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荀子》洞察人生智慧,现在的很多成语都出自该书。



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

2000 多年以来,《荀子》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其中很多言语更是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成语,下面列举其中12个,敬请欣赏。


锲而不舍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锲:雕刻。舍:停止,放下。一直雕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办事有恒心,坚持不懈。

反手可得

【出处】《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释义】反:翻转。翻转手掌便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赴汤蹈火

【出处】《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释义】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积厚流光

【出处】《荀子·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释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拒谏饰非

【出处】《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释义】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蓬生麻中

【出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释义】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后发制人

【出处】《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释义】先退让一步,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后,再制服对方。

驽马十驾

【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释义】驽马:与骏马相对。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资质平平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能屈能伸

【出处】《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释义】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时候能施展才干、抱负。

约定俗成

【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释义】指某种事物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顺风而呼

【出处】《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释义】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青出于蓝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释义】靛青从蓼蓝中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