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新会打造大湾区 知名旅游“微度假”目的地

<table>

2017年新会全域旅游推介活动在全国文明村——崖门镇南合村启动,各地名贵摩托车齐聚新会参与乡村巡游。杨兴乐 摄

/<table>

5月份以来,新会区委书记文彦多次下乡调研农村“三基四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之一,进入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收官之年的新会,正全面唤醒43万亩农村土地资源,让农民群众从农村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会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提质增效,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大湾区休闲驿站”,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统筹策划四季特色节庆品牌。新会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0亿元,成为大湾区知名旅游“微度假”目的地。

如今,在区委、区政府积极引导下,新会陈皮、小冈香、古典家具和五金不锈钢这些新会四大传统特色产业,在打造产业强区、开展产业扶贫、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土地确权后村民收入增长45%

炎炎夏日,睦洲镇南安村生态农业街是个好去处。走进果园,葡萄和无花果已挂上枝头,暑假一到,这些果实将成熟,果香满园……这是睦洲镇通过农村土地确权,经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一条乡村休闲生态农业街。近两年,这里的10多家果园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摘果、买果。村党总支书记梁瑞文介绍,该村土地的流转价格在睦洲镇属最高一列,由原来的每亩600元至900元提升到1500元,且每五年租金递增20%。梁瑞文表示,该村大部分田地已通过土地流转租给种植大户,分散的田地得到连片开发,土地收益提升逾六成。如今,江睦公路南安村路段形成一条集趣味娱乐、农耕体验、采摘农家乐、亲子互动及绿色生态种植、养殖于一体的休闲生态农业街,两旁共有10多个果园和农庄。这些果园一到周末游客络绎不绝,该村因此获评“江门市特色村”。

土地确权唤醒了南安村,它的经验具有可复制性。今年初,新会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深入各镇(街)开展“深调研”活动,并于5月上旬在睦洲镇召开专题性的主席议政会议。据有关部门统计,土地确权后,新会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2893元提高至2017年的18754元,比确权前增长45.4%。土地确权以来,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全区村组集体总收入从2012年的5.93亿元增至2017年的8.57亿元,增长达44.5%。

不过,新会区政协的调研发现,目前仍未通过确权方案的集体经济组织有91个,占应确权总数的5.15%。今年新会迈入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收官之年,在睦洲镇举行的政协主席议政会议认为,土地确权工作进入收官阶段,有关部门和镇(街)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啃掉“硬骨头”;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土地确权成果,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让农民群众从农村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设立千万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走进崖门镇坑口村,百年古榕诉说着村史,宽敞整洁的公园、崭新的水泥路和古色古香的宣传栏,展现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景象。该村党总支书记张健强说,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坑口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大变化,凭借刚刚拿到的“2017年五邑示范村”荣誉,坑口村要争取通过发展乡村游摘掉贫穷的“帽子”。

放眼新会,坑口村是无数个普通村庄实现美丽蝶变的缩影。2017年,该区共接待游客18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1.56亿元,分别增长12.8%和19.6%。这其中,美丽乡村游无疑是最大亮点。

加快建设旅游强区,新会有何思路?新会区区长梁明建表示,新会将以乡村文化、乡村美景、乡村美食为依托,全力推进香业小镇、石板沙水乡风情岛和陈皮村三产融合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大湾区知名乡村旅游“微度假”目的地。他表示,新会乡村资源丰富,特色美食、民间工艺、古村古庙遍布各镇(街),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以发展乡村游为抓手壮大乡村经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梁明建说,2015年,新会区提出打造幸福新农村的“升级版”,将乡村旅游与原有的“五改六有七提高”相结合,通过乡村旅游特色经济引领“造血式”发展,形成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如今,各镇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加快落户,特色节庆活动全面开花。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3月下旬,新会区召开的2018年旅游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区政府将继续设立乡村旅游补助资金1200万元,对本年度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突出成绩的镇(街、区)给予资金补助。

记者留意到,在新会区委的“一个引领,六个狠抓”工作主线中,明确要狠抓动力变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其中关键是要深挖三产发展潜力,并提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大湾区休闲驿站、打造大湾区知名旅游“微度假”目的地等思路。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即,新会区计划通过与港澳旅游企业合作打造旅游产品、开发一程多站式旅游线路、组织港澳万人游新会、旅博会目的地推介等方式,全方位加强与港澳旅游合作,主动融入世界级滨海旅游湾区。

陈皮等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说起乡村振兴的产业代表,新会陈皮当仁不让。建设新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中国陈皮之都·世界陈皮中心”,形成超百亿元陈皮产业规模;实施特色产业提质扩产工程,完善与小农户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建设新型乡村助农服务体系,培育5个产值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新会农业产业集聚效应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持续放大。

近年来,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迅猛,已初步勾勒出以陈皮为中心,集陈皮加工、柑鲜果交易、仓储物流、文化观光等于一体的区域产业聚集区,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建立起农工商同步、产学研共建、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新格局。2017年,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集聚与新会陈皮相关的经营主体680多家,形成集种苗繁育、陈皮种植、陈皮加工、文化休闲等于一体的陈皮现代产业集群。

什么时候采摘新会柑,已经成为新会柑农“甜蜜的烦恼”。从柑胎、小青柑,到大青果和大红果,新会柑被制作成各种产品推向市场。如今,数量庞大的柑普茶生产厂将不同时期的新会柑制作成小青柑和柑普,销售到全国各地。被挖掉的柑肉也有人收购,用于制作陈皮酵素产品、当作“陈皮虫”饲料等。

在双水镇的和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而来的柑肉成为“陈皮虫”的大餐。厂房里,无数的陈皮虫在活跃地蠕动着,蚕食着柑果肉。董事长李小静说,“陈皮虫”浑身是宝,能产出肥料、生物柴油、手术线、保鲜剂原材料、饲料等。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更多的农民可以加入到饲养陈皮虫的行列共享利益。

在新会陈皮村里,记者发现一项不存钱只存陈皮的“陈皮银行”业务,柑皮被储存在恒温恒湿设备内自我陈化。工作人员介绍,陈皮被封存在设备内,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取回陈皮自用或者投放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利用新金融概念,陈皮成为了可投资、会增值的金融产品。”

据记者了解,到2017年底,新会陈皮柑种植面积约6万多亩,全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新会果园近年来每亩租金稳定在2000多元左右的高位,每亩销售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

除了新会陈皮,同样名列新会四大传统特色产业的小冈香、古典家具和五金不锈钢也在打造产业强区、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大作用。5月初,梁明建率队到双水镇调研精准扶贫工作,见到双水镇列入2016年、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的100户贫困户已经实现100%预脱贫,今年计划精准预脱贫55户、171人。在当地小冈香产业和干果加工企业的支持下,双水镇开展产业扶贫,优先录用当地的贫困户,让他们可以通过勤奋劳动实现增收脱贫。

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通讯员 肖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