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5why分析你真的会用吗?Part:1

一、何谓5WHY分析法?

5WHY分析法发源于日本丰田 大野耐一总是爱在车间走来走去,停下来向工人发问。他反复地就一个问题,问“ 为什么”,直到回答令他满意,被他问到的人也心里明白为止——这就是后来著名 的“五个为什么”

有一次,丰田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在生产线上发现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 仍不见好转。于是,大野耐一与工人进行了以下问答:

一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二问:为什么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三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四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五问:为什么磨损了呢?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五次不停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真正原因和解决方法,在油泵 上安装过滤器

总结起来我们平时5why分析找不到问题真正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所以我们要做到:

5why分析法要用现地现物原则判断哪个要因是真正的源头,纠正要因就是整改措施

二、应用5why分析的两种方法

从应有的状态入手,重复 “ 为什么 ”?找出要因!适用于现象比较简单明确,原因接近于单独原因的情况。如:

从应有的状态入手调查项目判定现象,以一眼能看明白的单位列举项目,以现地现物调查,只分析判定为NG的项目,如果调查项目A遗漏了,那么 之后的也全部会遗漏,在分析的最初阶段就聚焦在问题点上,真正的“犯人”将找不到。

继续举例说明:

车棚顶角凹痕问题从“应有状态”入手分析,从而找到最终要因,如下:

从原理原则入手分析适用于现象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犯人”数量比较多的情况。引起问题的要因无法确定,或者即使确定,还 存在其它要因的可能性很高。

从原理原则入手分析 Why 现象 Why Why Why Why,从理论展开,能防止 跳跃、遗漏。 A ,如果A、B遗漏了,之后的也会遗漏。

两种分析方法如何区分使用? 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 开始的时候,对于容易理解和解析的部分利用“应有状态入手法”分析, 遇到比较难解的地方,可以利用“原理原则解析法”来分析。

以上为"5WHY分析法"的Part1部分,本着负责的态度,要讲清楚明白,让大家真正掌握会使用,此课内容要分几个part讲完,请大家明天继续关注我们一起进行part2部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