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信仰照亮战“疫”征程 常德经开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抗击疫情纪实

常德经开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促进、两必胜,图为胜美达电机生产车间。

和煦的阳光洒在常德经开区的土地上,园区里传来机器的轰鸣,道路上虽然不见车水马龙,却也秩序井然。往日繁华的街道上没有人潮汹涌的景象,那是因为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仍在进行之中。

2020年春节之前,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扩散,常德经开区党工委在中央和省、市的周密部署下,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截至2月25日,经开区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样的局面,与常德经开区各级党组织和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密不可分,他们以坚定的信仰奋战在防疫一线,守护着一方平安。

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在樟木桥街道常安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点,医生为居民测量体温。

从1月21日以来,常德经开区工委会议室夜夜灯火通明,随着区工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的九个组根据各自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工作人员奔赴各自的岗位。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摸清辖区内所有人员是否有湖北和武汉居留史、是否与湖北和武汉来常人员有过接触,是做好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经开区镇街、社区(村)各级党组织向全体党员发出倡议,成立党员志愿者突击队,日以继夜地逐户展开人员排查登记。仅用三天时间,经开区各镇街按照区防指“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的要求,建立起重点人员的台账,防疫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

德山街道洞北社区党建联络员刘蓓蕾是一名新疆姑娘,1月24日早上,她整理好行李准备回新疆陪父母过年。几天前,她的母亲不慎骨折,她也想趁着假期在家好好照顾母亲。临行之际,她在社区微信群里见到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的信息,决定还是留下来。眼里噙着泪水退掉机票,抹干眼泪,她立即与同志们一道战斗在防疫一线。

随着疫情发展,市委决定建设常德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项目涉及莲花池社区11座祖坟迁移和13户居民。党员邱伍顺带头迁坟,还提出手续和补偿款以后再说。在他的感召下,其他居民主动配合将坟迁走,项目如期开工。

“新冠肺炎别害怕,切记安心待在家,少出门来勤洗手,战胜病毒靠大家……”在樟木桥街道五一社区,民兵姚程每天到各个居民小区,用扩音喇叭播放自编的防疫顺口溜。疫情发生以来,樟木桥街道召集30名党员民兵成立应急分队。20多天来,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近日气温回暖,民兵队伍加大巡逻频率,劝说居民最好不出门,尽量少出门,为辖区居民筑起安全“防护墙”。

2月2日上午,石门桥镇政府机关院内举行了一场简短而庄重的入党宣誓仪式,7名来自防控一线的新党员面对党旗立下铮铮誓言。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石门桥镇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响应组织号召,500多名党员主动要求到防疫一线去,18个基层党组织成立了党员志愿者突击队。连日来,狮子山村党建联络员李汝强义务为当地24户居家隔离的村民代购生活用品,并为他们测量体温。村民们说,“虽然戴着口罩看不清她的脸,但是见到小李胸前的党徽,我们心里很踏实。”

在疫情防控战役中,社会各界的党员们也纷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70岁的老党员郭兴海主动请缨,在小区为进出居民做登记、测体温;退休党员孙怀芝冒雨骑电动车来到二岗桥村部,将1000元退休金捐赠给村里买防护用品;个体经营户肖吉军、田小极夫妇为一线防疫人员捐赠了价值数千元口罩、消毒水等物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非常时期闪耀着的人性光辉。

我们一起战斗

石门桥镇,7名来自防控一线的新党员集体宣誓。

“有生之年,倾心相遇,安暖相陪,我们一起战斗!”这是常德经开区公安局民警叶锐的妻子高梅,在2月14日情人节发的微信朋友圈。

高梅是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疫情期间,该院被市委指定为全市确诊病例唯一收治医院。大年三十那天,叶锐和高梅都接到单位发来的取消休假、立即参与防疫工作的命令。夫妻二人将3岁的儿子和9个月大的女儿送往父母家,立即奔赴各自岗位。高梅被医院任命为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护士长,叶锐担任联防联控突击队队员。20多天来,两人没有见过一次面,情人节的一条微信,就是特殊时期的内心告白。

疫情仍未结束,战“疫”一刻不停。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维护社会稳定的千钧重担压在每一位公安民警的肩上。在医院、水厂、供电站巡逻,在小区劝散聚集在一起打牌、聊天的人群,处处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德山派出所民警罗鸣原本计划与同是警察的未婚妻今年正月举行婚礼,因为疫情他们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胡健全的母亲独自一人住在养老院,岳父生病住进医院,胡健全没有办法照顾他们。为了一名公安民警的担当,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他们仍然在默默奉献。

2月18上午,一位女士将一个装有水果和牛奶的大袋子放在樟木桥派出所门口,然后匆匆离开。这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女士,体现了常德经开区群众对公安民警辛劳付出的感激之情。

“今天是大年初六,常德经开区只有一个项目在施工,那就是紧急启动的常德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我们协调德源混凝土公司加班生产,确保足量供应项目建设。随后,又去现场踏勘,见到施工人员防护措施到位,我们才放心……”这段文字出自常德经开区建设管理局负责人的“疫情日记”。疫情防控期间,经开区各个部门的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控制疫情扩散。

常德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对市场上野生动物交易活动进行查处,打击非法制售非医用口罩等防护产品的行为;经开区城管局每天上街进行巡察,规范大型超市限时营业,小卖部和文体娱乐场所暂停营业;经开区环卫处在街头增设废弃口罩收集箱,对生活垃圾收集车辆、清运车辆、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进行消毒杀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坚强的堡垒,经开区才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安全防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

海利化工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在“疫”线,加班加点生产84消毒液。

湖南海利常德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厂区,一辆大货车满载刚刚生产的84消毒液,送往常德经开区复工复产的企业。

海利化工原计划2月10日正式复工。2月1日,公司接到省防指的指令:提前复工,并以最快速度改造生产线,生产出合格的84消毒液。接到指令后,海利化工微信工作群里出现一条“公司提前复工,员工自愿报名”的信息。“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住在附近,随时待命”……短短10分钟,120多名员工在线报名。公司挑选了居住地离厂区近、最近无外地旅游史的93名员工组成攻关小组,投入200多万元对公司多功能生产车间进行突击改造。这93人中,有72人是共产党员。

从2月2日大清早开始,突击队员连续48小时奋战,完成车间设备改造。到目前为止,海利化工已生产84消毒液2000多吨。记者在厂区的控制室里,见到车间主任许向飞双眼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一刻也不敢松懈。“随着园区300多家企业陆续复工,对防疫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要确保这条生产线24小时不停机,为越来越多的复工企业提供必要的物资!”

疫情发生以来,常德经开区企业党委向全区“两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倡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大批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危难之际表现出责任与担当,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为市防指捐赠价值50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

走进湖南三金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受市防指委托,成为全市疫情防控物资协助单位。这份委托,基于公司生产的玉叶解毒颗粒被纳入常德市疫情防控病毒药物目录。公司党支部委员熊立带着1200盒玉叶解毒颗粒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将这批药品作为抗病毒临床治疗辅助药捐赠给医院。在此之前,公司还向区公安局捐赠了一批消毒酒精。

在常德德山宜达物流园的门卫室里,党支部书记李兆国指着门卫室墙角一张摊开的行军床对记者说“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我就是在这张床上过夜。”

疫情肆虐期间,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物流行业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大年三十开始,宜达物流园园区门口设立了“党员示范岗”服务台,组织党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为司机和物流工人测量体温,建立台账,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资。1月28日,市红十字协会向武汉捐赠100多吨蔬菜,找了多家物流公司,没有人愿意送货到武汉。得知这一情况后,宜达辉达物流公司总经理刘本立联系好车辆,解决了燃眉之急。“目前形势虽然有所缓和,但是依然不能麻痹大意,物流园出现了疫情,那可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安危。”李兆国和园区的党员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常德经开区复工复产企业越来越多,服务园区企业的德源资产经营公司一方面严格落实园区公共区域防疫措施,督促企业压实防疫主体责任,另一方面积极了解企业需求,稳妥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必将让人终生铭记。在党旗高高飘扬的每一寸土地上,我们坚信未来终可期,山河定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