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天价彩礼”是多少农村男人心中的痛,但新婚姻法让丈母娘着急了

从古至今,“彩礼”一直是中华民族结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皇亲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只要是结婚都需要彩礼,只是彩礼的多少没有规定,各地也不尽相同。


彩礼可能不同年代的人想到的东西、物件都不一样。比如说50年代的时候说到聘礼的时候,四个一工程,都有什么啊?像暖壶、脸盆、还有一套床上用品、包括痰盂这都叫彩礼。60年代是36条腿,也就是一套家具。到了70年代,三转一响,包括转的有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还有一个响的就是收音机。到了80年代四大件儿就是冰箱等电器。到了现如今这彩礼账单都衍变成什么了呢?要穿金带银不说,还有一动不动、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点绿等等,这些名字说出来想必很多农村的男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吧。

目前农村适婚的女性的人口大量降低,使得这个婚姻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强化,受彩礼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对于女方家来说,如果收不到彩礼,就感觉没有颜面,别人看不起。那对于男方家里来说,如果自己条件好,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娶到更好的媳妇,宁愿出更多的彩礼,也要把这个媳妇娶回家。如此经过这个市场的竞争以后,大多数的彩礼价格都处于一个飞速上涨的态势。

随着彩礼的不断上涨,导致多少到了适婚年龄的普通农民朋友找得到女朋友,但是就是娶不起。有一对山西的农村夫妇在广东打工,夫妻两天天拼命的加班,同事们都笑他们想钱想疯了,而他们却总叹着气说:谁叫我们生了个儿子呢,不多赚点钱,儿子就要打光棍了,现在我们村的彩礼都不少于20万,再过五六年,娃到了结婚年龄不知道要变成多少呢?

在农村婚嫁习俗中,广大农民朋友认为如果是男方悔婚,女方不退还彩礼。如果女方悔婚,女方应退还彩礼。但在一些农村的彩礼动辄十万多元,有的甚至二三十万元,然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两万元,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青年农民,需要不吃不喝将近十年才能够攒够昂贵的彩礼钱。为了能取上媳妇,一夜返贫,负债累累的情况并不少见。

关于农村彩礼的不断攀升,男方家庭认为彩礼是需要的,但完全超出了一个农村家庭的承受底限是不应该的。付出这么多,如果将来悔婚了,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于这样的顾虑,2018年新颁布的《婚姻法》给男方送来了一丝安慰。

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对彩礼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后来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中,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第十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有了法律的保障,如果发生一些悔婚或者骗婚的,男方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了。在目前相对贫困农村地区,女性嫁入的意愿很低,只有高的彩礼才能把这个女性娶回家。高额彩礼极大推高了一般贫困家庭再生产成本,从整体上恶化了贫困群体的生存状态,并进一步加重贫困的代际循环趋势,对双方都是非常不利的。

高额的彩礼钱也受到过多方面的指责,如今依然猖獗。彩礼作为一种传承了数千年的婚俗传统,想要废除是不现实的,但是莫让高额的彩礼阻挡了通往幸福的道路。

更多农村见闻,农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农耕情怀”,为您讲述咱农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