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3月31日彻底告别!难忘啊,赛特……

去年6月份,建国门外的赛特购物中心除超市外,整体进入闭店改造模式,时隔半年之久,3月1日,北京赛特百货有限公司发布了公告:因公司经营调整,赛特超市将于3月31日18点闭店后,停止营业。


至此,老赛特完全、彻底成为了“过去时”。


赛特超市

3月底彻底告别

会员权益有所调整


闭店公告还显示,自2020年3月1日起,赛特超市会员卡的会员权益有所调整。2020年3月1日起,停止办理新会员卡,包括实体会员卡及线上电子会员卡;



3月1日起,会员卡持卡消费仅保留折扣功能,停止积分功能;会员卡积分开放至3月31日超市闭店,闭店后积分全部清零;会员卡(包括实体卡和线上电子会员卡)有效期截止至超市闭店。


据悉,升级后的赛特购物中心将变身“赛特·碧乐城”,转型后的定位是高端购物中心,将打破原有的百货模式,引入新业态、新品牌,涵盖国际时尚、美容护肤、潮玩数码、特色美食、精品商超、品质配套等,同时提供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及沉浸式的互动艺术体验。



等待吧,等待着赛特重回高端商业模式,只是还能否回到当初在京城商界独占鳌头的尊贵位置,现在尚需打个问号。


赛特购物中心

90年代的“京城梦华录”


赛特购物中心,开业于1992年,若将时间轴拉回到那个年代,便体会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了10几年后,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转型,肉眼可见。作为首都的北京,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新型商城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复兴门的长安和百盛,东大桥的蓝岛,亮马桥的燕莎,大钟寺的双安,亚运村的北辰、公主坟的城乡贸易中心,以及与赛特同处建国门外的“邻居”贵友......(好吧,去年它们中的大多数貌似都“退群”了)



这些开业于90年代初(1990-1994)的大型商场,带来了迥异于计划经济时代老柜台、老布局模式的崭新购物体验和消费环境,瞬时“俘获”了腰包渐鼓的市民、消费者们,更是籍此倒逼很多老式国营商场纷纷转型经营。



那些年的北京市区刚刚迈入“三环”时代,这些新晋入市的超级商场,就和今天的大悦城、长楹天街、五彩城、荟聚、太古里等商业综合体近似,代表着前卫时尚的消费理念。



当然在这当中,赛特明显又占独一档,它是国家科技部门与日本八佰伴携手,成立的京城首家中外合作的新型商厦。


1992年12月20日,赛特购物中心开业,成为京城的商业盛事,赛特“开业大挤”一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当时的京城商界,赛特曾创下很多个“第一”,比如自动滚梯最多、卖场照明度最高、员工学历最高,同时也是首家将奢侈品牌带入北京商场高端精品百货。



赛特还率先将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概念引入京城商业圈,吸引着不少国外贵宾纷纷到访。在1995年与日本八佰伴合作期满后,赛特购物中心走上了自行管理的道路。



在那些年,赛特就是奢华的代名词,店面正门牌匾几个大字,据说是京城才女徐静蕾的亲题。



在“小四”的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曾有句经典对白:“去赛特或燕莎买几千块钱的盘子......”


赛特的“豪”可见一斑!


那些年每逢店庆或者搞活动,山西煤老板和温州炒房团的阔太太们就会自发组团来扫货,当时国贸刚建了一期,举行房展会,这帮有钱主儿,一般是看了房展,再去不远处的赛特血拼,就住附近的华侨村,赛特公寓或者建国饭店、长富宫饭店里,出手真不是一般二般的“豪”。



所谓花无百日红,如今集娱乐、购物、餐饮、亲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Mall,早将赛特、贵友这样的老牌商场拍死在了沙滩上,亦如当年赛特们崛起时对之前的“老前辈”们所做的。



时代的更迭从来都是“不留情面”的,当您再次逛赛特的时候,这里或已成为“赛特·碧乐城”而顾客盈门,生意火爆,小北也盼着那一天能早点到来,那时候疫情也该烟消云散了,一切美好都会纷至沓来。



既然是美好的事情,那就先从赛特所在的得天独厚的建国门外讲起吧!


建国门外

涉外滩头 潮流先锋


在那个CBD尚不知为何物、三环附近还是一片农田荒地的年代,建国门外一带,当真就是首都北京的潮流风向标!



第一使馆区


第一使馆区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位于建外大街北侧、日坛公园西南侧。包括斯里兰卡、斯洛伐克、埃及、波兰、古巴、奥地利、泰国、越南、蒙古、新加坡等众多大使馆。



友谊商店

号称是第一家“涉外”商店,最早位于王府井东华门,1973年迁到建外大街北侧,老北京人还管它叫东郊大楼。


在70年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友谊商店具有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和北京著名的四大商场不同的是,这里只为外国人及出国人员等提供服务,店内购物流通的是“外汇券”,普通百姓们怕是连见都没见过。



建国饭店


1982年正式开业,是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旅游业飞速发展,但京城酒店的接待能力却捉襟见肘。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示,可以利用外资建设旅馆,这才有了今天的建国饭店。


1982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右三)与美籍华人建国饭店董事长陈宣远(右二)开业剪彩。


国际大厦


1985年,国际大厦正式开业。它是北京第一座对外出租的办公大厦,大厦外部呈咖啡色,人称“巧克力大厦”。



华侨村


1989年,华侨村建成。它位于建外大街南侧,原址最早是一片菜园,这是第一座“外销”商品房,面向国内外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出售,这在当时的北京还是头一份。



国际俱乐部


位于建外大街东北侧的国际俱乐部,在驻华使节及国际友人中享有很高声望,2002年和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访华,都曾下榻在这里。



它成立于1911年,最初在台基厂大街8号,1973年才迁到建外大街21号,据说其前身叫北京俱乐部,当年是用部分庚子赔款建起的。



1937年“七七”事变前,北京俱乐部曾更名为“西绅总会”,会员多为所谓绅士派的西方人。直到解放后,国家接管后,才正式更名为北京国际俱乐部。



秀水街市场


最早的秀水街市场成立于1980年,不过是几家商户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它因地处“秀水东街”而得名,当时很多人不看好这个市场。



但由于靠近使馆区和外资公寓,在外国人的“带领”下,这里异军突起,日渐繁华,当年到北京旅游的外国游客有“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逛秀水”之说,足见秀水街的地位。



2005年,新秀水街大厦落成。当年的马路市场,已变成今天的,具有秀水特色的“店中街”,从某个角度也见证着中国这些年的发展。



对了,秀水已经开业了,算是京城疫情防控好转后,开业比较早的市场了,不过建议大家,疫情期间还是少出门的好。


芭斯罗缤冰淇淋


位于友谊商店边上的这家冰淇淋店,售卖着小北记忆中最好吃的冰淇淋了,那年月还没人念叨哈根达斯呐,对于夏天吃惯了雪人、双棒、红小豆冰棍的北京孩子而言,能在芭斯罗缤吃上一个冰淇淋球,得是啥造化呢?



这个夏天,待一切不快烟消云散后,小北一定要去建国门外,去这家冰淇淋店,美滋滋吃上几个“球”!



2020年

是中国人难忘的一年

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期待,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北京商报 王晓然 王莹莹 《百货业务退出半年后,赛特超市宣布将于3月31日闭店》

经济观察报 阿茹汗《百货退出后超市再闭店 北京老牌商业项目赛特月底开始整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