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年龄可以老,心灵不能老,这是对待生活的心态。为什么?

我是好老谭


第一、人要具备健康的生活态度

01、年龄可以老,心灵不能老; 这个观点,我认为是对待生活正确的态度,积极的态度,健康的态度。

02、人老心不老,人还算年轻;人老心也老,其人必然老;人老心先老,心老人即老;只要心不老,人还不算老。

03、心乃人之根本:人要健康,心必健康;心态健康,人才健康。

第二、"心老”是由于自我放弃的结果

01、老年人,若放弃了年轻的念头時,身体就自然会立马向衰老靠拢。

02、老年人,若放弃了生龙活虎的精神头,就就会立马变得老态龙钟。

03、老年人,若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你的生活立马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04、老年人,若放弃了趣味的生活,你的生活就立马变得一切无趣。

05、老年人,若放弃了年轻心态的今天,立马迎接你的就是衰老的明天。

06、老年人,若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用追求的苦脑,立马就会充满你的整个生活。

第三、世界很大、各人都有一个活法

年龄不是变老的理由,老年人的青春是靠自我焕发、靠自我寻觅、靠自我修养而来的。

人会衰老,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既然人无法避免衰老,那就尽量设法进行“自我拦截",从而去延缓其衰老的速度、延伸生命的长度。

01、重新检起年轻時的一些爱好,再来一回自我陶醉。如:唱唱歌、吹吹笛、写写字、画画画、拉拉琴、弹弹弦……

02、童心不泯,稍微保留一点对奢侈的追求。不经意的做点难以想起、难以记住、难以忘记、难以抓住、难以实现的、有趣味的、罗漫帝克的美梦……

3、多一些健康的爱好,提高生活的质量,使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过一天胜十日,使出一切的努力,收获超值的收成。

4、远离烟、酒,远离不良嗜好,学点科学养生,有益身心健康。

5、保持点浪漫的情怀,努力学会、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欣赏中沉思、在沉思中回味、在回味中沉静、在沉静中休眠;为此,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6、人老了,也不要过份精明、与人过份计较、过份势利。人一生难得糊涂一回;做人要心静若潭、如世无争、宽阔胸怀、有容乃大。

7、看淡金钱、名利、地位、待遇。“纵有良田万顷,终需一日三餐”,彻底抛掉这些擂人的包袱,从此不再做金钱、名利、地位、待遇的奴隶,做个轻松的自由身;切实保持良好的晚节,做到一世清廉,安稳的度过各人的美好人生。

8、把一部分忘掉,现在会更开心。人一生的过去,总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事,现在是时候忘掉了;丢掉一切的包袱,轻松无忧的生活。

第四、结尾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句话:虽然人有点老了,心灵绝不能轻易老去。

2、人老心不老,等于快乐、等于甜蜜、等于享受、等于幸福、等于健康、等于长寿、等于一切。

3、人退了,人老了,多一点儿女情长了,多一点天伦之乐了,心情一定更轻松了。无论走到哪里,始终都要保持一个乐观精神;换一个新境不如换一心情。

4、人老心不老,才算拥有一切!


賢省


无论岁月怎样惊艳或者蹉跎,他的年轮总是会不断雕刻我们。你化妆、整容、隐藏都没用,哪怕是演员,演的很像,回到真实也无可奈何。

但是,我见过岁月对她格外开恩的,真实的人。

我妈的姐姐。今年89岁了。

阿姨,从小饱读诗书,就读女子教会学校。自由恋爱,找了一个国家干部,姨夫很宠她。

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是身材一点没变。说起话来,照样清脆悦耳,不带一点杂音。

姨夫前些年走了。她安静的处理完一切,独自一人离开了那座大房子。买了一套市中心的小房子。她不想影响子女的生活,也不想为难自己改变。

独自一人很多年。

前几年,我去看她,她还是一个人,可是仿佛岁月打盹了,忘记了她这个人。

她还是如以前一样。干干净净的衣着,不带一丝褶皱;头发是白了,但是梳理得非常有型;声音还是缓缓的,依旧非常悦耳。

我逗她:听你说话像是18岁。

她乐了:18岁的声音,倒过来的岁数吧!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母亲比她小15岁,但是看着她,好像是我妈的妹妹。

有一天,我看见她弯着腰,摆了个奇怪的姿势,在阳台上呆了好久。

于是我走了过去。

看见她默默地盯着一朵花在看。花朵非常鲜艳,但是也不至于一直要看那么久,连我走过来都不知道吧?

我刚想问她,却发现她其实是盯着花蕊里一个采蜜的小蜜蜂。小蜜蜂上下飞舞,她的眼珠也一直跟着转来转去。白发在微风里吹得有一丝纷乱,但她的心,好想完全专注于那只蜜蜂,边上的一切,甚至都不好意思去打扰她。

这样的状况,我只在我儿子2-3岁的时候看到过。

他也是这么盯着一只鲜花里飞舞的小蜂蜜,快乐的表情、专注的神态。就是这个样子。

我阿姨退休后,就到老年大学做老师,教授书法。

她的字远近闻名,可是她还是天天练字,从不停息。

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周末都会来看她。

阿姨每天早上去公园武剑,然后去老年大学教课,下午去合唱团或者写字、画画。

她说:她有很多学生和朋友,从来不会无聊,家人也常常来看她,也不觉得孤单。每天生活很充实。虽然自己已经89岁了,可是微信玩得很顺溜,感觉自己像孩子似的,就想不停地了解新时尚。

这就是她,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始终保持一颗不断学习、不断自己创造乐趣的心。

所以岁月几何?与她已经无关了。




半称心九林


今天是新年,也就说我已过七十七个春节了。发须皆白。但我种田种地种菜,样样能自足。上头条,去年都写了七百多篇,优质文章还不少呢,最多一篇阅读量该有五十万了吧,我获得了二千多粉丝呢。

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重新注册,七天完成了兴趣认证,一个月我写了一百三十五篇,有两篇阅读量十万以上,写文章我的兴趣浓着呢!

我老了吗?不,自觉还年青着呢。但我老伴说,七老八十的,岁月不饶人,老就是老了,别不服老。

从老龄上看,我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生八十遐龄少。稀和少,从年龄上讲,我占了,我老了。

从称号上看,我老了。从血统关系来称乎我,有叫我太祖父的。从师生这层关系看,许多学生都做爷爷奶奶了,岂有我做老师的不老?从年龄上看,我老矣。

但从心理年龄来看,我不老。有老人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是想到我必践行。

前几天,我说去爬山,老伴不让去,我偏要单独一人向高山行,还背下七八十斤死松木,路人也说,退休金这么高,你何必这么勤?我说:,锻练也。

虽然我虚龄己经七十八,但我总觉正年轻,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干得了话,写得了文,就一千字的长文章,一小时,我必能写成。

谁说我老了,我心里觉得正年轻。

我有一同学,上学时同桌,老字挂嘴边,一张竹背椅,坐在大门口,不悲也不喜,不笑也不语,只说一句话,我老矣。前个月,子女哭哭啼啼把他送到山上去。

人老心不老,心老人真老。

我的心不老,心中有目标。

新年到,万木复苏,我又准备劳动了,先种马铃薯,再种玉米苗,还要种数千丛红薯。当然,五花门的瓜果蔬菜种的也不少。

新年到,我还要上头条,每天写它两三篇,原创作品也不可缺少!

从年龄上看,我老了。从心理上看,自觉正当时,看看我写的文章,你是否觉得我活得是否正当时?


江山毛春旺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请看一下这张照片,看看我有多少岁了。这是2019年夏天拍的。这是三个人的合影,我用美图秀秀进行了后期制作。我已过了古稀之年,但是我登山、游泳、漂流,还玩摄影、继续每天写博客。正因为心态好,所以年龄老就不能左右我了。目前我还是一些社团组织的负责人,带领老伙伴们一起玩。



jiangshen


人生一世,衰老是必然的,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面带沧桑却精神矍铄,年事已高而青春依旧。他们那种乐天达观、充满活力、老有所为的精气神似乎让时光在倒流,岁月在延伸。而这种精气神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良好的心态。

一个人良好的心态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思想品行、气质修养、精神境界、情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这些都是内化于心的素质,是多年思想积淀、生活历练所致。而好的心态又必然外化于形,热情,自信,开朗,包容等。

1、与人为善,善待人生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持善念就容易包容并化解诸多的恩怨情仇,在包容、理解和信任中形成和谐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心持善念,既关爱了别人,又关爱了自己。

2、正视生活,直面人生

人生之舟没有说一帆风顺的,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这对谁都一样。命运沉浮、胜败得失才叫真正的、完整的人生。既然人生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何不坦然应对,直面人生?何必纠结于命运不公,长吁短叹?拿得起叫担当,放得下叫洒脱,释然才能豁然。人生又是单行道,来日并不方长,“君不见,高唐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如此,何不视衰老为沧桑,感夕阳为晚景呢?何不直面生死,顺其自然呢?

3、拥抱自然,感受人生

其实,美好就在我们身边,就看怎样去发现和感受生活中那一幕幕绚丽多彩的画卷。常言道:境由心生,一个内心沉重郁闷的人往往悲观于周围环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对周围的人和事要么郁郁寡欢,要么心存抵触,也影响到人际间正常的交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其囿于成见难以自拔,不如敞开心扉,拥抱自然,感受生活,体味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多彩世界,欣赏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好晚景。

4、老有所为,不负人生

人到晚年,最忌被动地接受变老,这样不仅有违生命的意义,也影响生命的质量、晚年的幸福。很多人退休之后心理状态没能很快调试好,失落感、困惑感长时间郁于内心而无所事事,影响身心健康和人生晚景。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其实,退休只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而新的人生之旅才刚刚开始。一个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人更在于保持一个富有生活情趣、具有生命宽度、厚度的完整人生,唯此,路才能走得更远。

5、返璞归真,乐享人生

世事轮回,九九归一,回归最初淳朴简单的生活才是晚年人生的境界。南怀瑾先生说过,“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只有原生态的生活最简单,最真实。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什么许多人历经了人世沧桑,走过了千山万水,最终感到还是家乡的一草一木最亲切?孩提时的伙伴感情最真,友谊最淳?这是本性使然,说明返璞才能归真,洗尽铅华,才能尽显芳华。要想在晚年品出清新淡雅的生活韵味,感受简单质朴的快乐,只有懂得回归才能乐享人生。





月白770


有这种心态的人,可以说是看破了红尘,超脱了生活。没有心理负担,没有年龄概念,保持一种“心灵不能老”的心理状态,只能是越活越年轻。

人,富贵在天,死生由命。本博不信神,也不信鬼。相信的是命运,也就是当代人称之为的机遇。

有的人出生的是时候,生的是地方,生在了官宦之家,含着金汤匙来到人间,可以说是衣食无忧。而有的人确实命不济时,不该出生的时候降临人间,成了人见人嫌的包袱累缀。这就是人与人不同,木与木不同的待遇。好的木材可以雕刻神像,人见人跪,顶礼膜拜。而命不济时的人,确实是有时还不如一块木头值钱。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生的不是时候,生的也不是地方。父母没有给他留下家财万贯,也没有给他留下田地房产。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流氓无产者,他生活得艰辛,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关爱。就是庙里的小尼姑还有作佣人的吴妈都讨厌他。这种人活得再大岁数,能有多大的作为和意义?

人的“年龄可以老”,这不是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而是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自然规律,不服不行。“心灵不能老"?谁说的?人到老了,各种器官也就自然衰老。“心灵不能老”,仅仅是某些人的一种愿望,能不能达到这种状态,因人而异。

至于题主所问,是不是人的生活的态度?不好一概而论。企求长命百岁,是一种生活态度。为了大义奋不顾身,英年早逝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就看每个人的价值取向。(2020/01/21)


吉祥如意


年龄老只代表生物年龄,代表走过人生的时间,但人活着的生活态度不是生理年龄决定的,是内心的状态决定的,有的人可能年纪轻轻心态就疲惫了,对生活没有积极向上的激情,对身边的人和事物都失去的好奇心,皮囊很嫩心已老矣。而有的人,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朝气蓬勃,我们的中科院院士钟南山老师,84岁,心态和精神状态比年轻人都旺盛,战斗力十足。为钟南山院士点一个大大的赞。






静言以思


“年龄可以老,心灵不能老。这是对待生活的心态。”题主说得好[赞][赞][赞]

年龄是时间给于所有人最公平的礼物,任何人用任何手段都没办法享受特殊的待遇。年龄是人在这个世上的深度体现,而丰富精彩的生活则扩充了人在这个世上的广度,心灵不老则生活永远精彩。

同样年纪的两个老人,在深度上是一样的,可在广度上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心态老的,总想着自己老了,拒绝改变原有的生活状况,拒绝接受学习新的事物,有的干脆坐吃等喝……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这一生就已经结束了。

心灵不老的人呢?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还“风华正茂”,充满着“指点江山”的激情。他们积极地学习新事物的应用方法,迅速的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向。什么支付宝啦、微信啦、导航啦、微博啦、头条啦……玩得溜溜转。他们趁着退休了有时间,正好可以圆年轻时候的梦:画画、唱歌、玩乐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精神矍铄,他们有滋有味,他们体验着不一样的人生。

心灵不老,年龄奈我何?



落单的蜜蜂


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年龄可以老,心灵不老,这是对生活的态度,这是人生最高境界。

随着时光的车轮,人进入中老年时期,人从猿史社会进化以来,就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自然规律,要经历生老病死,老年人各种器官衰竭,必须承认进入老年。

人的心灵可以不老,心境好就青春不老,人到了老年,子女己经成家立业,肩上没有负担,没有压力了,心情自然就好了,特别是城里人,有养老金,有钱到处出去旅游,跳跳广场舞,打打球,在小区里大爷大妈唠唠嗑,打打麻将,都是很好的心灵鸡汤,心灵更青春[呲牙]

农村的老人没有养老金,资金上没有这么富裕,但农村老人己有自已的乐趣,农村空气好,风景优美,每天去赶场,可以到街上看稀奇,会老朋友喝茶聊天,他们这些老人也活得开心,儿女孝顺,孑孙满堂,老人生活得开心,心灵自然年轻[呲牙][祈祷]




四川九妹生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