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故事:农村:53岁老汉,儿子名校毕业,自己不敢休息,不敢生病,不敢死

桌子还是用了几十年的老桌子,早就被岁月镂刻的斑驳,又被几十年的生活琐碎浸染,早就已经分不清本来的颜色,只是有些像是被泥水泡过了似的,反正也是垂垂老矣,行将就木就是了,这张桌子老王的儿子早就看不惯了,嫌弃放在家里碍眼,老王却一再坚持留着。

老王今年53岁,很多城里人正是经验丰富、在职场上指点江山的大好年岁,但是老王却因为年轻时候过多的重体力劳动,身体每况愈下,显得垂垂老矣,成了农村老汉的样子。


老则老矣,也是人之常情,至少可以儿孙绕膝,颐养天年,可要命的是,这两样老王一样也没沾边,反倒是成天愁眉苦脸,还盘算着成天东跑西跑,打点零工,生病了也不敢轻易去大医院,怕花钱,更怕查出了什么大毛病,说的难听点,如今的老王,连死都不敢死。

老王这辈子倒也不是一事无成,至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颇受十里八乡乡亲的佩服,因为他的儿子,是附近几个村子中最早的也是唯一的考上了985名校的大学生,犹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老王放了好多的鞭炮,摆了两桌酒席,觥筹交错间应该是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但是儿子毕业后好像就哑了火,如今四五年了,一事无成,说是在国企的化工厂里做了个什么工程师,工资却也不高,前两年买车的时候,老王还掏光了家底,帮着拿了5万,村里人还时不时的给老王开玩笑,有说自己儿子在外面工地打工的,有说儿子在镇上做些小生意的满一年,反正好像都赚了大钱。

言下之意很清楚:985的大学生,读书好了没什么用,最后还不如他们家的孩子。

其实老王深知儿子的懂事和不容易,大学期间,儿子就勤工俭学,帮衬着家里,毕业以后,也常常给家里寄钱,帮助家里翻新了房子,置办了家具,买了冰箱、大彩电,老王和老伴嘴上抱怨孩子乱花钱,心里其实还是乐开了花,逢人就夸儿子,生怕别人觉得自己孩子没出息。


按理说,这般情况,老王就可以颐养天年了,其实一直有根刺如鲠在喉,儿子的想在城里安家落户,可是现在房子还没有着落,听儿子说,首付要五六十万,他自己盘算着,这几年除去开销,买车,儿子手里能有二十万就不错了。

自己手里也没几个钱了,帮衬不了多少,所以即便是身体不好,老王和老伴还是不敢休息,整天跟着村里人东奔西跑,打点零工,老王甚至盘算着也去工地打工,被老伴给劝下了。

老伴说他身体不好,腿部血栓,出去了再丢掉半条命。

老王确实有病,甲亢还有血栓,原来有一天夜里,突然下半身就动不了了,吓得老伴直接就哭了,儿子不在身边,老伴跑了半个村子,去找了有车的一个亲戚,夜里将老伴送到了城里的医院,后来查出了血栓的毛病,医生说手术有风险,也不能保证根治,建议保守治疗。


老伴心理焦急,想叫儿子回家拿个主意,老王死活不愿意,说不要影响孩子工作,他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自己这是小毛病。

后来,老王出院以后,老伴还是偷偷告诉了儿子,儿子当时就发了火,详细询问了情况,嘱咐要遵照医嘱治疗,既然已经出院了,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儿子给老王打了一万块钱,那钱老王没用,帮着儿子村了起来。

老王是不敢生病的,他还要帮着儿子凑首付,买房子,这样才能让儿子早点结婚,他还要攒点养老钱,不然哪天真的干不动了,拖累了儿子。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连死也不敢死的老王,应该是天下千千万万农村父母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