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金科股份担保金额再大涨!黄红云的“毒丸计划”愈演愈烈?

从差点被融创拿走上市公司控股权,到成为新城控股项目转让中的最大“接盘侠”,金科股份是如何从保守走上野蛮的路子,为了守住上市公司控股权又做了什么?

12月18日,金科股份公告称,拟取消对12家部分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9.23亿元,包括重庆恒春置业有限公司、山西金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但增加济南金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聊城市金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51.8亿担保。这意味着原本担保占净资产比例到371.60%的金科,担保水平将进一步“爆表”。

而在此前,由于金科股份在负债率高达83%的背景下,仍执意为子公司“背书”担保159亿,这一事件曾经引起了公司其他股东的“呛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2018年12月4日,在金科股份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金科的中小投资者曾公开质疑金科对外财务资助涉嫌向实控人黄红云输送利益。按照当时中小股东的说法,金科通过大量增加对外负债,减少流动资金,降低被收购的吸引力,是黄红云为反击融创抛出的“毒丸计划”。

虽然金科股份2019年半年报表现抢眼,利润同比大增290%,但却在随后的公司聘任董事会秘书的议案表决中,遭到第一大股东融创系董事张强投出的弃权票。张强随后指出,“上市公司担保事项变动频繁,相应管理混乱,无法判断该事项合理性,故投弃权票。”

即便“毒丸计划”暂时缴械,单从财务角度来看,快速扩张的金科确实存在隐忧,其千亿规模战更像是黄红云的控制权保卫战。而在规模和野蛮人的鏖战下,金科的“危”多过于“机”。

//

背负大量债务却为何为子公司“输血”?

//

财报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金科股份公司及子公司承担的阶段性担保金额约为159亿元,累计担保总额已经超过净资产的348.97%,而对应的资产负债率却高达83.96%,这其中短期借款35.86亿元,长期借款544亿。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3.2亿。

在这些被担保对象当中,很多公司都是营收为0或者净利润为负的企业,甚至其中有些资助是无息的。比如,2019年7月9日,金科发布公告称,拟与合作方按股权比例调用控股子公司富余资金,其中金科本次拟按股权比例从控股子公司调用不低于44.50亿元富余资金,而项目公司其他股东即合作方调用金额不超过39.85亿元。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公司的钱拟对合作方提供财务资助,这次合作方共有十五家公司,背后股东包括阳光城、金茂、新城控股、仁恒置地、美的置业等房地产企业。

本次金科的财务资助名单中包括新城控股,金科除了对其进行财务资助之外,后还在一周内接盘了新城16个项目,斥资共计54.75亿元,这对金科来说并非小数目。

值得注意的是,金科本次财务资助的39.85亿元中,大部分是无息资助,仅有7.5亿元需要支付部分利息,年化率在0.35%-12%之间。在如今房企动辄发债成本达到10%以的大背景下上,有富裕的钱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都比财务资助来的高。两相对比之下,金科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一股”清流“,做好事不为钱不留名。

而这并非是金科的首次无息资助,2018年7月,金科股份拟向4家项目公司合作方提供不超过8.43亿元免息财务资助;12月,金科拟向17个合资公司的金科合作方,提供共计16.14亿元的富余资金,仍是免息资助。

有意思的是,在金科进行财务资助的控股项目公司中,有6家公司是在2019年1月份之后成立的。这也意味着,这些公司本身就有资金需求。

更有意思的是,金科在进行巨额财务资助的同时,却在筹备发行公司债,发行规模为15.8亿元,预期票面利率区间为6%—7%。这不甚合理的举动,自然是遭到了来自大股东融创提名的独立董事姚宁投下反对票。其认为,“把资金借给盈利能力很差的公司,风险远大于其他资助,一旦资金不能收回,对于其他股东来说也是一个风险较大的事情。”

这并非是姚宁首次投下反对票,而这也直接将金科和融创的分歧摆到了明面上。

//

黄红云与孙宏斌的股权之战

//

一边发债,一边又慷慨的对子公司和合作公司进行财务资助,金科股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背后或是黄红云为抓住上市公司控制权而有意制定的“毒丸计划”。

金科、龙湖、华宇、协信四家房企,曾被号称是重庆地产界的“四大天王”。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金科是一家典型的区域型房企,而2018年销售规模已破千亿。早年从一家追求现世安稳,行事风格偏于保守,到如今激进的风格泾渭分明,而这一切或都是从融创与黄红云家族的控股权之争开始的。

2011年,金科集团借壳ST东源登陆A股,黄红云家族拥有金科的绝对控股权,而三年之后的2014年12月22日,黄红云家族股票解禁,然而当日股价只有4.73元,而金科集团借壳时交易对价是每股5.18元,此时套现不赚反赔。

为了提升股价,黄红云开始炒概念和高送转,而恰逢2015年大牛市,在一连串动作之后,金科股价从2014年10月13日3.99元/股,上涨至2015年4月8日11.13元/股,接近翻了三番 。而在黄红云家族的这一系列操作之中,私募一哥徐翔也现身配合,不料徐翔操作股市一案东窗事发,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被抓,且涉及到与1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实控人联手操纵股票,

时任金科董事长黄红云名列其中。

为了保证金科不受牵连,黄红云与金科进行了迅速的切割,接连辞去董事会主席等职务,将诉讼风险和上市公司隔离。从2014年底到2015年5月的仅仅半年时间内,整个黄红云家族套现超过45亿。而在牛市抬高股价,大额套现后,金科股份又遭遇股灾,股价大跌,可以说是“悲喜一瞬间”。而这也给了融创入局的机会。

彼时,融创欲闯入西南部,而金科的大本营就在重庆,由于重庆历年擅长调控房价,导致重庆房价被誉为全国最被低估的城市,2016年重庆领导换班,业内反响很大,房价开始大幅度补涨 。彼时融创在西南战场竞争进入胶着状态。将金科纳入麾下,对于融创的西南战事极为有利。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股东之间的争夺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金科在全国持有的土储资产引起的,据2018中报显示,金科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600万方土地储备,货值超3000亿元。

2015年8月,为了给地产和新能源进行资金输血,金科股份公布了定增预案,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人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45亿元用于重庆、贵州等地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和新疆的风电项目。而由于金科股份没有对竞价对象作出认购份额的限制,结果天津聚金以40亿元获得金科股份16.96%的股份,而天津聚金是孙宏斌新设的参与金科股份定增的主体公司。

大规模的减持给了融创入驻金科董事会的机会,孙宏斌也于这一年进入了金科股份的大股东之列。两者的股权之战也拉开了序幕。

原本只想从资本市场套现一波的黄红云没想到,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受到了威胁。于是,赶紧拉来了“白衣骑士”广州安尊。计划拟通过集中竞价等方式获得公司2亿股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7433%。然而,在孙宏斌的一路增持下,广州安尊迟迟未出手,最后白衣骑士被金科一纸诉讼告上了法院。

//

“毒丸计划”反噬?

//

紧接着,黄红云再次出招,2016年10月17日,金科修改公司章程,董事会成员要有不少于1/5的职工代表。由于设置了这道“防火墙”,目前金科9人董事会中“融创系”仅2人,金科的实际控制权和经营决策权仍然掌握在黄红云手中。

2018年10月25日,融创通过旗下三家公司增值金科股份至27.67%,以0.0002%的微弱优势首次超过黄红云系,逆袭成为金科第一大股东。然而三天后,黄红云与女儿黄斯诗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持股增至29.99%,夺回了大股东地位。明争暗斗,阴谋阳谋,此起彼伏,绝不输于热闹一时的宝万之争。

为了彻底断绝融创的念想,从2017年开始金科开始频频进行财务资助和对外担保,被外界称之为“毒丸计划”为了能够同融创相对抗,金科改变了以往保守的行事风格,擅长“学习“的黄红云似乎从融创壮大中看到了规模的重要性,于是金科股份开始大举拿地,在整个2017年,金科进入的52个城市里,150多个项目,其中半数是2017年一年增加的,而在大举进攻下,2018年金科股份规模突破了千亿。

虽然金科股份突破千亿,但”毒丸计划”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负债率明显提升,经营性现金流紧张。在孙宏斌的虎视眈眈下,金科的“毒丸计划”或将反侵自己,同时损害股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