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贾跃亭领衔老赖名单,坐不了飞机难道要走路回国?

6月1日,首批限制乘坐火车、飞机的严重失信人名单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


​公示名单共包含169人,其中国家税务总局提供21人,主要涉及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非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等;证监会提供31人,涉及逾期不履行证券期货行政罚没款缴纳义务和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逾期不履行公开承诺;民航局提供86人,主要涉及因在飞机上寻衅滋事、在机场安检中堵塞、强占、冲击安检通道以及殴打他人、在机场安检中查出随身携带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藏匿打火机)等被处以行政处罚;铁路总公司提供31人,主要涉及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无票乘车、越站(席)乘车且拒不补票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乐视系创始人的贾跃亭,也上了这份失信者名单,成为“老赖”之一。

让曾经风光无限的贾跃亭贴上“老赖”标签,使其在今后的行动中受到更多限制,也是对失信行为“零容忍”的新提升,是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迈出的新步伐。

要知道,市场经济下,诚信是一个比身份证还要重要的身份证明。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诚信形象,就能在任何一个地方立足、任何一个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能、任何一个地方与人相处。反之,则可能寸步难行。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始终成为别人信任的对象,成为企业合作、项目招引、资金借贷、产品推销等的首要砝码,就是诚信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事实也是,近年来,按照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和治理力度。如司法机关定期公布“老赖”名单、帮助企业向“老赖”追缴欠款、建立旅游失信“黑名单”制度,再到这次公布涉及税收、证券、航空、铁路等多个领域的违法失信人名单,可以说,对失信行为和失信人的打击、治理、曝光力度越来越大。

特别象贾跃亭这样的“名人”也上了失信者名单行列,也让治理失信行为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格局。只要有失信行为,不管是谁,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并被贴上“老赖”标签,让社会公众都能一眼就看出其不守信、不讲诚信的品行,避免再受骗上当。

​我们说,在市场交易日益活跃,生产、销售、融资、投资、税收、补贴等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或个人没有应有的道德操守和信用品格,就会切断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生产者与消费者等方面的联系,使各种交易活动趋于停滞。那么,经济社会发展也就难以正向前行,社会就难以进步。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下降、信任体系缺失、社会信用崩溃。

必须看到,在规范的社会体系下,违法也好,失信也罢,都只有付出惨重代价,才有可能让违法、失信者具有痛感,才能对违法和失信等行为展开自省。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对各种违法失信行为,总寄希望于当事人能够自觉反思、自觉纠正。

实际上,凡失信者,除确实有特殊原因之外,更多的都是诚信意识不足、诚信观念不强的表现。甚至有一些从发生交易行为起,就没有考虑过“诚信”一事。对这样的失信者,唯有给其贴上“老赖”标签,让所有人远离他,让其违法失信的成本极高,才有可能令其醒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失信者,一边大量拖欠着别人的货款、银行的贷款、国家税收等,一边还在高消费,还在开着这豪车等。对这样的失信者,就是要通过给其贴上“老赖”标签,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受到限制,才能够让“老赖”不再疯狂、更不敢“风光”。

需要防止的一种现象是,有些失信者,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采用制造假身份证件等手段,蒙混过关。因此,在高科技运用方面,也要加大力度,譬如人脸识别,真正让失信者无处藏身、寸步难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繁荣,只能用诚信来推动、用诚信来装扮、用诚信来提升,而不能用失信去消费。失信对经济和社会的伤害,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
​一家企业,可能会因为失信而倒闭,一个人,也可能会因为失信而臭名昭著。类似案例,书本上有之,故事里有之,生活中也有之。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失信的人和失信的事。但是,每个人能够都对失信深恶痛绝,都能远离失信者,把失信者真正孤立起来呢?应该是对失信行为最有力的打击和遏制。

至少,有关方面公布的这169名失信者,就可以尝试着将其孤立,将其真正贴上“老赖”标签,直至其用行动挽回失去的形象。也只有给“老赖”贴上标签,诚信才能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