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志愿者贴心保“后勤” 医护人员放心战“疫”线

“你好,请问这是张敏家里吗?我们是团潼南区委的志愿者,特地来看望你们!”张敏是潼南区中医院的一名护士,作为潼南区第二批援鄂医护人员,她已于2月19日前往湖北武汉战“疫”一线。2月22日一大早,团潼南区委联合潼南青商会、星火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为潼南区援鄂39名医护人员家庭送去慰问物资和“连心卡”。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潼南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力保障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为他们及其家庭提供子女关爱、居家服务、出行服务、心理疏导等服务,让广大医护人员放心战“疫”线。

暖心“义剪”助医护人员“轻装”上阵

“请尽量帮我剪短一点,这样更能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面对前来义务理发的志愿者,潼南区人民医院医生陈长江只提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他说,“剪短头发,‘削发明志’,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护人员坚守一线,根本没有时间打理头发。特别是头发长了以后,既容易感染病毒,也不方便穿防护服。为此,团潼南区委组织志愿者深入防疫一线,为广大医护人员进行贴心“义剪”。

看到招募信息后,志愿者徐周第一时间报了名。医护人员坚守抗击疫情一线,十分辛苦,希望用自己的专业,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徐周说。

看着自己一头长发被慢慢剪短,潼南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王佐娟默默的留下了眼泪。“剪掉多年的长发,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但为了更好的抗击疫情,再难,也要一定要剪。”王佐娟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在一线工作二十几天,长头发确实没有时间去打理,感谢志愿者的上门服务,解决了自己的“头等大事”,“轻装”上阵。

线上“家教”为医护人员守好“大后方”

“徐曼,今天的课程就结束了,你要抽时间好好复习一下哦!”志愿者蔡可阳结束后一天的线上辅导后,通过视频电话,耐心的叮嘱着自己远在千里外的学生。

徐曼是潼南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吴敏的女儿,现在正在潼南巴川中学上初三,由于吴敏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前线,20多天没有回家,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了解到情况后,团潼南区委结合徐曼的实际情况,为她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学方案,利用互联网为她开展线上数理化教学。

据团潼南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在家无人辅导学习的问题,团潼南区委组织正在服务期内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和西部计划志愿者,成立了爱心教学志愿服务分队,帮助一线医护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我们按志愿者学科专业进行科学编组,按照1对1方式,对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视频辅导,通过线上学习方式,确保孩子们学业不受影响。”团区委副书记胡祥辉说。

“我的老师是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的志愿者,针对我的实际情况,她重点对我的数理化进行辅导,同时我有什么不会做的题,他们随时都会为我进行讲解,我觉得他们认真负责,讲课也讲得很好,现在我的课程并没有被落下,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有信心考出好成绩。”徐曼说。

贴心“跑腿”为医护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你好,陈嬢嬢,我已经到你的楼下了,马上给你把菜送上来!”2月24日上午,潼南区青年志愿者王清放下手中的电话,在经过体温测量后,提着满满的两袋蔬菜快步走进桂林街道卓然水晶小区。

王清告诉记者,她是团潼南区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专门负责援鄂医护人员家庭的后勤保障服务。“我们这个志愿分队有10个人,每人联系3-4户家庭,主要帮助援鄂医护人员的家人购买生活物资。”王清说。

团潼南区委负责人介绍,一线医护人员因为工作原因,很少能够回家,家里的老人、小孩行动不便,加之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出入时间相对较少,为此团潼南区委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队伍,主动与援鄂医疗队、区内一线医护人员对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为一线医护人员家人做好保障服务。

“为方便联系,我们建立了单独的微信群,采取线上下单、线下跑腿模式,一线医护人员的家人只需要通过微信或电话发布需求,志愿者就会通过线下完成‘订单’,力所能及的给予支持和保障。”团潼南区委副书记胡祥辉说。

团潼南区委负责人介绍,在作好生活物资保障的同时,团潼南区委还成立了志愿者爱心车队、爱心服务队等,为一线医护人员家人提供出行服务和上门维修水电等服务,当好阻击疫情“第一响应人”。

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张峻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