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贵生子的心事

  看着“背包工作队”队员手机里“爱在怒江”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泸水市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谐社区居民其乐融融的生活,贵生子有点后悔自己当初的执拗了。

  贵生子家在碧罗雪山东麓的泸水市古登乡马垮底村抗各王底小组,海拔1600多米,全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玉米、洋芋和零星养殖,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横在全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窘境,让贫困群众告别苦日子,是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州委、州政府采取的有力举措。

  距六库城区9.7公里的和谐社区,因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2019年11月竣工验收后便迎来了来自洛本卓白族乡、古登乡、称杆乡、大兴地镇、上江镇等5个乡(镇)的2560多户搬迁户,近10000名居民在这里欢度了2020年新春佳节。

  贵生子不是没想过搬迁,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却喂不饱一家人肚子的艰难他早就过怕了,可一想到离开这在惯了的山坡,他又犹豫了:自己年近花甲,又不懂汉语,到了那里,怎么办?一家6口,住处是没问题了,可吃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么高的楼,怎么上去?......想东想西的他,犹豫不决。

  和贵生子一样,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但出于这样那样顾虑而在观望的人,截至今年2月20日,马垮底村尚有82户。

  为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按照深度贫困“百日歼灭战”部署要求,州委组建了“背包工作队”,在个人报名和单位推荐的基础上,从州级和县(市)范围内选派800名有驻村工作经历、懂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有基层工作经历、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赴基层一线开展“背包上山、牵手进城”行动,全力动员群众搬迁、牵手入住。

  2月20日1时30分,州级3名“背包队工作队”队员和市级18名“背包工作队”队员到达“战场”后便立即开展工作。泸水市政协主席杨绍红到村督战的当天,就成功说服两户村民搬迁到片马安置点。古登乡党委书记李跃东驻村统筹协调,现场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除“背包工作队”外,市政协、市森林公安局和市林草局3个挂联单位也组成了工作队共同攻坚。在乡级组织的易地扶贫搬迁“尖刀班”前期宣传动员工作基础上,“尖刀出鞘,克难攻坚”。由此,队员们与贵生子一家的火塘会拉开序幕。

  得知贵生子有两个小孙子,去之前,段世平自费买了近200元小零食作为“见面礼”,和贵生子坐在火塘边拉家常、消顾虑、话发展,鼓励他走出大山,洗脚上楼。看到贵生子期待又犹豫不决的表情,有队员顺势点开手机里的收藏,向他展示搬迁户在和谐社区的新生活。“阿克几!阿克几!”(傈僳话,意为“太好了”。)看到图片上与自家天上地下的生活,贵生子话语里、神情中充满了艳羡。“搬过去以后,你的孙子就可以在里面上幼儿园了。”付昆益用傈僳话对贵生子说。

  火塘边两个夜晚的交心,让段世平他们成了贵生子值得信赖的朋友,2月22日下午,当初断言“把我小组长的帽子拿掉也坚决不搬”的贵生子,在大家的见证下摁下了同意搬迁的红手印,并满怀欣喜地抽取了和谐社区15栋1601房。

  看到“风向标”贵生子抽了房,同村的麻付益也满怀期待地紧随其后。工作队员趁热打铁,最终,72小时不间断、不放弃的动员宣传迎来胜利曙光,2月23日中午,全村82户搬迁户全部抽房,实现了搬迁安置“清零”,贵生子的“揪心事”变成了“开心事”。

  当日下午,贵生子和即将搬迁到叶子居社区与和谐社区的42户抽房户代表乘坐由古登乡政府统一安排的2辆大巴车,前往新家领取钥匙,实现了“村民”变“居民”,开启美好新生活。

  从村里出发,临上车前,贵生子转过头,向“背包工作队”队员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