务,安排帮扶工作组深入项目现场,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防控疫情促生产”活动,解决复工复产中的防控物资困难。

在保障5天内物资需求量和向市场投放的物资基础上,保障组将其余物资均用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重点向复工复产的民生事业企业、规上企业和重大项目倾斜。对重大项目和规上企业复工开工排名前3位的县(市、区),给予防疫物资奖励。我市还建立了采购信息发布机制,每天定时由国药控股赣州公司在指定平台发布采购渠道信息,鼓励企业发挥防控主体责任自行采购。

在保障全市各大学校复课工作方面,保障组深入我市部分学校,了解其防疫物质准备情况及所面临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升复学防疫物资供给能力。针对现有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疫情防控和对学生体温进行实时、快速、精准测量的问题,市保障组争取到市红十字会协调的捐赠资金390万元,用于紧急采购100套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全力以赴保障市中心城区等学校需要。 (徐曦 记者刘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