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块头的巨杉

巨杉(学名:Sequoiadendron giganteum)是杉科、杉木属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100米,胸径可达10米;树皮褐色,海绵状,深纵裂,厚达20-25厘米;冬芽小,无芽鳞;小枝初为绿色,后成淡褐色。叶鳞状钻形,螺旋状着生,下部贴生小枝,上部分离,分离部分长3-6毫米,先端锐尖,两面有气孔线。球果椭圆状气长5-8厘米,径4-5.5厘米;种鳞盾形,高约2.5厘米,上部宽0.6-1厘米,顶部有凹槽,幼时中央有刺尖;种子长椭圆形,淡褐色,长3-6毫米,两侧有翅。

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中国杭州引种栽培。耐-20℃的低温,喜酸性、肥沃、疏松土壤,亦适应石灰土壤,生长快。

木材纹理美观,耐腐耐火,抗腐朽,但是比较脆,因此不适合当建筑材料,常用来做屋顶木板、栅栏或火柴棒。同时具有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及经济价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濒危(EN)。


巨杉是208亿-1.44亿年前的侏罗纪代表植物。远在7千多万年前曾遍布北半球,经过第四纪冰川的浩劫,只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山脉西坡的小片地方保留了少量幸存者,因而十分稀有。巨杉的年龄在生物界中也是首屈一指,最高的那棵巨杉已有5千多岁,被称为“世界爷”。


巨杉是陆生植物中体型最大的常绿针叶乔木,在原产地高达100米,胸径可达10米;树皮褐色,海绵状,深纵裂,厚达20-25厘米;树冠呈圆锥形。冬芽小,无芽鳞;小枝初为绿色,后成淡褐色。叶鳞状钻形,螺旋状着生,下部贴生小枝,上部分离,分离部分长3-6毫米,先端锐尖,两面有气孔线。树干基部有垛柱状膨大物。雌雄同株。球果椭圆状气长5-8厘米,径4-5.5厘米;种鳞25-40个,盾形,高约2.5厘米,上部宽0.6-1厘米,顶部有凹槽,幼时中央有刺尖;种子非常小,长椭圆形,淡褐色,长3-6毫米,两侧有翅,25万粒种子还不到1千克重。


巨杉种子两年才长成。虽则种子出芽率只有10%,但幼苗生长很快,两年可长到80多厘米,直径90厘米。树皮很厚,有很强的抗病虫害和防火能力使他们长盛不衰。即使树心朽烂,树干外层仍完好。 [4] 即使在树干上挖个能走汽车的洞也岿然挺立。有的巨杉已经历了80多次火灾,依然挺立。大火不但没让巨杉受损,反而让它们受益,那些与之争夺养分的灌木及满地落叶被付之一炬,为它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无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季,它们很喜欢吸收水分,并将它们储存在树皮里。由于它厚厚的树皮里储存了大量的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大火自然就烧不到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