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全国首例微信自助转诊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患者落地安徽,全国

在新疆务工的阜阳市临泉县韩女士近日通过个人微信自助转诊实现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这是安徽,也是全国的首例。 就在韩女士微信申请转诊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8号,国家新农合跨省结算管理中心与安徽省农合办实现网络连接,新农合跨省就医微信自助转诊功能正式上线运行。据了解,目前可以进行新农合跨省联网即时结算的省份除了安徽,还有吉林、海南、贵州、陕西、辽宁和西藏,安徽省农合办主任汪和平说,这些地区的新农合患者持当地开具的转诊单或个人微信申请转诊单,携带本人身份证,就可以在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后直接报销。安徽省农合办主任汪和平: 新农合跨省结算平台其中有一个就是转诊功能,每个省有一个省级结算平台,现在我们安徽的跨省转诊系统和国家的已经互联互通了,老百姓到外省的转诊医疗机构住院挂号,登录转诊系统就可以办理住院,出院可以及时结算,为了更加方便老百姓转诊,国家新农合平台又开放了转诊系统与微信系统进行对接,把两个系统打通之后,老百姓通过手机微信进行转诊,通过微信一扫,输入身份证号,输入个地方人,系统就能读取是不是新农合的病人,我们安徽这面审核他是不是符合转诊条件,转诊医院接受病人的医院就开始按照新农合跨省的病人进行及时结算。过去有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朋友经常反映,以往外地患者就医必须要先自行垫付医疗费,再回参合地报销,这一来一往甚至几来几往不但程序繁琐,对农民朋友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汪和平认为新农合跨省联网即时结算通过互联网+医保的形式不但让群众少跑了路,也让政府做到了“放管服”。 汪和平: 好处老百姓感受很大,比如安徽来讲,是个外出务工的大省老百姓常年在外,但是参合又是在本身交的,常年在外生病之后不能为了几千块钱、一万块钱回来报账,那样路费、住宿费、都开销很大,如果在打工地找一个医疗机构住院及时结算,对他提供极大的方便,第二他也不用全款付费了,比如报40%、50%,他只要付一半的钱就能解决问题,现在政府提出要放管服,要以人为本,这就是放管服和以人为本的体现。不过,汪和平也坦言,未来想要实现新农合跨省联网即时结算在全国推广依然存在难点,一方面目前只有吉林、海南等七个省能够通过微信客户端自助转诊实现跨省及时结算,另一方面系统的问题性也需要完善。 汪和平: 现在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未来几个医保都归医保局管理,我想这些功能这些便利措施应该会普及的,应该是需要一个过程。老百姓也不知道这个事,得宣传。因为我们实际工作中碰到宣传要花大量的力气才行,因为点多面广,他不是一个机构,而是每一个农民个体都得知道,第二是系统国内稳定性需要完善,转诊其实就是一个备案,你到哪里看病,他要知道是真的是假的,纯粹依靠一种手段——唯一的微信手段,短期内是不可行的,因为有的老人,尤其是年纪大不会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