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基层干部的“生意经”——亏的是钱赚的是民心

“土豆 、洋葱、番茄、肉类和米面油,主要是菜园子没有的菜,需求大。”2月25日,蔡甸区大集街俞家垸村村支书俞宇一边给村干部布置上门排查工作,一边交代大家做好村民生活物资需求登记,“封村不封物资,想方设法也得弄回来!”(2月29日,湖北日报)

资料图,社区分菜

防疫工作从来都不轻松,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基层干部在这项战疫中来不得半点虚功夫,无论是摸排信息、设点设卡,还是问需于民都需要真情实感,实实在在的付出。他们是联防联控的末端,也是防控的前端,他们直面群众、直面疫情,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非常人所能体会。宅在家中的人尚且忧心忡忡,而他们需要在危险中前行,更需要在危险中去将群众的点滴心思收集汇总,并全力以赴去帮助群众实现愿望。

这也许就是许许多多基层党员干部门一边是防疫战士,一边是卖货郎、送餐员的缘故吧。封村封路带来的物资紧缺,和大量农产品滞销,造成群众生活不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恐慌,要让群众安心安全宅起来,我们的基层干部主动化身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人脉、朋友圈、微信群,当起了“卖货郎”,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让群众不因疫情而失去收入;另一方面又积极当起“做起转运生意”,帮群众把需要的物资买回来。

然而,正如文中讲的一样,我们基层干部帮助群众卖菜卖鸡,花费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还要贴上自己的油费;我们的基层干部帮群众买货,不但要贴耗损、贴油费,还要贴人工。大家都觉得俞宇有点“苕”,整箱买进蔬菜,包装盒里有保鲜冰袋,还按进价卖给村民,耗损成本都是俞宇贴。也许很多人说,这些基层干部太傻,但我们基层干部心中犹如明镜,自有自己的生意经。

基层干部常说,付出的时间得到的是群众的笑脸;亏了的钱却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花费的精力却收获了群众的满意。不管从哪里看似乎都不亏,基层干部很“傻”,正是靠着这股傻劲,他们才能够毫不犹豫的冲锋陷阵在第一时间冲向一线;正是这股傻劲他们才能够义无反顾的迎接挑战;正是这股傻劲他们才能够实实在在用心为民;正是这股傻劲他们才能够心中坦荡悠然自得……

有的人,为了人民牺牲也不后悔;有的人,为了人民付出从不觉得亏;有的人,为了人民奔波也不觉得苦……这些人是亿万基层干部的缩影也是他们的特写。只要人民需要,他们就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亏的钱,赚的却是人情和民心,这是千金不换的,不是么?

正因为有这些基层干部的“吃亏”精神,让我们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磅礴的爱与责任,正是这份责任与爱,让我们亿万万群众充满信心和斗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我们的基层干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找准方向把好舵才能够行万里船,只有我们群众之源不枯竭我们才能够翱翔于大海。这,便是基层干部的“生意经”,因为他们的“经”是精诚团结的“经”;因为他们的“经”是万众一心的“经”;因为他们的“经”是众望所归的“经”。只要他们能够念好这本“经”,我们必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最终胜利。(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