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衡阳师院毕业的这位穷学生,成了国学大师,他的3位老师你都听过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而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衡阳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马宗霍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从衡阳师院毕业的这位穷学生,后来成了湖湘文化国学大师,他的3位老师你都听过!



衡阳师院的前身为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他的第一任校长便是国学大师曾熙,曾熙是衡阳县石市乡人,他从小家境贫寒,但靠着自己的勤奋刻苦和聪颖天资,最终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在曾熙36岁的时候,与他的家乡相隔不远的衡阳县集兵镇,一名男婴降生,此人后来成了他的学生,并几乎重复了他的命运轨迹,这个人便是马宗霍。



马宗霍一生之中,有3位对他影响深刻的恩师,第一位便是王闿运。马宗霍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的勤奋好学、为人善良敦厚,天赋极佳,10岁时便成为当时来衡阳船山书院讲学的国学大师王闿运的学生,并颇得其欢心,在王闿运门下学习经史、词章等,让马宗霍受益匪浅,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人生致力经史学研究的志向。



第二位则是衡阳师院的第一任校长曾熙,马宗霍因家境原因,读书时甚至经常交不起学费,当时已经回乡办学的国学大师曾熙听到朋友王闿运说起马宗霍的故事,便将马宗霍招入衡阳师院学习,由此,马宗霍便在衡阳师院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涯,老师曾熙对他赏识有加,不但在学术上对他多有指点,并在为人做学问的态度上给马宗霍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马宗霍三年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衡阳师院毕业。



马宗霍的第三位老师则是鲁迅的恩师章太炎,在朴学方面建功颇丰,从衡阳师院毕业的马宗霍已经于1924年移居到了南京,适时章太炎被邀请至苏州讲学,马宗霍被公推为最合适的接待人,因此与章太炎相识交往,章太炎对于这位年轻人的思想观点非常赏识和认同,有意收马宗霍入门下,马宗霍欣然接受,持帖行拜师之礼。马宗霍在章太炎处,学术精进不少,受益匪浅。



自身勤奋努力,加上一路受几位国学大师的传授指点,马宗霍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是没有辜负几位恩师的欣赏,一生著有《书林藻鉴》、《文学概论》、《中国经学史》、《文字学发凡》、《音韵学通论》、《说文解字引经考》、《说文解字引方言考》、《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淮南旧注参正》、《墨子闲诂参正》、《南史校正》、《论衡校读笺识》等。可谓是著作等身,学富五车,其中《文学概论》一书更是成为我国第一本系统文学理论学习的教科书。这位从衡阳师院毕业的穷学生,也成了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其学术上的造诣还曾得到过毛、周等人的赞赏。



同是衡阳县人,自幼家境贫寒,与衡阳师院有着不解的渊源,得到名师的指点和传授,终成一代国学大师,马宗霍和自己的老师曾熙命运的轨迹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或许这也正是衡阳湖湘文化传承不衰的原因之一和最好明证。所以作为衡阳人,你听说过马宗霍的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