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练背?那咱先知道背在哪吧

哈喽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第四节:背阔肌

还是先看背阔肌在我们人体上的位置。

背阔肌在我们人体下背部

背阔肌的起止点比较复杂,分为5个起点和一个止点。

1、7~12胸椎棘突;

2、全部腰椎棘突;

3、骶正中脊;

4、髂嵴后侧;

5、10~12肋骨外侧;

止点:肱骨小结节脊(前)近结节间沟。

如图所示:

可能一张图,配上起止点大家不太能明白背阔肌到底在哪长着,下面我们逐个说明;

1、7~12胸椎棘突;

首先我们先知道胸椎在什么地方,这个需要我们了解脊柱的构成。

我们脊柱有24块独立的椎骨,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构成。

方便记忆,可以联想一日三餐。

早上7点早饭:颈椎7节;

中午12点午饭:胸椎12节;

晚上5点晚饭:腰椎5节

最后一个骶骨加一个尾骨就OK了;

如图:

那么什么是胸椎的“棘突”呢?

还是看图:

通俗的讲,我们反手去摸我们后背脊柱的时候,能摸到的那一个个的小突起,就是脊柱的棘突了。而胸椎棘突,脊柱中位于胸中段的棘突。


同理,全部的腰椎棘突,相信大家也能理解了吧?


我们直接说第三个:骶正中脊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骶骨后面,中间的那些棘突。


那第四个起点:髂嵴后侧是哪里呢?

如图所示,就像是我们骨盆的 那个盆边一样的额东西。

我们可以在我们身体上摸到的。一般来说,顺着身体两侧往腰带下方摸下,都能摸到那一圈骨头,就是我们的髂嵴了。


至于第五个起点:10~12肋骨,这两个肋骨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哪了。

不知道的话可以反手顺着后腰向上摸下,摸到一半的肋骨就是12肋了。


起点解释完毕我们来说止点。

止点是肱骨小结节脊近结节间沟的地方,为什么加个括号写个“前”呢?

看图:

上面两张图左边那张是从前面看,能清晰的看到背阔肌长在我们大臂前侧的一个沟槽边。就是我们肱骨的小结节脊。另一边呢是大结节嵴,长胸大肌的地方。

知道了背阔肌的起止点,那么背阔肌的解剖功能就一清二楚了。

背阔肌最主要的功能是近固定收缩时使我们的大臂,也就是肱骨,在肩关节处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收缩时,拉身躯向大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好了,解剖书上的内容解释完了,下面没事聊点书上不常见的。


首先是除了书上说的那些背阔肌的起点,还有没有别的起点?

还别说,真的有。

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呢,背阔肌在我们肩胛骨下角也有附着点,当然,有的人是没有的。这也是个体差异性。这个点的作用是拉肩胛骨向下,也就是有沉肩的作用。


第二个需要我们知道的是,背阔肌的解剖功能中,肩伸的幅度,在大臂向后超过身体时,力线基本上就最短了。

上图中红色虚线的部分,是我们体侧中心线,当背阔肌发力拉着大臂向后伸的时候,超过这个线时,力矩变得很小,所以背阔肌发力感就很少。那怎么样能在大臂过线后还能练到背阔肌呢?根据我们肌肉的走向,在大臂过线后,变肘尖竖直向后为向脊柱中心线运动,主动的去挤压你的背阔肌,能得到更充分的收缩。小伙伴们可以试一下。


第三个是我们经常用来练背的引体向上,其实对大圆机有更大的刺激。因为在引体向上启动姿势时,躯干和手臂成一条直线,背阔肌被拉到很长,肌肉被过度拉长时处于无力状态,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有个启动肌,而这个启动肌就是大圆机,这点我们会在以后讲到大圆肌的时候给大家详细解释。


最后,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很少做引体向上或者高位下来那种拉的动作,那么在我们平时生活中,背阔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上面两张图例第一个是出自解剖列车一书,筋膜链的理论我们在此不做讨论,主要看背阔肌和臀大肌的生长关系。第二个图例是拳击手在出右拳的时候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他的右侧臀大肌收缩、左侧背阔肌收缩,拉着身体向左旋转,右拳加速用力鞭打而出。所以我们可以说,在生活中,背阔肌协同臀大肌,更多的是为旋转类动作提供一个加速力。


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的学习就到此为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