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广东医教授团队助力东莞松山湖企业复工复产

“官成浓、许崇泰、黄志刚、李天煜、罗旦媚、钟文昭、郑碧英……报名。”获悉东莞市松山湖需要组建专家团队对园区企业复工复产进行巡查、督导时,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等学院的院长、书记带头响应,教职工们立马在工作群接龙报名。不到2个小时,原本只要10-15人的志愿团队,就有40多个人报名,组成一支强大的教授团队。与松山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道深入园区各企业指导疫情防控、卫生防疫等工作,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教授团队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广东医科大学支援松山湖园区复工复产志愿服务队由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官成浓教师任队长,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许崇泰、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黄志刚任副队长。齐相薇、马雄辉、于丰彦、程洁等21人为队员。大家纷纷表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作为在莞高校,能代表学校配合政府部门做点事,我们觉得非常荣幸。”2月18日,经过两天的培训,教授们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他们跟随队伍下点到园区内的各个企业。


“隔离观察房设置在高楼层还是低楼层?”“员工宿舍如何通风?”“员工就餐如何错峰?”志愿团队每到一个企业,他们都会检查企业的进出登记表、隔离安置点的设置、员工就餐餐厅设置、厂房通风、员工宿舍等重点区域,然后再针对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性建议。


教授指导力求完美,企业执行毫不马虎


门岗是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一道防线,门岗如何守好门,尽好责?志愿服务队队长官成浓每到一个企业都会认真查看企业进出口的体温登记表。他表示,守门量体温的人一定要做到“铁面无私”,不要嫌麻烦、讲人情,更不能因为检测人员与被检测人员熟悉而放松警惕,一切以体温测量仪的数据说话。



走到各企业的宿舍区,老师们都会到员工的居住区和就餐区查看。根据宿舍居住密度,给出不同的通风建议。例如:居住人较多的宿舍区,通风不能同时打开所有宿舍的门窗,根据人口密集度采用错峰通风,以防所有宿舍门窗打开引起交叉感染。走访企业员工就餐区时,看到企业的餐桌采用面对面就坐,老师们会马上帮忙调整就餐桌椅,由面对面就餐改成面对同一个方向进行。


他们的口袋里随身携带了几个口罩,但是这些口罩不是给自己留着用的,而是给企业科普准备的。不少人对口罩的类别还是有些模糊,通过实物教学,大家能更直观的知道各种口罩的适用范围,这样既可以做到不浪费资源,又能有效做好防护。“内、外、夹、弓、大、立、腕,记住这个口诀,每洗一个地方都要细致,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洗手效果。”在洗手槽前,官成浓细致的指导工作人员洗手。



“疫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科学防护,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争。”每到一个企业,老师们都会这样给企业的工作人员加油打气,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共克时艰。官成浓表示,对于这一次的疫情,我们也要乐观的看待。这一次的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将疫情防控的过程当成是一个全民科普的过程,大家能将疫情防控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生活中,这对大家的健康也是有利的。


教授们说:“没做什么大贡献,把自己会的教大家”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不断在思考,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教师,能为本次疫情防控做些什么呢?得知学校将组建一支服务队支援松山湖园区的复工复产工作,我想这是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能做得事情,能和大家一起参与支援松山湖复工复产巡查和督导工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尽微薄之力感到非常高兴。”副队长许崇泰说道。


志愿服务以来,老师们就已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每到一个企业,老师们都会将自己看到好的经验在群里分享,遇到不妥的问题也会在群里探讨。志愿服务队工作群既是相互联系沟通群,也是工作探讨群。援疆博士、第二临床医学院李天煜表示:“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为疫情防控工作出力,贡献一份力量非常荣幸,作为在莞医科大学的老师,将全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疫情当前,没做什么贡献,能加入这个服务团队,代表学校,为松山湖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做点事情,自己感觉非常荣幸、也非常光荣。”副队长黄志刚表示,自己一定服从安排,认真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加入服务队之前,黄志刚和倪进东、杨铮、王效军一起协助松山湖管委会组建了松山湖+广东医战“疫”宣教支援群,在线解答居民防控相关专业问题。


未来一段时间,广东医志愿服务队还将与园区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采取“分组划片”方式,定职责、定工作要求,全覆盖参与、指导、督促园区内企业做好防疫工作,严把防控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