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问道老子40:何为“人无以宁将恐歇”的“不知常妄作凶”?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灵,人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灵将恐发,人无以宁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古时候人们所说的道法自然万象归一,就是天法道则显清明,地法道则显灵气,人法道则显宁静,河谷法道则显充盈,万物法道则显生机,当政者法道则显以正治国天下太平。换而言之,天得不到清明就会有雷电爆裂的危险,地得不到灵气就会有震颤摇动的危险,人得不到安宁就会有死亡的危险,江河枯竭就会有山谷干燥荒漠化的危险,万物得不到均衡循环就会有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毁灭的危险,当政者不遵循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就会有天下倾覆的危险。因此,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当政者往往自称“孤”、“寡人”和“不谷”,这难道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所以,世上至高的荣誉是无须赞美的称誉,就是不要像明亮璀璨的宝玉一样引人注目,而要像粗糙黯淡的山石一样朴实无华。

对此,我们还是先要复习一下《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从宇宙自然世界有无相生系统运动大视野来看,星体沿着弯曲的轨道周转才能够运行圆满,光波从狭小的缝隙中流出才能够透射成直线,低洼地带才能够被充盈,鼎盛凋敝后才能够有新的生机,能量缺失的地方必然会得到补充。然而,人们却往往会被急功近利贪多求快的欲望迷惑了心智。因此,得道者总是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魂体合一,来给天下人示范修身处事的行为规则。只有摒弃一己之私的偏见,看问题才能够明白通达。因为不刻意炫耀自我,所以才能够彰显出自己的光彩。因为不追求自身私利最大化,所以才能够建立盖世功业。因为不妄自尊大独断专行,所以才能够实现“容乃公”和“公乃全”的“没身不殆”。正因为不与天下争利,所以普天下就没有人能够战胜他。“委屈自己便可保全”,这个上古“三皇”时代传说,怎么能是凭空而来的一句话呢?毫无疑问,这确实是回归道法自然“公乃全”的结果!

接着复习一下《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段话的大意是,精以载气形神合一,可以有片刻的分离吗?从朝气蓬勃到沉静温和,人还能像婴儿那样纯真无邪吗?照照镜子洗涤灵魂深处的私心杂念,谁能没有瑕疵呢?关爱百姓治国理政,谁能够遵循道法自然法则的无为而无不为呢?纵横捭阖为私利争雌雄,谁能够像女人那样善良温顺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顺天应人,谁能不动用心智呢?让万物自由繁衍生息,养育它们而不占为己有,也不居功自傲,更不会因大权在握就随意摆布它们的命运。这样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才真正是自然无为的天德。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小到看不见的微生物因子,大到人体生命,直到时空无限的自然宇宙世界,都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象”互相转化有无相生能量守恒的循环运动系统。人们“眼见为实”的现象是客观存在,人们“耳听为虚”的事物并非都不存在。人们已经发现和认识到的自然法则是客观规律,人们还没有发现和认识到的自然法则同样是客观规律。“井底之蛙”当然会认为天就是井口那么大,“庐山中人”肯定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庐山真面目”。自从“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五千年以来“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常道中人”,坚持认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就是“神话传说”。然而,自然存在绝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就不存在,历史存在绝不会因为现代人不承认就不存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有限认知,都只是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的产物。人性修炼和人格成长的成熟度,就取决于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自我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的吻合度。能够自觉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自知者明”。否则,就肯定是以“自我逻辑”代替“自然天道”的“不知常妄作凶”!

事实上,正因为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心善渊”的“公私之变”,才形成了人类社会“公私之变”物极必反的历史循环。如前所述,就像中国人“知道不知道”的口头禅一样,在经“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后形成的《尚书》版本中,也幸存着这样的记载:“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由此可见,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是在传承“三皇”时代以前的“大道”,而不是“五帝”时代以后的“常道”。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的“三皇”时代,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再从“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到“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这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常道”文化传承,也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名可名非常名”。于是,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

纵观天下,自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公私之变”以来,特别是从“民主法治”的古希腊奴隶制商业城邦和斯巴达商业军国主义时代以来,再经“君权神授”的古罗马帝国军事扩张和中世纪基督教“神权专制”的“十字军东征”宗教战争,又经欧洲“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直至形成今天“美元霸权”金融殖民统治的民主法治“普世价值”和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惯例“剪羊毛”体系,此所谓“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古希腊式大国崛起“修昔底德陷阱”天下兴亡周期律,就是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神权专制”的“纸牌屋游戏”恶性循环。这种“战争武器决定资源配置”衍生的“货币工具决定资源配置”国际惯例体系,也依旧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物欲弱肉强食“兽之道”的“术万变而道不变”。

回头来看,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道法自然的均衡发展方式,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为术之本”。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以来,则一直是“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道为术之本”。至于青铜器时代直到网络信息时代的科技进步,只不过是“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术为道之用”和“术万变而道不变”。于是,就有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也就有了西方列强“先富起来”的“强盗逻辑”。这种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神权专制”的“纸牌屋游戏”,就是西方式“盗亦有道”的“自我逻辑”。这种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自我逻辑”,就肯定会执意违背“自然天道”,更会本能地否认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均衡发展方式的历史存在。

试问今日之天下,五千年长梦谁先觉?应该说,只有当中国人不再跟着西方世界讲科学理性思维的“自我逻辑”之时,才是人类集体从常道回归大道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