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羊城、花城、早茶之城——广州,城之复苏

这几天,广州持续晴好天气,

蓝天下的广州格外美丽。

大街小巷的木棉花鲜艳绽放,

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珠江天字码头附近的江面上

有大群到南方越冬的白鹭

在江面上寻食和享受温暖的阳光

在南沙区的街道两旁和公共绿地以及校园里,

盛开的黄风铃在微风中亮丽轻摇,

犹如听春天迎着我们走来的脚步声。

一些市民走出家门

晒太阳、赏花、感受阳光……

从突然"暂停"到有序复工

广州这座城市

一如既往地包容、坚定、有序

今天,是广州复工复产的第三周

路上的车流渐渐多了起来

广州大道

高铁站正迎接着

一批又一批的人"回家"

目前,广州的常住人口中,

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接近,

一大批"新广州人"已融入这座城市。

广东春节前有约1040万外省籍

务工人员返乡过节,

预计节后有960万人返粤

他们背着大包小包、拖着拖箱

终于回"家"了!

为了顺利复工

有企业为员工安排了交通车

先测体温再上车

大家手上喷消毒液

有老板自己开了8个小时车

从省外接回员工

"我们感到老板的诚意十足"

广州金沙洲一快递小哥说,

实际上,这位老板跑了很多趟,

去了很多员工老家接,

共接回了四十多个员工。

新港西路街边小店,

已经开工,但人不多

"民以食为天"

复工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食肆、酒楼

新港路的一家酒楼,

工作人员在室外售卖蔬菜海鲜等食材

城市即人,人就是力量。

从一个多月前停工

到如今的有序复工

正是作为社会公民的我们

用自觉与配合

守护着广州这个家。

不管是等车还是坐车

街坊们都站得比较疏,

保持"安全距离"

虽然目前只是去年日均客流量的

四分之一左右

但鉴于非常时期人员聚集有风险

下一步将启动客流管控措施

复工的上班族们恢复了以往的忙碌

在天河,他们戴着口罩

先排队测体温再进入大厦乘电梯。





企业复工复产小高峰已经到来

一线值守人员的压力和工作负担也相应增加

街坊和拟返穗人员自觉登录“穗康码”

填写健康报告

加快写字楼门岗通过的速度

为做好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班日,天河CBD的上班族们

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分散吃饭




员工在公司里一人一桌吃饭

每桌保持2米的距离

员工在公司里一人一桌吃饭

每桌保持2米的距离

对于近期复工后的经营状况

不少老板表示越来越乐观

曾喊“卖房发工资”的八合里海记老板说,

最艰难的时候过去了

在广州最热闹的街道北京路,

除夕日用两小时促成花市史无前例提早收档

时至今日无确诊病例,

也无疑似病例,创下了“零病例”记录。

广州城区最大城中村石牌村,

外来人员超6万

至今村内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例。

年前从湖北来的朱先生一家五口被隔离

但每天都有居委会、来穗的人

为其买菜、倒垃圾等

真正做到防疫不防心

隔病不隔情

但随着复工复产比例不断攀升,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风险丝毫未减

我们仍保持着高度警觉和特别慎重

目前,众多企业投入火力开工的热潮中

数以万计算的员工重返工作岗位。


2月18日上午,广州市新闻办在黄埔区

召开复工复产专场新闻通气会,

这是继疫情防控保障系列新闻通气会之后,

首次将新闻发布会

下沉到区、开到一线。

人来也难,

人没有来更难复产很难,

不复产会更难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

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防控疫情,难点重重;

复工复产,绝不轻松

自2月9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以来

广州一系列“硬核”举措落地落实

一条条暖企政策及时就位

战疫越打越有锐气

复工复产更快更有序

从防控力度来看,

不少受访企业表示,

“广州毫不放松,

甚至觉得有增无减。”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在写字楼多个出入口

放置红外测温仪

珠江新城富力中心的电梯根据面积

设计成“九宫格”或“六宫格”

控制搭乘人数

广州首创“三人小组”模式入户走访监测疫情

专业批发市场客流量大,

是疫情防控之中的重中之重

中大纺织圈集聚来穗人员约15万人,

其中湖北籍的人员有5.2万人。

中大布市场等商圈将视疫情态势

有序做好复工复产的前期准备

目前,各市场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据了解,目前广州等地已经陆续撤销了

设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体温检测点。

但省界256个联合检疫站目前仍然保留。

“两站一场一港口”

的体温检测工作也还在开展。

疾控中心在在体育西地铁枢纽、

天河体育中心室内运动场馆等

对外环境进行监测采样

结果均为阴性




不怕病毒的“监督员”——

广州公交人脸识别测温仪在全国率先上线

乘客在乘车支付的同时

系统自动完成测温,

既减少测温人员的接触,

还是交通溯源跟踪的可靠措施。


实际上,虽是复工

但许多人从未停工

1月24日复产的保为康工厂中,

工人们加班加点轮番赶制口罩,

从早8点到晚上12点下班

口罩日产量由当日的10万只

增加到18日的205万只

交通不便时期的的士司机

载着破羊水的孕妇

护得母子平安

以及一直奋斗在一线

的科研人员和医生们



还有些人

平凡得随处可见

却是战“疫”中的中坚力量

↓↓↓

为进出的人测量体温的保安



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外卖员

为你我提供健康安全环境的环卫工人

通过“i志愿”等平台招募的

过万储备志愿者



感谢大家的坚守

感谢他们的“逆行”

我们的城市,正在苏醒

但大家不能放松警惕

再坚持一下,再挺一挺!

不侥幸、也不麻痹大意

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是过不去的,

春暖花开的日子终将到来!

本文转载自:广州日报《广州:城之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