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空警-2000,中国空军的“千里眼”

预警机即空中指挥预警飞机,拥有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而且还可以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

空警一号

俄罗斯原防空司令雅可夫列夫曾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谁想成为天空的主人,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利剑,而在于拥有多远的耳目。"他所说的"耳目"其实就是指预警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预警机在战争中起到作用也越发的重要,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多场局部战争中,预警机的作战价值甚至已经无法用一架飞机的价值来衡量 。

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

预警机早在二战时期就有使用,但是功能十分的单一,可靠性也差,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监简直就是个“大胖子”,直到冷战时期,美苏的全面对抗才加快了预警机的发展进程,随后也就出现安-50、E-3、费尔康等优秀的预警机机型。

A-50预警机

而我们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也意识到世界空军装备建设发展的趋势,于是在1969年9月提出研制空中预警机,代号926,也就是后来所谓的空警一号。我们知道,预警机需要能够搭载雷达的飞机,而且还需要是大飞机。在那个时期,我们数来数去也只有苏联制造的图-4轰炸机,但是在图-4在雷达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送环节上,由于缺乏实用的人机界面和信息处理技术,标图靠手指挥靠吼,在经过近5年的“挣扎”之后,“终因性能无法满足需要而在1979年停止了研制工作。

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

空警1号下马后,我们在空中预警这块一直处于空白,直到1994年,我们与俄罗斯、以色列达成了三方合作协议,从购买4架俄罗斯的IL-76运输机,然后由以色列在其基础上改装为“费尔康”预警机。但是在2000年7月,美国逼迫以色列政府取消了这项合同。以色列迫于美国压力,在支付给中国3.5亿美金的赔偿金后,取消了交易,在2004年,将剩余的3套“费尔康”雷达系统转售给了印度。

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

以色列单方面撕毁合同后,我们被迫由合作研制转向自己独立研制,在克服了初期遇到的种种困难后,终于在2013年11月,"空警-2000"预警机完成了第一次试飞,经过三年测试后,2006年加入中国空军。

空警-2000预警机

“空警-2000”是以俄制伊尔-76为载机平台。它的雷达天线是固定不动的,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不需要再采用落后的机械扫描转天线。技术性能方面也接近于以色列为印度研制的“费尔康” (载体为俄制伊尔-76TD),可在5000-10000米的高度以600-700公里/小时的速度持续执勤7-8个小时(无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如果能得到加油机的空中补给,其巡逻时间还会大幅度提高。“空警-2000”的实际最大飞行距离为5000公里,最大飞行重量为195吨。装备有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多功能三坐标多普勒脉冲雷达,可进行全向探测,主要用于发现和跟踪空中与水面目标,工作频率为1200-1400兆赫。该机的雷达系统可同时跟踪60-100个空中目标(其中包括低空目标和巡航导弹),并对战术空军的10架飞机实施引导。

空警-3000想象图

空警2000预警机的研制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预警机装备零的突破以及跨越式发展。我国在未经历传统机械扫描雷达预警机研制的情况下,一步实现了预警机装备跨入国际先进的相控阵预警机产品阶段。

空警-3000想象图

随着目前运-20的批量入役,尤其是它采用了开放式架构,具有很强的改装改型潜力,而根据相关消息以运20为基础的更为先进的空警-3000也已经在研制中,而且极有可能会解决反隐身问题,倘若空警-3000真的服役了,那对中国空军来说是如虎添翼,不仅大幅提高作战能力,也会雄踞世界预警机性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