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吉安18岁男孩离世 捐献器官助5人重生

中国吉安网 胡颖、记者

郭曼侬

6月7日,正值2018年高考第一天,如果没有生病,18岁的男孩儿刘亮应该和别的同龄人一样,自信地踏入考场,为着自己的梦想去放手一搏……但是,生命没有如果……在2018年6月7日这天,刘亮因为病痛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努力过、坚强过,与病魔顽强地斗争过,他是那么地勇敢,就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早早做出选择:“在我死后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给有需要的人。”

刘亮走了,但是他的生命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他捐献出了肝、肾、眼角膜,已经成功救治5人。

命运多舛:2岁患病引起肢体残疾

“就算命运不公我也要挺起脊梁!”这可能是对刘亮短暂生命最好的诠释。

今年18岁的刘亮是个“00”后,出生于吉安市吉安县天河镇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全靠父亲一人打零工和政府政策帮扶来勉强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在刘亮2岁时,他患了小儿麻痹症,引发肢体畸形,遗留下了呼吸困难、胸闷的后遗症。虽然刘亮今年已经有18岁了,但是他的身高只有110cm,体重只有50斤,常年的病痛早已让这个懂事的男孩儿学会了坚强。

加之家庭困难,刘亮从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寻常孩子的聪慧和乖巧,很少和家人哭闹,从不提出无理的要求。

坚强生活:他聪明好学、乖巧懂事

尽管身体上和其他健康的孩子不一样,但是刘亮坚持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小时候还能自己走路,就自己走着去上学;10岁以后,由于病情加重,小刘亮渐渐不能走路了,家人就背他上学;再后来,刘亮坐也坐不了了,只能躺着,他就自己在家里用手机学习……

“他很喜欢上学,近几年不能去上学了,我们看得出来,他很想去,经常听到他和弟弟妹妹们说,‘我是没用了,你们要用功,好好学习。’”刘亮父亲难掩悲痛,“他总是为别人想,有好吃的总是让我们先吃,他真的很乖,心疼我们照顾他很辛苦……”

从刘亮此次住院的主治医师——吉安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罗建口中,我们也听到了“聪明”、“坚强”两个词,“他的脊椎已经畸形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心脏越来越承受不了了。经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治疗过程是很难受的,但是刘亮是个聪明、坚强的男孩,非常配合治疗。”

生前遗愿:死后把器官捐献出去

刘亮已经不是第一次入院了,但是家人没有想到,这一次,他却再也不能出院和家人团聚。2018年5月19日晚上11时53分,刘亮因“呼吸困难6小时,加重伴意识模糊3小时”进入吉安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但由于病情太重,刘亮于2018年6月7日上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遵从他生前遗愿,家属在他走后把他有用的器官及组织捐献了出去,他的肝脏、肾脏、眼角膜捐给了5名陌生患者,为他们带来了新生。

“说实话,我们没有想过他会提出捐献器官这个要求……”沉默了一会儿,刘亮父亲强忍悲痛,继续说道:“但是我们尊重他的选择,我们为他感到骄傲!”

记者了解到,瘫痪在家的日子里,刘亮喜欢通过手机学习、浏览网上的新闻,经常能看到关于正能量、好人好事的报道,给小小的刘亮内心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刘亮主动找到家人,告诉他们,“爸爸,我死了之后,把我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给有需要的人。”

捐献的器官:成功救治5

此次病重入院,刘亮家人在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后,主题提出了器官捐献。得知刘亮的想法,主治医师罗建也颇感震惊:“没有想到一个忍受病痛折磨了这么多年的这样一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提出这样让人敬佩的想法,我们都自愧不如。”

随后,吉安县人民医院联系吉安县红十字会,在江西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协助下,父母代表病重的刘亮完成了器官捐献登记的相关法律手续。

在刘亮身故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获取组织对其实施了器官获取手术,据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喻苏明介绍,此为吉安县第一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行为,刘亮捐献出去的肝脏、肾脏、眼角膜已经成功救治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