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事实告诉你爸妈有多重要,还敢“甩鼻涕”吗?家有儿女的长点心

朋友伟告诉我,她姑姐的儿子因为诈骗入狱了,她说,孩子去年才刚刚dangbing,没想到还是死性不改。

她唠叨着这孩子儿时的种种,姑姐和姐夫的各种不作为,最后总结一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

我知道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她嫁过去时,外甥才5岁,都说3岁看大,七岁看老。而外甥小小年纪却看不到童真,有的最多是无赖般的痞气。

那时,伟就经常告诉姑姐,孩子从小不管,长大就不好管了。姑姐是那种善于吃喝玩乐的母亲,平常习惯把孩子丢到娘家,一个人出去野。姐夫是那种不醉不归的男人,每天醉生梦死。夫妻俩各玩各的,仿佛没有对方存在,更别提孩子了。偶尔过年过节,方想起原来家里还有个拖油瓶。

外甥突然犯事,伟一点不觉得奇怪。

我说,你这当舅妈的未免心肠太狠了吧。伟回道:如果你知道他爸妈的所作所为和对孩子的态度,你或许比我更狠!

1

外甥5岁时,看上去虎头虎脑,伟初入家门,有意讨好外甥,毕竟孩子是天真的,比起复杂的成年人,刚嫁过去时,伟最想接触的当然是外甥。

外甥见舅妈每天都给自己做好吃的,还买各种诱人的食物。自然跟伟越来越亲近,只是,伟发现外甥有很多小毛病,比如,不打招呼拿伟钱包里的钱,乱翻柜子,吃饭喜欢骂人……

第一次发现外甥偷拿钱时,伟不确定是外甥拿的,没做声,但是,伟却长了个心眼,时刻留意外甥的举动。

终于,在外甥认为伟去卫生间的空当,拿起钱包就乱翻一通。被伟抓个正着,严肃的批评了外甥,并警告他,如果再发现一次,绝不轻饶。

那是伟第一次打外甥,狠狠地批评外甥。然而,这件事被大姑姐也就是孩子的妈妈知道后,得到的答复却让伟火冒三丈。

伟说,大姑姐知道这件事后,把伟痛骂了一顿,骂伟不该管教她的孩子,想教训孩子自己去生。骂伟没资格说外甥。

伟听到大姑姐的骂声,后悔自己多管闲事,但又觉得不该这样惯孩子。伟回了句:惯子如杀子,你们这么惯下去,早晚会出事的。

大姑姐没理会,伟没深说,只是,后来对外甥的态度变淡了。

2

有了之前的经历,伟再也不敢让外甥进自己的屋,哪怕她在家,也不许外甥进来乱翻一通!

外甥10岁那年,婆婆说她丢了500块钱,钱就放在电视柜的抽屉里,早晨放的,晚上就不见了。

伟上了一天班,回家看到婆婆坐在沙发上大哭大闹,说家里出了家贼,一定要把家贼揪出来。否则,说不定那一天就要把家偷走了。

伟越听越不对,婆婆这不明显在说自己吗?本来婆媳就不和,加上伟嫁过来后一直没怀孕,没给婆家生个一儿半女。婆婆总是话里话外透着对伟的不满。

伟说,我上班时你们都在家,我回来时,你们也都在。这期间,我没回家,钱在这期间丢了,您觉得我是有孙悟空的本领还是有妖魔鬼怪的本领?为了你的五百块钱我化身来偷?

伟说的无心,但是,不把贼揪出来,相比这辈子都会被婆婆认定是那个偷钱的贼。

伟偷偷瞄一眼正假装写作业的外甥,此时正忐忑不安的转动着笔,作业本上空空荡荡。伟知道,十之八九是这小子干的,但是,有了之前的经历,这次伟没有声张。

3

伟突然说了句:外甥,今天你们老师怎么把电话打到我那里了?

外甥吭哧瘪肚半天,没说话。

伟把老师说的话重复给家里的每个人听,因为大姑姐夫妻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的家长会经常由伟负责。所以,何老师给伟打电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婆婆一家不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伟打电话。当伟说出外甥在学校偷了同学手机被发现后扔进厕所,要补偿人家五百块钱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外甥身上。

婆婆停止哭泣,转身轮起拖鞋朝外甥屁股打去。

作为父母,此时此刻即使不参与其中,也会说服教育。然而,伟说大姑姐夫妻心疼地护着儿子,不肯让婆婆打。还说孩子还小,又不是大错,没必要下狠手。

在爸妈的掩护下,外甥又一次躲过惩罚。

伟除了无奈的摇头,也为孩子的未来担忧。

初二那年,因为打架斗殴,外甥被开除了,从此过着混子一样的生活。没钱就偷,有钱就挥霍。

本想着让他出去磨炼几年,却依然死性不改,这次惹出大祸。

4

伟说,这次看得出大姑姐真的着急了,也开始后悔当初没听伟的劝说,一边哭泣,一边埋怨自己。“”小时候,怎么不知道管管他呢?否则也不会有今天?!“”

可是,事已至此,埋怨有用吗?有句话说的好“你不管孩子,将来,别人会替你管!”同样的道理,孩子小时候,你不教他做人的道理,不灌输正确的思想,或者说,为人父母,过于我行我素,最终,换来的可能就是孩子的一败涂地。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刚正不阿,为人坦率,相信孩子也不会太差。

相反,为人父母作奸犯科,行为不轨,或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相信孩子会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

记得有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则故事,事情是真实的,但是,朋友却是在开玩笑时说的。

她说,她曾经遇见一位50岁的女士,从事的是不可描述的职业。她很自信地说,如果倒退20年,我在这个行业可是风生水起,现在不行了,只能靠女儿来继承了。

听笑话的人都笑了,没想到,这个行业还要继承?

朋友说,是啊,对于这位母亲,她考虑的只是自己在这个行业的知名度,她从没觉得这个行业有多可耻。换句话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以,才把自己的女儿也拉下水。

看似是一则笑话,却印证了父母的三观对孩子的影响,三观正的父母,孩子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不正的父母,慢慢的,就把孩子带的偏离正确轨迹,甚至走向歪路邪路。

所以,为人父母,趁孩子小,自己还年轻。先把自己摆正,接下来,多操心操心孩子,别像甩鼻涕一样把孩子甩给父母,不要让你的晚年和孩子的青年变得那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