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为卖驾照分有人3次假扮“舅舅”!扬州交警提醒:买卖驾照分违法

连日来,陆续有市民反映,朋友圈有人公开收购驾照分。接到反映后,记者暗访调查发现,驾照收分市场较活跃,且非常隐蔽,为了能够顺利卖分,中介会准备多个身份供卖分人使用。

市民反映:朋友圈有人收购驾照分数

“谁有快到期的驾照速与我联系来就扣”、“扬州大量收ABC驾照分”……连日来,陆续有市民反映,朋友圈有人在公开收购驾照分。

市民陈女士介绍,她的车年审时,找了中介帮忙,对方问她驾照什么时候到期,到期前可将剩余的分数卖掉。“他的朋友圈有不少收分的广告,每次都称‘价格美丽’。”陈女士说,出于好奇,她问对方生意怎么样,对方称生意非常火爆,有时都忙不过来。

市民冯先生也反映,他的朋友圈也有人公开收购驾照分,对方的身份也是中介。“车辆年审的时候加了个中介。”冯先生说,没想到中介还从事驾照收分的生意,每年在他的驾照过期之前,都会问他卖不卖分。

朋友圈收购驾照分的信息

随后,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名中介,询问收分情况。

“100元一分,你想卖就等我电话。”该男子表示,100元/分是业内价,如果想价格高一些,那就要多卖分。

对方介绍,有的市民还没买车,每年驾照到期时,驾照上的分数都用不上,有人会联系他们,将12分全扣了,然后花几十元再考个理论考试。

“你如果不想考,那可以留1分,对你没什么影响。”该男子称,若不相信,可到北区违章处理点,看他现场操作。

按照约定,记者赶至北区违章处理点附近,正碰到该男子和一位卖分市民结账——直接微信转账。

“卖了6分,很顺利。”卖分的市民说,他按照中介的要求,冒充买分车主的朋友,将身份证、驾驶证等交上去,扣完分出了大厅,中介就将600元钱转给他了。

买卖揭秘:中介提前教双方应对盘问

“这些中介都是‘导演’。”北区违章处理点一位汽车销售经理陈先生说,他每天都看到这些收分中介忙个不停。

陈先生介绍,这些收分的中介,都是提前找好需要销分的客户,有的车主违章几十分,为了保住驾驶证,只能花钱找人销分。“卖分的人一来,他们就会让双方见面。然后中介将窗口人员可能问到的问题告知双方,这时双方该如何回答等细节,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这些中介会根据卖分、买分双方的年龄等信息,给他们安排一些合理的“身份”——比如叔侄、姐妹、同事、舅甥……因为处理违章的工作人员通常会核实双方关系。

“最逗的一次,一个人卖了9分,每次销3分,结果当了3个人的‘舅舅’。”陈先生说,买分的和卖分的不能相互问价格,因为中介提前警告过,一旦双方泄露价格,就会让其处理不了违章。

在陈先生看来,中介就是赚取其中的差价——比如向买家报价200元/分,向卖家报价100元/分,扣分成功后,中介就能轻松赚取100元/分。

交警回应:明令禁止,一旦发现将处罚

针对买卖驾照分数的现象,昨日记者采访了市交警支队一号窗口非现场执法负责人王丽。据王丽介绍,买卖分数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我们现在在违章处理窗口,都要求前来处理违章的车主主动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我们会进行身份核查。如果辨别出有买卖驾照分的行为,会及时将人移交至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理。”王丽介绍,同时,交警部门还在处理违章的大厅设置了宣传牌,用高音喇叭循环播报,提醒来办理相关业务的市民,杜绝买卖驾照分的行为。

据了解,此前警方已建立“重点人员数据库”,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同一驾驶人为非本人所有的3辆以上不同号牌机动车处理违法行为的,或3名以上驾驶人(不含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为同一号牌机动车接受违法行为处理的,将被列入“黑名单”,暂停其机动车违法处理业务。 警方表示,对一个记分周期内、同一驾驶人为非本人所有的3辆以上不同号牌机动车处理违法行为的情况,将纳入启动嫌疑驾驶证调查程序。

如果一经核实存在买、卖驾照分的行为,在法律上可以被认定为“提供伪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被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保险公司提醒】违章与车险费率挂钩,卖驾照分将损害自身利益

一些市民在卖分时,基本不问对方违章详情。“如果对方是闯红灯,用你的驾照代扣分,那就可能影响到你。”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新的强制交通保险政策中,强制交通保险与交通违章息息相关。

据她介绍,以前被保险车辆只要在前一年没有出险记录,第二年强制保险费率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而新的交强险政策将交通违法也纳入费率优惠的依据。针对乱停车、闯红灯、超速等违法行为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为一旦这类违法行为超过一定的次数,来年的保险费率就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对于无证驾驶、肇事逃逸、醉酒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车辆,费率上涨的幅度更大。

保险业内人士提醒,别为了贪一点小便宜,卖驾照分,有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记者 孟俭 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