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请问怎样才能使酒米发窝快?

用户6026103144605


做为钓鱼人要明白一个原理,那就是越细的物质在水中诱鱼的速度越快,越粗的物质在水中诱鱼的速度越慢。很显然,酒米属于是粗颗粒的物质,酒米在水中没有任何雾化,因此无法靠状态来诱鱼。之所以要在钓鱼的时候使用酒米做为窝料,主要目的还是留鱼,这也是粗颗粒的窝料最根本的功能。

想要增强诱鱼的效果有两种办法,一是将酒米与细粉类的窝料进行搭配,粗细结合增强诱鱼效果;二是加强酒米的味型,利用酒米散发出的气味来诱鱼。

粗细搭配增强诱鱼效果

有经验的钓鱼人都会使用一些粉状的商品窝料和酒米混合在一起做窝,酒米主要的功能依然是留鱼,粉状的商品窝料入水之后能够形成明显的雾化区,利用这种雾化的状态就能够增强诱鱼效果。另外,粉末状的物质会随着水的张力作用在水中扩散开,将窝料的气味传播得更远。

强化味型增强诱鱼效果

制作酒米最核心的原材料就是粮食酒和小米或者是大米,想要强化味型,在泡制酒米的时候应该增加时间,也就是让酒味更加充分的进入到小米或大米里面,这样一来酒米进入水中之后就能够长时间的散发出酒味。

其次,在制作酒米的时候可适当添加一些诱食剂,让酒米除了酒味之外,还能够拥有一些诱食剂的味型,但是需要注意控制诱食剂的添加量,千万不能急功近利加入很多的诱食剂,这样做有可能引起鱼的反感,起到反作用。


眼镜哥说鱼


酒米就不是发窝特别快的一种窝料,小米质地坚硬,需要一定时间酒和香精才能深入到小米内部,同样原理,在释放时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酒米更适合留鱼,诱鱼只是辅助功能,当然不是说酒米就不能诱鱼,只是相对于留鱼来说效果要差一些。那么如何增加酒米快速发窝的能力呢?

咱们不长篇大论,最有效的两个方法:1、结合商品饵料,通过粉状饵料的雾化配合诱鱼,酒米辅助诱鱼和主要留鱼。2、一些瘦水环境下,可以提升酒米的刺激度,例如大香大甜的香精适当加入,这些香精在水中的振幅非常大,可以提高酒米的诱鱼速度。但要把握好度,不是把酒米弄的味道越大越好,这样反而起到反作用。诸如泡制酒米是加入聚鱼素、果酸甜等,这类大香大甜类型的酒米在瘦水,生口鱼前提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觉得说的不错就点个关注呗,一起交流钓鱼那些事。


钓鱼人乌兰


我是邻家老冯。钓鱼也是我退休生活中的一项内容。

酒米怎么发窝快。说一下我的体会。

1,自制的酒米。要根据气候的特点,冬天要添加腥香味。如果自已有药酒,按夏天的比例要多加。另外,要加入腥味比较大的小药泡制。让味道增加在水里的穿透力。如果感觉味道还不够,可以在用时加入,红虫粉和虾粉。用少量的水拌均,让粉状包裹住酒米,增加诱鱼效果。

2,如果是用成品的酒米,感觉味道不够。也可按上面的方法,加入红虫粉和虾粉。用少量水拌均,注意要用手捏一捏,好让粉状紧贴在酒米上,使粉状雾化慢点,才能沉入底部诱鱼。不然入水就化了,没有作用。


邻家老冯


非常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对于钓鱼人来说,酒米肯定是不陌生的,不管是在传统钓还是台钓当中,都会被广泛使用着。由于酒是属于粮食酿造的,而且具有发酵过后的味道。鱼在水底所寻找的食物,如果不能及时被鱼发现吃掉,时间长了也具有发酵的味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不谋而合的。另外酒米的载体,米也是属于粮食,鱼也爱吃,在这双重因素之下,酒米就成了上好的诱鱼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是酒米呢?先来聊一聊酒米的具体构成。

一、什么是酒米

酒米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台钓法被广泛应用之前,我们的钓鱼人都是使用传统七星漂加酒米的作钓方式的。所以酒米的制作方式肯定有很多,一些老钓友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制作方法,效果肯定都是符合当地的鱼情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用什么添加剂来制作酒米,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还是大同小异的。


比如:载体的选择,可以根据鱼体大小不同,一般钓鲫鱼的话都是使用小米,钓鲤鱼的话都是使用大米。选择的依据就是鱼的食量以及鱼嘴大小,鲫鱼食量小,小米就能管饱,嘴小,吃大米的话有点费劲。鲤鱼食量大,嘴大,如果使用小米的话,一来发现不了,二来它也吃不到。


米的密度及保存时间:针对载体本身质地密度的不同,其保存的时间就不一样,小米的话质地坚硬,能禁得住酒的浸泡和渗透,保存时间就比较长;但是大米的话,质地相对较脆,密度小,在经过酒的长时间浸泡,到最后就会自动裂开粉碎掉,尤其是经过翻炒之后的大米,在几个月之内便会粉掉,没炒的大米保存时间相对长一点。


再比如:酒的选择,因为酒有度数的区别,所以不同度数的酒就对应不同的酒米制作方法。当我们选择度数高的曲酒时,在50度以上的话,那么我们酒米的发酵时间就要延长,否则酒味太浓不宜打窝作钓。而使用低度数的曲酒,像42度左右的,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制作打窝,一般发酵一两天就行,比较适合临时制作。

二、酒米的作用

酒米作为正式作钓前的第一项工作,很多人认为其核心的作用就是诱鱼,所以我们都会喜欢提前来打窝,给诱鱼留足一定的时间。即便如此,酒米的诱鱼时间慢总是被我们钓鱼人所诟病,这也跟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台钓法的高效率上鱼有关。其实,酒米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不仅起到了诱鱼的作用,更起到了留鱼的作用,甚至留鱼的作用大于诱鱼的作用,且听我分析。

1、诱鱼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不得不承认,酒米的诱鱼作用有是有,但是时间还是太慢,不能满足广大钓友的需求。究其原因,是跟酒米的载体有关的。

比如:在使用小米制作酒米时,由于其密度大,所以酒在渗透的时候所需的时间就很长,一旦小米吸收了酒的味道,相应地在水中释放的时候,就会比较缓慢。所以在诱鱼的时候会耗时较长,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钓友们在打窝时就要注意时间的把控。

2、留鱼的作用

接上述分析,酒米虽然诱鱼比较慢,但是一旦将鱼诱到窝点,其留鱼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小米的味道是慢慢释放的,所以鱼在寻找食物的时候还是需要费点时间和心思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确定目标上去就食。另一方面,小米的体积小,虽然适合鲫鱼等小体型鱼类的实用,但是在水底的状态,可能是在淤泥里,也可能是在石缝中或者树枝水草里。就会给被诱进窝点的鱼儿带来较大的寻找难度。通过味道的散发以及体积的优势,所以酒米在留鱼的时候,作用大于诱鱼。

三、酒米如何发窝快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是酒米的留鱼作用使不言而喻的,作用很好。但是在诱鱼方面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针对优势和劣势的时候,就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通过其它方法来补足劣势和不足。

1、提前打窝

这个可能比较牵强,但是时间的规划就是代表着效率的提高,就算你使用诱鱼效果好的东西,你也要去制作和购买,花的也是时间和金钱。所以如果是善于利用时间,或者是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而又不愿意另外花心思去研究其它的窝料,可以进行提前打窝。


比如:为了让酒米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以及减少诱鱼所消耗的时间,可以在作钓水域多做几处窝子,并且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水深分别打窝,照顾到光水区和水草区。


时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提前二三十分钟进行酒米打窝,冬季天冷的情况下,酒米表面的味道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大降低,就要延长发窝的时间,至少在一个小时,水深的地方相应地,时间还要延长。


2、与商品饵料结合打窝

与台钓法相对于的就是商品饵料的流行和使用,而商品饵料的优势不仅在于其状态和味型可以任意搭配和变化,还在于其诱鱼的效果比较厉害,至少比酒米诱鱼来的要快许多。所以聪明的钓鱼人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并将商品饵料和酒米结合起来,运用到打窝诱鱼上来。


比如:在用酒米打窝的时候,会按一定的比例来搭配酒米和饵料,具体的比例是看酒米是用小米还是大米,但是最终的效果是使得混合搅拌均匀后的窝料能够成型即可。就拿小米来说,一份小米,可以加一份饵料,再加入少量的水,开成干散装,用手能捏成团即可,打窝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要不是过分干和过分稀就行。

同时,结合饵料打窝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实际的鱼情,比如在小鱼多的水域,为了避免小鱼闹窝,就要减少片状,雾化好的,味型大的饵料加入窝料当中,可以使用原位或者本味的饵料和酒米混合打窝。


3、自制酒米

钓鱼人的动手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在没事的时候,总会闲不住,捣鼓渔具,研究饵料酒米。如果自己了解所在地区的水情和鱼情的话,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一款酒米窝料的。


比如:所在水域既有鲫鱼又有鲤鱼,那么在制作饵料的时候,可以将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制作。为了达到更好的诱鱼效果,以一斤材料为例,可以事先将制作材料放进锅里翻炒一下,当米发黄的时候捞起来,冷却到室温,趁热将二两的白酒加其它的诱食剂混合后放入,搅拌均匀。


效果分析:这种方法就比生米诱鱼要稍微快一点了,因为炒过之后的米,对酒和其它诱食剂的吸收速度比较快,那么它在水里的释放和挥发速度也会快点。另外,炒过的大米时间长点的时候,比较容易裂开,那么味道释放也快点。我们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其人为地碾碎,增加诱鱼速度和效率。


广谱性酒米:当我们来到一处完全陌生的水域或者对水情鱼情不是很了解的时候,就不能使用这种针对性强的酒米,此时就要使用广谱性酒米来试探一下。一般我们购买的品牌的商品酒米,就是属于广谱性酒米,全国地域面积太大,各种水域的情况完全不同,如果针对性太强的话,就会顾此失彼,在另外的地方失去效力。我们可以买这些成品的酒米,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广谱性酒米,以防不备之需。但是总体的思路就是:制作尽量简单化,味型要大众化,适应能力才能强,适应范围才能广。

最后总结

所以,通过以上的介绍,发窝快的酒米是有的,提前打窝可以,与商品饵料结合也罢,自己动手制作更好。但是都需要我们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才行,还要了解酒米及其诱鱼留鱼作用之后,才能做的清楚,做的明白。当然,一切的基础,都来源于实践,实践由具体的水情和鱼情所决定的,所以基于实际情况的酒米窝料制作才能诱鱼快,留鱼久。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觉得不错的不妨关注一下!


大别山小农人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觉得有必要更正一个钓鱼思路:为什么别人打窝后能钓到鱼而我钓不到,是不是因为别人窝料比我好?咱们今天来聊聊窝子发窝的话题吧!

为什么钓鱼要打窝?

我们钓鱼时经常需要打窝来诱鱼,但是为什么钓鱼要打窝呢?这个要从鱼类觅食习性来讲,鱼在自然环境很少能在某一处寻觅到大量食物所以多数情况下鱼类都采用少食多餐的习性。一旦有一条鱼在某一处寻觅到大量食物,它就会在此处逗留觅食从而它觅食的声音会引诱来更多的鱼前往此处觅食。当一块地方出现大量鱼类觅食的声音时,会传达给更远地方的鱼一个信号:这里有大量的食物从而又会诱来更多的鱼前往此处觅食!这就是我们钓鱼时打窝的必要性!

如何才能迅速的让鱼知道此处有食物?

我们的窝料一般分为:状态饵、固体饵料、味型饵料这三种,每一种都有它的作用!

状态饵:多数状态饵的作用是在短时间迅速扩散从而达到吸引更远地方的鱼前来觅食,比如我们常见的雪花粉、轻麸、麸子、玉米皮等等容易扩散的饵料。这种饵料大多数比重轻容易在水中扩散,从而诱来相对远地方的鱼。

味型饵料:咱们人类还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更何况鱼呢?所以不同的鱼类在不同季节的食性都会发生变化,我们抓住它们食性的特点才能更好的诱来我们垂钓的目标鱼种!

固体饵料:酒米、玉米、麦粒等可以长时间在水下停留的食物,它们决定了鱼诱过来后会不会停留的关键。我们既需要它们能钩迟到食物又需要让它们不能够果腹,这里我们要考虑另一个话题这个我单独拿出来讲!

鱼类看得见这五颜六色的窝料吗?

我们拿到窝料时会发现五颜六色,红色是腥、黄色是谷物,绿色是藻类,白色是雪花粉等等那么鱼在水下到底看得见吗?我认为鱼能够看见但是一定看不清而已,鱼眼镜头可以很好的诠释了鱼类在水下能看到的景物。如果水下能见度低的话,那么我想鱼会更依赖声音跟味道来辨别位置和寻找食物。

所以我推荐窝饵分家,不管你是钓小鱼还是大鱼!


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也欢迎大家关注我,让钓鱼简单化、普遍化是我终极梦想。


柯南小饵爱钓鱼


如何使酒米快速发窝?

我简单分享几个可行的方法和案例,可行,不一定百分百管用,因地制宜。

从作钓水域环境情况分析,不考虑状态问题

大水域,想要快速发窝就得找有人活动的地方作钓,剩下的听天由命。比如这种水域,图中那人的位置,会常有人作钓
小水域,有人类活动,特指有人类种植庄稼,有种植庄稼的地方酒米要发窝快还是有方法的:小勺子带少量水,倒入酒米,3分钟左右抛一勺到水中。模仿人类丢稻草入水的声音。比如这种水域

从酒米的状态入手,不考虑水域问题

酒米自身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大米在制作成酒米前,用小火(不是文火)翻炒,到所有米粒全部变白,有点微黄再制作成窝料,加入适量的酒,泡化,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取出来后,用手搓可以碎化,这时候用来诱鱼效果不错,在使用的时候,在饵盆里面弄碎再打窝,有点像饵料雾化效果。从酒米的外观入手,在白天使用的话可以给酒米润色,以红色为宜。同个水域,我曾经用红色跟白色以及黄色酒米打窝,多次证明,红色窝子发窝更快聚鱼更多,我不知道这个红色是不是凑巧,但是润色一定是有效果的,也便于鱼发现窝料,哪怕是有人论证鱼看不清,但是颜色这东西,好像没人论证过,而刚好我有用过,仅供参考。配合其他饵料使用,比如粉状饵料,轻麸之类的等等,酒米留鱼,粉状饵料诱鱼。

从打窝点考量

水底有自然腐败物质,比如树叶、草根芦苇等。做窝尽量做在这些底部有腐败物质区边上。比如下图
形如护城河等人类活动区域,找乱石区、不规则区域、桥洞等区域做窝。比如下图

做窝是钓鱼领域非常深的一门学问,活到老学到老,仅供参考。

感觉内容不错,可以查看我其他文章内容。感谢阅读。


又切我子线


冬季打窝时加蓝鲫或虾粉15%-20%左右打窝






野钓寄情山水


对于钓鱼人来说,酒米肯定是不陌生的,不管是在传统钓还是台钓当中,都会被广泛使用着。由于酒是属于粮食酿造的,而且具有发酵过后的味道,而鱼在水底所寻找的食物,不能及时被鱼发现吃掉,所以时间长了也具有发酵的味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不谋而合的。另外酒米的载体,米也是属于粮食,鱼也爱吃,在这双重因素之下,酒米就成了上好的诱鱼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是酒米呢?先来聊一聊酒米的具体构成。

一、什么是酒米

酒米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台钓法被广泛应用之前,我们的钓鱼人都是使用传统七星漂加酒米的作钓方式的。所以酒米的制作方式肯定有很多,一些老钓友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制作方法,效果肯定都是符合当地的鱼情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用什么添加剂来制作酒米,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还是大同小异的。

比如:载体的选择,可以根据鱼体大小不同,一般钓鲫鱼的话都是使用小米,钓鲤鱼的话都是使用大米。选择的依据就是鱼的食量以及鱼嘴大小,鲫鱼食量小,小米就能管饱,嘴小,吃大米的话有点费劲。鲤鱼食量大,嘴大,如果使用小米的话,一来发现不了,二来它也吃不到。

当然,针对载体本身质地密度的不同,其保存的时间就不一样,小米的话质地坚硬,能禁得住酒的浸泡和渗透,保存时间就比较长;但是大米的话,质地相对较脆,密度小,在经过酒的长时间浸泡,到最后就会自动裂开粉碎掉,尤其是经过翻炒之后的大米,在几个月之内便会粉掉,没炒的大米保存时间相对长一点。

再比如:酒的选择,因为酒有度数的区别,所以不同度数的酒就对应不同的酒米制作方法。当我们选择度数高的曲酒时,在50度以上的话,那么我们酒米的发酵时间就要延长,否则酒味太浓不宜打窝作钓。而使用低度数的曲酒,像42度左右的,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制作打窝,一般发酵一两天就行,比较适合临时制作。

二、酒米的作用

酒米作为正式作钓前的第一项工作,很多人认为其核心的作用就是诱鱼,所以我们都会喜欢提前来打窝,给诱鱼留足一定的时间。即便如此,酒米的诱鱼时间慢总是被我们钓鱼人所诟病,这也跟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台钓法的高效率上鱼有关。其实,酒米的作用不仅如此,它不仅起到了诱鱼的作用,更起到了留鱼的作用,甚至留鱼的作用大于诱鱼的作用,且听我分析。

1、诱鱼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不得不承认,酒米的诱鱼作用有是有,但是时间长还是太慢,不能满足广大钓友的需求。究其原因,是跟酒米的载体有关的,比如:在使用小米制作酒米时,由于其密度大,所以酒在渗透的时候所需的时间就很长,一旦小米吸收了酒的味道,相应地在水中释放的时候,就会比较缓慢。所以在诱鱼的时候会耗时较长,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钓友们在打窝时就要注意时间的把控。

2、留鱼的作用

接上述分析,酒米虽然诱鱼比较慢,但是一旦将鱼诱到窝点,其留鱼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小米的味道是慢慢释放的,所以鱼在寻找食物的时候还是需要费点时间和心思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确定目标上去就食。另一方面,小米的体积小,虽然适合鲫鱼等小体型鱼类的实用,但是在水底的状态,可能是在淤泥里,也可能是在石缝中或者树枝水草里。就会给被诱进窝点的鱼儿带来较大的寻找难度。通过味道的散发以及体积的优势,所以酒米在留鱼的时候,作用大于诱鱼。

三、酒米如何发窝快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是酒米的留鱼作用使不言而喻的,作用很好。但是在诱鱼方面还是有欠缺的,所以在针对优势和劣势的时候,就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通过其它方法来补足劣势和不足。

1、提前打窝

这个可能比较牵强,但是时间的规划就是代表着效率的提高,就算你使用诱鱼效果好的东西,你也要去制作和购买,花的也是时间和金钱。所以如果是善于利用时间,或者是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而又不愿意另外花心思去研究其它的窝料,可以进行提前打窝。

比如:为了让酒米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以及减少诱鱼所消耗的时间,可以在作钓水域多做几处窝子,并且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水深分别打窝,照顾到光水区和水草区。

时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提前二三十分钟进行酒米打窝,冬季天冷的情况下,酒米表面的味道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大降低,就要延长发窝的时间,至少在一个小时,水深的地方相应地,时间还要延长。

2、与商品饵料结合打窝

与台钓法相对于的就是商品饵料的流行和使用,而商品饵料的优势不仅在于其状态和味型可以任意搭配和变化,还在于其诱鱼的效果比较厉害,至少比酒米诱鱼来的要快许多。所以聪明的钓鱼人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并将商品饵料和酒米结合起来,运用到打窝诱鱼上来。

比如:在用酒米打窝的时候,会按一定的比例来搭配酒米和饵料,具体的比例是看酒米是用小米还是大米,但是最终的效果是使得混合搅拌均匀后的窝料能够成型即可。就拿小米来说,一份小米,可以加一份饵料,再加入少量的水,开成干散装,用手能捏成团即可,打窝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要不是过分干和过分稀就行。

同时,结合饵料打窝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实际的鱼情,比如在小鱼多的水域,为了避免小鱼闹窝,就要减少片状,雾化好的,味型大的饵料加入窝料当中,可以使用原位或者本味的饵料和酒米混合打窝。

3、自制酒米

钓鱼人的动手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在没事的时候,总会闲不住,捣鼓渔具,研究饵料酒米。如果自己了解所在地区的水情和鱼情的话,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一款酒米窝料的。

比如:所在水域既有鲫鱼又有鲤鱼,那么在制作饵料的时候,可以将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制作。为了达到更好的诱鱼效果,以一斤材料为例,可以事先将制作材料放进锅里翻炒一下,当米发黄的时候捞起来,冷却到室温,趁热将二两的白酒加其它的诱食剂混合后放入,搅拌均匀。

效果分析:这种方法就比生米诱鱼要稍微快一点了,因为炒过之后的米,对酒和其它诱食剂的吸收速度比较快,那么它在水里的释放和挥发速度也会快点。另外,炒过的大米时间长点的时候,比较容易裂开,那么味道释放也快点。我们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其人为地碾碎,增加诱鱼速度和效率。

广谱性酒米:当我们来到一处完全陌生的水域或者对水情鱼情不是很了解的时候,就不能使用这种针对性强的酒米,此时就要使用广谱性酒米来试探一下。一般我们购买的品牌的商品酒米,就是属于广谱性酒米,全国地域面积太大,各种水域的情况完全不同,如果针对性太强的话,就会顾此失彼,在另外的地方失去效力。我们可以买这些成品的酒米,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广谱性酒米,以防不备之需。但是总体的思路就是:制作尽量简单化,味型要大众化,适应能力才能强,适应范围才能广。

最后总结

所以,通过以上的介绍,发窝快的酒米是有的,提前打窝可以,与商品饵料结合也罢,自己动手制作更好。但是都需要我们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才行,还要了解酒米及其诱鱼留鱼作用之后,才能做的清楚,做的明白。当然,一切的基础,都来源于实践,实践由具体的水情和鱼情所决定的,所以基于实际情况的酒米窝料制作才能诱鱼快,留鱼久。






野钓老鲫


中药泡制的药酒,而且酒精度至少50度以上泡制的酒米,酒米里面还要有部分粉料雾化,打窝聚鱼才能有穿透力,聚鱼也会更快。


钓鱼村夫


我个人经验是,酒米里加入商品粉饵,搅拌均匀后打窝,这样发窝更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