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棉花早衰问题早知道!

目前棉花即将进入8月份生长期,一般来说八、九月份是棉花早衰的多发期。在给农户做田间技术服务时发现,不少地块的棉田或轻或重的出现了早衰现象,通过交流才知道,不少农户要么对自己地头的棉花出现早衰没有发现,要么对棉花早衰不予以重视,忽视而不采取任何措施,还有农户虽然发现了棉花早衰,不知道如何防治和补救或者措施不当等,甚至还有一些农户错误地把棉花早衰当成棉花早熟,将棉花早熟和早衰混为一谈。

所谓棉花早衰,是指棉花在有效的生育期内过早地停止了光合生产作用,比正常棉株过早衰老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常说的“未老先衰”。再好的棉花品种,如果没有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配套进行,都易发生早衰及相关的问题。

早衰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因素,并且早衰会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夺取棉花的高产质优,中后期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早衰”。这里就棉花早衰问题及防治与广大农户朋友做一些分析、讨论和分享。

一、棉花早衰的主要症状

棉花早衰,就是棉花“未老先衰”,是指棉花尚处于开花结铃盛期,但提早出现衰老症状,棉花发生早衰的根本在于:衰在后期,源在前期;衰在叶片,源在根系。

早衰时间多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棉株生长进入花铃期后,因为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不能供应地上部较多的水分、养分,因此就限制了棉花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

特别是当棉花进入盛花期,生长中心转向蕾铃等生殖器官时,蕾铃等生殖器官又同营养器官争夺叶片制造的有机养料,就更加抑制了营养生长。

此时棉株在中、下部已结住一定数量的棉铃,上部棉株就可出现红茎比例达90%以上,生长点变尖,花位上移,顶端花芽潜伏,不再延伸新的果枝,果枝层数比常年少2层~4层;根系衰竭,根浅根少,吸收肥水能力大大下降; 叶薄而黄,蕾小、花弱、桃小,蕾铃脱落增多,衣分低,品质变劣,种子的成熟度差,这就是生产上所谓的棉花早衰。

二、棉花发生早衰的原因

根据大量棉花生产实践数据、文献和田间调查研究表明,棉花早衰的根源是棉株吐絮期时营养不济,致使棉株过早衰老死亡。而棉株营养不济是由于不正确的栽培管理措施和不良的气候条件等多因素造成了棉株的“营养源”根、叶损伤,致使棉株早衰的原因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肥料施用不足、不合理。

8月份正是棉花大量开花结铃时期,是棉花达到高产的关键期, 同时也是棉花需肥高峰期。花铃肥、桃肥如投入不足或者根本未施,会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加剧,上部果枝会伸展不开,棉花叶片快速黄落,后劲明显不足。特别是早发棉田,由于坐桃较早,负荷较重,更易早衰。

此期若肥料跟不上,棉花就会因脱肥而早衰,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造成大幅度减产,损失严重。 所以在花铃盛期应做好防止棉花早衰措施。

在棉花花铃期,钾肥不足危害很大。棉田缺钾会减少棉株对氮肥的利用率,使铃重降低;还会降低棉株对枯黄萎病的抗性;特别是会使叶片提早焦枯脱落。缺钾严重会引起棉田的红叶茎枯病,使叶片大量脱落而早衰,此病即使在氮磷肥充足的情况下缺钾也极易发生。特别要提醒棉农朋友注意的是,现在普遍种植的转基因杂交抗虫棉对钾肥非常敏感,钾肥用量与常规棉相比,需增加一倍以上。

另外硼、钙、镁等微量元素能促进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善根系的吸收功能。如果缺乏则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而造成早衰。

2、天气异常。

都说水是棉花的“命”!干旱和渍涝主要影响棉花的根系活性。蕾铃前期的干旱或渍涝会使根系发育严重不良,造成根系不可挽回的损伤。中后期遇干旱,如没有灌水或是抗旱不及时,肥料的吸收利用困难,营养跟不上,形成早衰。

棉花生长中后期遇连续阴雨天气,往往会突发角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疫病等病害侵染叶片,因叶功能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引发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