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干部变“货郎”线下转线上 峡江防疫扶贫两不误

吉安新闻网讯(肖雪强、廖文丹、记者

曾诗敏)“大家注意了,扶贫辣椒已送到检测点。按批发价2.8元一斤出售,每袋10元,请有需要的住户戴好口罩前来购买。疫情期间,人员不扎堆,尽量微信支付。”2月25日8时,在峡江县水边镇各小区的疫情防控检测点,工作人员分批送来袋装辣椒后,值守干部变身“卖货郎”义务推销,不到1小时近千斤滞销红辣椒都卖完了。这是该县在疫情期间爱心助农,为扶贫基地和贫困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的一个缩影。

水边镇众村凤麟蔬菜产业合作社农户高凤仁,种植了120多亩蔬菜,吸纳了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带动周边20余人就业。眼下正是蔬菜大量上市的黄金时期,原本想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但是受疫情影响,基地的菜卖不出去,贫困户的分红无法保障,把高凤仁急坏了。水边镇分管扶贫的干部谢艳辉得知消息之后,迅速组织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与高凤仁“点对点”联系,对滞销蔬菜的种类、数量进行摸底统计,制定“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销售办法并上报县扶贫办。该县扶贫办立即在“掌上峡江”“峡江扶贫”等网络平台上免费发布销售信息,还积极与各大超市、企业食堂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吸引了大量订单。几天时间,就帮高凤仁销售了8000多斤蔬菜。

疫情发生以来,该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科学有序地引导企业复工复产、村民投身春耕生产,做到疫情防控与产业就业两手抓、与脱贫攻坚两推进、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县扶贫办积极化解农产品滞销难题,在“掌上峡江”“峡江扶贫”等网络平台,开辟“扶贫农产品销售公益平台”专栏,制作微视频,发布信息,将线下销售转为线上。通过各方积极推介、消费扶贫产品,为农户打开一条新的销售渠道,并通过工会的力量,让干部职工以及园区企业食堂自愿购买扶贫产品,帮助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截至目前,该县共帮助贫困户销售活禽2万余只,蔬菜1万余斤,总金额达到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