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认为《红楼梦》中的王夫人真的有那么坏吗?

钱小刀娱乐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所指的好和坏,一般都是根据品道德质来讲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夫人显然不是。

王夫人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年轻的时候,按刘姥姥的话说,她着实响快,不拿大。后来嫁到贾家,当了荣国府的负责人,她还是比较怜贫惜弱的。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完全是去打秋风的,因为家里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她的女儿女婿年轻,拉不下脸,她只好舍着老脸,带着外孙板儿去了荣国府。

王夫人虽然没有直接招见刘姥姥,但也没有拒绝她,而是让周瑞家的告诉了凤姐她们之间的关系,说假如有事的话,让刘姥姥尽管说,凤姐呢也可以掂量着办。

刘姥姥和王夫人可以说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只是因为王狗儿的父亲,看着王家的势力很大,想巴结王家,所以才和王家连了宗。

她和刘姥姥也只有一面之情,后来王狗儿父亲去世,他们也就没有怎么联系过。然而,王夫人还是给了凤姐一些暗示,凤姐才给了她二十两银子,救了她们一家人的急。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是缘于感激,是来报恩的。她带了当下最新鲜的果品菜蔬,大张旗鼓地来到了荣国府。

这一次,刘姥姥不仅见到了贾母王夫人,而且还在贾府住了几天。临走时,王夫人竟给了她一百两银子,要她回去做点小生意,不用再投亲靠友了。

王夫人还是蛮大方的,如此一个不沾亲的人,就因为她知恩图报,王夫人就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她还是非常体贴人的啊!这一百两银子,可是她五个月的月例银子钱啊!

她对迎春也是很好的。她是迎春的婶母,迎春出嫁,在婆家受尽了丈夫孙绍祖的欺侮。


迎春回娘家,不在贾赦邢夫人那里住,没有对邢夫人诉苦,而是到了王夫人那里,对王夫人哭诉,孙绍祖如何对她不好,不想回婆家去。如果王夫人不关心她,她也不会对王夫人说那么多。

只是到了该走的时候,才去邢夫人那里坐坐,也没有说她自己在婆家的事情。可见,邢夫人对迎春还没有王夫人好。以此看来,王夫人待人还是挺厚道的。

人们对王夫人非议最多的,就是赶走金钏和晴雯的事情。

王夫人作为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是非常迫切的。她的大儿子贾珠早逝,对她的打击也是蛮大的。女儿元春嫁给了皇宫,一年到头,很少能够见面。

她的身边,只剩下了唯一的小儿子宝玉。所以她是十分疼爱宝玉的,希望他能成才,希望他能光宗耀祖,给她争一口气,张一份脸。

可是,她身边的大丫头金钏却不知道自重。有一次,她一见到宝玉,就故意挑逗宝玉,让宝玉吃她嘴上涂的东西,这也有点太过分了。

在《红楼梦》第三十回里,宝玉中午睡不着觉,来到了王夫人屋里。王夫人在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宝玉情不自禁,挑逗起金钏儿来了。



宝玉把自己荷包里的香雪润金丹掏出一丸,送到了金钏儿嘴里,金钏儿连眼都不睁,就噙住了。宝玉上来拉着她的手,悄悄地笑道:

“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川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进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

王夫人听了大怒,翻身起来,给了金钏儿一个大嘴巴子,骂了她一通,并叫来玉钏儿,要她去叫她们的妈妈,来把金钏儿带走。

金钏儿忙跪下大哭,说她不敢了,怎么发落都行,就是别让她出去。王夫人不答应,因为她平生最恨的就是这样的事情。金钏儿被她妈妈领走了。之后没有几天,就跳井自杀了。

王夫人没有料到金钏儿会有如此大的气性,她也有些后悔。金钏儿死后,她淌眼抹泪的,比较伤心。“要是别的丫头,赏她几两银子也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口里说着,不觉泪下。

金钏儿的死,王夫人负有完全责任。可是她毕竟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事后,她也做了弥补。给金钏儿她娘几件簪环,五十两银子,还给金钏儿送了两套衣服妆裹。

然而,对于晴雯,王夫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她憎恨晴雯。


绣春囊事件发生后,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状,说晴雯仗着比别人生的模样好,又生的一张巧嘴儿,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在人跟前能说惯道,一句话不投机,就骂人,妖妖乔乔,不成体统。

王善保家的话,触动了往事,王夫人一下子想起来了。说有一次,她和老太太到园子里,看到一个和林黛玉长得差不多的丫头在骂人,她很看不上,只是跟着老太太,她没有说,后来忘了。

王善保家的怂恿王夫人,要她派人把晴雯叫来看看。王夫人照办了,见到晴雯,怒从心起,把晴雯大骂了一顿。过了几天,就把晴雯撵走了。

王夫人这一点做的有些过分,她没有调查,就认定晴雯是个妖精,勾引了宝玉,是不对的。当然,也有晴雯自身的原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她平时得罪人太多了。不仅王善保家的告状,还有其他婆子趁势来告呢。


晴雯的死,王夫人也有很大责任。她冤枉了晴雯,不顾晴雯有病就把她撵出去,等于说是把晴雯往死里整。还不许晴雯带衣物,除了贴身衣服。晴雯死后,她没有任何伤心的意思,只给了她的亲戚几两银子,就算了事。

王夫人对晴雯太不讲情面了。也许是她受过什么刺激吧,她不知怎么那么讨厌长得漂亮的姑娘。

人性是复杂的,对别人的评价,我们也不能简单用“好”或“坏”两个字来作评判。王夫人对金钏儿和晴雯的作为,主观上完全是为了宝玉。似乎也能理解。

王夫人身上所体现的大多还是正能量的东西,没有什么邪魔歪道的不堪之事。只是她过于感情用事了,使人觉得她有点残酷。

我是作者飞雪迎春666,欢迎大家关注留言。


飞雪迎春666


红楼梦中,王夫人、薛宝钗、袭人大体说是同类人,有不少读者,认为她们拆散了宝黛爱情,是反黛玉联盟。我初一开始读红楼梦,此后就没有间断过,经常的读,我甚至开玩笑的说,枕头边可以没有红袖,不可没有红楼。读红楼梦,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一定会有转变。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只能说你还保留少年的纯真,说好听些是天真,难听些就是幼稚。因为一个十四五岁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三十岁的成年人看待问题以及六十岁老年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想法也不不一样。

我记得很清楚,初一的时候刚接触红楼梦,那时候读不下去,但是还是硬着头皮读,是无法理会四大家族的兴衰,只知道宝黛的爱情悲剧,而且还是懵懂的。比如花袭人初试云雨情,也是懵懵懂懂的。那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花袭人,认为花袭人害死了晴雯,是拆散宝黛爱情的帮凶。到了十七八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读脂批本,年龄上由少年变成青年,看待问题就更加成熟了。脂砚斋对于花袭人的批语,几乎都是正面的赞美,很少讽刺,包括对宝钗,对王夫人都是如此。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袭人对宝钗的态度开始改变,由厌恶到喜欢,到了现在是非常的喜欢。对于王夫人的态度,也变得非常客观的,至少我认为我是客观的。

首先我不认为王夫人很坏,从她接济刘姥姥的事情上来看,我觉得王夫人很善良,而且王夫人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原文是平儿对刘姥姥转达王夫人的话“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其实这一番话非常朴实非常真挚,居然有人说,这是王夫人嫌刘姥姥来贾府丢人,让她“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就是不希望她再到贾府来,丢自己王家的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这么想,我只能说这样想的人太幼稚。懂得材米油盐,经历过一些人生事,才能体会到王夫人这一番话的恳切。

我们都知道,求人办事,看人脸色,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王夫人对刘姥姥说的这番话,正是替刘姥姥考虑的。王夫人一个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一百两银子是王夫人半年的工资,是赵姨娘四年的工资。但是王夫人资助刘姥姥,没有丝毫的抠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刘姥姥的贫困。所以王夫人对刘姥姥的帮助,是发自内心的,是她内心善良的一种表现。如果王夫人是邢夫人那样小气的人,别说一百两银子,十两银子都未必会给她。刘姥姥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王夫人交代凤姐,只要刘姥姥有要求,就不要亏待了她。故而刘姥姥说王夫人怜老惜贫,并不是虚假的奉承。

在王夫人身上有一件事,我认为最能体现王夫人的善良,但是很多评论者,却绝口不提这件事。对于评价王夫人始终是双重标准,有色眼镜。当芳官等人被撵出去的时候,几个小女娃要出家当尼姑,当她们的干娘汇报给王夫人时,王夫人说“胡说!哪里由得她们起来,佛门也是轻易人进去的?每人打一顿给她们,看还闹不闹了!”这句话让有些读者认为,就是王夫人的罪证,是无情人。但是王夫人为什么不希望芳官等人出家呢,她是这样想的“思芳官等不过皆系小儿女,一时不遂心,故有此意,但恐将来熬不得清净,反致获罪”所以说,王夫人不希望芳官出家,还是从芳官等人的终身大事考虑的。王夫人不是冷血动物,她的内心是善良的。我们不能说王夫人把芳官晴雯撵出去,就是坏人。一个公司还能辞退老员工,何况在封建社会,一个主子,难道连撵奴婢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晴雯撵坠儿的时候,跟王夫人撵她有什么区别呢?至少我认为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以强压弱,以大欺小。当然有读者会为晴雯辩驳,晴雯撵坠儿,是因为坠儿偷虾须镯,晴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那么王夫人撵晴雯,理由也很充分,因为晴雯偷人,带坏了宝玉。虽然她是被冤枉的,但是王夫人不是包青天,况且在王夫人面前诋毁晴雯的人太多,所以王夫人撵晴雯,从主子一层面,从为了儿子宝玉的一层面,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所以晴雯之死,跟王夫人没有多大关系。

像金钏跳井死了,客观来讲,王夫人并没有错。金钏当着王夫人面,和宝玉暧昧。王夫人不打她打谁?当然王夫人对金钏还是有感情的,毕竟金钏服侍了她很长时间。所以王夫人厚葬金钏,把她的月例给了玉钏。这些都是王夫人善良的表现。王夫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有缺点。所以我觉得王夫人是一个慈母,她固然有着无情心狠的一面,但是那是她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府主子必须有的一面。很少有人对贾母琵琶,认为贾母是慈爱的老太太,但是贾母也有无情的一面。如果贾母知道金钏和宝玉的暧昧,贾母会怎么办?要知道贾母溺爱宝玉更深,宝玉醉酒泼茶,要撵乳母,最后茜雪被撵了出去,成了替罪羊。茜雪就是贾母撵出去的,理由很简单,没有服侍后宝玉,惹得宝玉生气。所以从茜雪的事情上来看,贾母是不是也很无情。所以我们在看红楼梦,一定不能忽视的事实,贾母王夫人等等,她们都是封建社会的豪门贵妇,主子奴才思想根深蒂固。不能完全以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去评判她们。


青埂峰下的鬼话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荣国府的当家人,除贾母之外就数她权力最大。正因为享有极大的权力,那么贾府之败,她也应当承担极大的责任。可她在当家时履职尽责了吗?她是不是真如读者所认为的有那么坏?我认为答案就在下文分析中。



第一,王夫人是个目光短浅之人。王夫人的眼界狭窄,若论处理家族事务的能力,远比不过她的侄女王熙凤与庶出的贾探春。从“协理宁国府”看出了王熙凤的才干,从贾探春临时管理荣国府也显出了探春的精明,而王夫人让我们记住了什么?记住了“抄捡大观园”时表现出了愚蠢。还是贾探春说得透彻,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自己人整自己人,自己内部先乱起来才好。书中这一回使我们看清了王夫人的眼界和格局是何等的低下。

第二,王夫人是个自私自利之人。她知道儿子贾宝玉喜欢林黛玉,贾母与宝玉的父亲贾政也不反对,却想方设法不愿两人结合。如果她不喜欢林黛玉是因为黛玉性情的因素,那还可以理解。但她反对的根本原因是一门心思想把自己亲妹妹的女儿薛宝钗嫁入贾家。而这归根结底是想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贾家的地位。

第三,王夫人是个只愿得利不愿担责之人。荣国府王熙凤是管家,当家的却是王夫人。坏人恶人让王熙凤当,有什么得罪人的由王熙凤扛着,好像所有扯皮事都与王夫人没啥关系。其实,书中早有说明,许多大事王熙凤做不了主,还得看王夫人的脸色。到最后,王熙凤将人得罪得差不多了,也被王夫人一脚踢开了事。


最后我们对王夫人作个总结,她的坏,实际上是一种愚蠢、自私、贪婪、怯弱的统一体,但环境也影响着人的品性与行为,在贾家这个污浊不堪的大环境下,要想过得舒坦,好人也难免变坏。


六妙长春


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我想还是先有一个标准。

如果一个人做了在他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事情的话,你就不能认为他是坏人。

结论:王夫人不是坏人。

先举个例子: 贾赦就因为贾琏没有给他弄到扇子而打了贾琏,对此,贾琏只有接受的份儿,没有反抗的份儿。在当时的贵族文化背景之下,儿子是不能够反抗父亲的。其时,宝玉也没有反抗过他的父亲,相反,他在礼节方面是非常周全的,比如他见北静王,见甄家人等等,宝玉的不听话完全是小孩子私底下的事。他们都在遵守着当时他们所有的贵族文化。

王夫人撵金钏,最后金钏跳井丧命,许多人都给予了金钏以同情,认为王夫人就是刽子手。

我们结合绣春囊一回。王夫人得到绣春囊非常悲愤,像王熙凤所言后,王熙凤也觉得这样的事情的发生是不可思议的。

他们的反应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就是因为贵族家庭一旦出现这样男女情事,在当时若传到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是被当时的文化所不容的。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金钏跳井一事,应该讲金钏是有他自己的责任的,他不能引导宝玉进入男女情色之中,而且王夫人就在眼前,他是那样的大胆。就此王夫人管教,应该说是正当的,金钏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

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礼教文化背景之下,他一旦被贾家这样的大贵族家撵出去,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更是难以生存的,这个严重性应该说金钏是知道的。

当然王夫人遭受诟病的主要还是在宝玉的婚姻上,但我们应该知道,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之下,儿女亲事是由父母做主或媒妁之言的,并且是绝对禁止自由婚姻的。

这就是说宝玉的婚事他的母亲可以参与、可以把控,并且绝不是宝玉自己做主。这样一想,王夫人又坏在何处呢,她不应该为宝玉的婚事做选择吗?


文学与教育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因为两件事,被认为是佛口蛇心的人。

第一件事是撵走金钏。

宝玉和金钏也是大胆,竟敢摸老虎的胡须,他们竟然在王夫人面前调笑,虽然王夫人睡着了,但他们想不到她假寐的可能吗?王夫人一怒把金钏撵出去了。金钏性子烈,不堪忍受羞辱投井死了。

第二件事是赶走晴雯。

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毁谤了晴雯,再加上王夫人曾经看到过晴雯张狂的样子,就把晴雯赶赶出了大观园,导致晴雯病死。

王夫人间接害死两条人命,后来又允许芳官几个人出家。佛门也有败类,文中写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心“巴不得又拐两个女孩子去作活使唤”,所以芳官等的命运也堪忧。

王夫人做的这两件事确实可恨。但是曹雪芹笔下没有平面的纸片人。王夫人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坏。

王夫人是一个母亲。

王夫人赶走金钏和晴雯,导致两朵鲜花的凋零,确实可恨。但是从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的角度来看,就是另一回事了。所有可能影响儿子名誉,耽误儿子前程的事,作为母亲都会如临大敌。夫妻感情淡漠,长子贾珠去世,宝玉成了她唯一的依靠,所以有可能带坏宝玉的事,她都要雷厉风行地进行处理。

金钏被撵,自己也要负一半的责任。她和宝玉动作狎昵,语言暧昧,更是让宝玉“去拿环哥和彩云”,把大家族的弊病揭露出来,王夫人怎能不生气?而且金钏平日里言行就有失检点。搬进大观园之前贾政把宝玉叫来训话,在门外,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钏的言行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金钏死后,“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有读者认为这是鳄鱼的眼泪,是王夫人假慈悲,但我不这样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金钏从小在身边侍候,王夫人不是铁石心肠,感情还是有的。再者,在当时社会的价值观里,丫鬟是主子的私有财物,王夫人没有装的必要。她对宝钗说:“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这话半真半假。再让金钏回来的可能性小,但对金钏之死愧疚是真。“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王夫人私下理也责备宝玉,他们母子都很后悔。

晴雯也曾赶走小丫头坠儿,还用发簪戳她的手,但是因为没有造成后果,所以被忽略了。而王夫人的两次撵人都出了人命,因而一直被诟病。

王夫人经常怜贫恤老

刘姥姥和王家并没有什么血缘,只是她女婿王狗儿家和王家连过宗,是挂名的一家子。闺中的王夫人,书中刘姥姥形容她“

着实响快,会待人,不拿大”。以前刘姥姥来一遭,王夫人没空了他们。现在刘姥姥来荣国府“打秋风”,王夫人让周瑞家的告诉凤姐,不可简慢了他。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夫人为她考虑得很是周全,给了她一百两银子,叫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做长久资本。

对贫病交困的族人,王夫人也有帮困之心。家塾老师贾代儒的孙子贾瑞病危,要吃“独参汤”,没有能力买,就来求王夫人。王夫人当即让王熙凤秤二两人参给贾代儒。凤姐推说没有,王夫人就命她想办法:

王夫人道:“就是咱们这边没了,你打发个人往你婆婆那边问问,或是你珍大哥哥那府里再寻些来,凑着给人家。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

连脂砚斋也说:“王夫人之慈若是。”(庚辰本第十二回双行夹批)

王夫人是个孝顺的儿媳

王夫人大家闺秀出身,对婆婆贾母晨昏定省,恪守规矩。宝玉挨打,她劝阻贾政的第一句话就是“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这句话把老太太抬出来,虽然是为了增强阻止贾政的力量,但也反映出王夫人处处能想到婆婆,不想让老人生气气坏了身体。

王夫人没有告诉贾母晴雯被撵的真相,也有不少解读,最浅层次的原因就是顾全贾母的面子,免得被认为“识人不善”。

贾母自己也对薛姨妈说过:

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象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他。

王夫人是慈爱的长辈

王夫人对小辈的姑娘们,都能做到关爱厚待,对儿媳李纨也没有苛刻过。有关王夫人和小辈们在一处的描写,总给人其乐融融的感觉。探春对王夫人的评价“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

凤姐说小姐们的丫头太多了,要裁一些人,王夫人却说于心不忍,“我宁可省些,别委曲了他们。”王善保家的说姑娘们的丫头张狂,王夫人认为跟姑娘的丫头就应该尊贵些。

探春是庶女,王夫人也一样看重疼惜,破格提拔她、任用她。

王夫人身在国公府,上有婆母,中有妯娌,下有子侄,丈夫的小妾时不时还要生点事,王夫人表面风光,但也是夹缝里的人


淡看云起


虽然我写过好几篇讽刺王夫人的文,但我并不认为她是个坏人。

只要不威胁她个人利益的事,她都选择善良,比如周济刘姥姥,放小戏子回家等等,她对孩子,包括别人家孩子也很慈爱,迎春说在王夫人身边的日子最心净。

王夫人也做过一些比较残忍的事,都是因为宝玉。那个年代,没有儿子的女人是毫无家庭地位的。

王夫人原本那个很有出息的大儿子贾珠早死了,她所有期望都在宝玉身上,偏宝玉不爱读书,贾政不喜。王夫人最怕宝玉品行再出点问题,所以对宝玉身边丫鬟看得极严。

金钏,晴雯等人都是因此遭殃。王夫人的本心只是要避免宝玉学坏,并非要杀人,她的做法比较雷厉风行,也没想到被撵的丫鬟会死。

王夫人本不是很精明能干,所以才被贾母评价“木头”,她把管家的事交给凤姐探春等人,自己推病,是因为她确实能力不足。

她是个天真烂漫的人,这是书里原文。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当场发泄,因为不够聪明,所以办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

因为她身在高位,有巨大的权力,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智慧,所以一旦作出错误决策就会造成巨大灾难。但她的地位又不会教给她反思的习惯,所以会不断带来灾难给别人。

我们看王夫人这个人物,不该只是批判她有多么坏,而更应该反观我们自己。

生活中多数人并非钗黛这样的人精,我们多数是像王夫人一样平凡的人,有各自的善良和禁忌。当我们遇到复杂局面的时候,不要像王夫人一样冲动,被人利用,而更应冷静思考,谨慎从事,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坏人的坏没啥可说的,倒是这种平凡人的恶行恶果,这种平庸之恶,更值得我们警惕。



凭栏翠袖


王夫人哪里坏了?

你可以说王夫人没有那么好,但她并不是个坏人。

王夫人最被诟病的是抄检大观园并驱逐了晴雯、芳官等唱戏的小丫鬟,以及赶走金钏这几件事。

但说真的,这些行为不足以说她是坏人。譬如芳官这些唱戏的,她们能留在大观园,其实完全都是王夫人的善心。

原著是这样记录的:

王夫人因说:“这学戏的倒比不得使唤的,他们也是好人家的儿女,因无能卖了做这事,装丑弄鬼的几年。如今有这机会,不如给他们几两银子盘费,各自去罢……不肯回去的,所以才留下使唤,大了配了咱们家的小厮们了。”

但是,你们看看芳官留下了之后都做了哪些事?居然还和探春的生母赵姨娘厮打起来。这等于是把王夫人的脸踩在了脚底下。

至于金钏这些人,王夫人既没有鞭打她,也没有发卖她,只是把她从自己身边赶回家,公开的理由还是金钏打碎了她心爱的东西。

换言之,并没有给予多么大惩处,也没有坏了她的名声,是金钏自己想不开才自杀的。

金钏的死,能说是王夫人逼迫她的吗?

其实王夫人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她有慈悲心肠的一面,只是这个慈悲的底线是她的儿子宝玉,如果触及这个底线,就不会手软。


HuiNanHistory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不能说是坏人,她只是自私自利。

荣国府的大爷是贾赦,他是爵位继承人,他的夫人的娘家一定比王夫人的娘家强大。

王夫人是四大家族里王家的姑娘,嫁进荣国府当二爷的夫人,本没有机会管家。可是她以弱胜强,不与贾母争锋,以老实本分获得了公公和婆婆的好感,得到了管家权。

王夫人手里有两条人命,金钏和晴雯,她们两个人都被王夫人撵走,结果一个跳井,一个病死。宝玉不怕贾母,怕王夫人,因此对王夫人的为人有疑问。她是不是很坏?

王夫人不算坏人,只是自私自利。

王夫人自私地利用王熙凤替她管家,导致王熙凤流产,落下病根。

荣国府里的管家媳妇都是老油条,主子管得松,她们说主子没本事;管得严,她们说主子严苛。总之,谁在管家的位置上,谁如履薄冰。

王夫人得到管家权后,由于能力有限,拉来了侄女替她管家。

王熙凤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不愿意落人褒贬,还爱显示自己的才干。因此王熙凤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王熙凤每天从早忙到晚,还要抽空到贾母跟前陪着聊天、说笑话、打牌。

元春省亲后,人人力倦,都歇乏,只有王熙凤不能闲。一家上下好几百口人,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凤姐操心。即使老嬷嬷闹事,也是凤姐解劝。李嬷嬷在宝玉房里骂袭人,凤姐就把李嬷嬷拉到自己家里,好生款待,让她消气。

日复一日的操劳,凤姐身体亏了下来。好几个月大的孩子也流产了。从此凤姐落下病根,因为这个病凤姐年纪轻轻就死了。王夫人是凤姐流产的罪魁祸首。

王夫人希望母以子贵,她逼迫贾珠读书,结果贾珠二十岁就死了。

王夫人望子成龙心切,她希望儿子贾珠学而优则仕,封妻荫子,如果官职比贾政大,还可以王夫人的诰命品级还可以提高。

由于王夫人的逼迫,贾珠不幸身亡。

王夫人不顾贾宝玉的真爱是谁,执意让宝玉娶宝钗。

王夫人没想过宝玉爱的是谁,应该让宝玉娶一个自己中意的妻子。王夫人蛮横、自私地要求宝玉娶宝钗。

王夫人自私地把宝钗当凤姐使用。

王熙凤跟贾母的感情超过了王夫人,而且她支持宝玉娶黛玉,因此王夫人决定换掉王熙凤,让宝钗代替王熙凤替自己管家。宝钗何尝不是第二个王熙凤。

王夫人让宝玉娶宝钗只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帮手。

王夫人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她没有子女缘。长子死了,长女进宫了,次子出家了。孙子贾兰,跟她不亲。即使在家里王夫人呼风唤雨,也抵不过没有儿孙绕膝的快乐。

善也罢,恶也罢,人到了最后,都是身不由己的可怜人。王夫人亦如此。


润杨的红楼笔记


你好,我是国风!

在红楼梦中,王夫人真没干什么好事!咱且不说王熙凤代理管家,暗地里干的那些仗势欺人的事儿,王夫人绝对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她没有一次过问。任由王熙凤一直的骄横跋扈,最终惹出来大事。这说明王夫人手里,这种仗势欺人敛财的事儿,她自己也没少干过。否则不可能对王熙凤的违纪行为不闻不问!

然后明里干的事,因为宝玉和他的丫头调情,这大半是宝玉的错。她却起身将丫头打了一个筋斗,不顾一点情面,直接撵了出去,致使金钏羞愤而死。然后他还装好人,又送衣服,又送银子。在表里看好像是在花钱买个心安理得,其实王夫人根本没有在意。不过死个把丫头,算得了什么?到时后面宝玉因为这个挨了他爹的打。在她这里反而成了大事了。哭的像死了爹似的?

再就是抄检大观园,来了一个宁错杀勿枉纵。有罪没罪的撵出去一堆。这直接导致晴雯受冤而死!她也是毫无感情的给了几两发送银子了事儿!

一辈子吃斋念佛,干的事比恶魔还狠。枉作菩萨,实是恶鬼。这就是王夫人。

至于后面破坏宝黛爱情,元凶是老太太。王夫人在这儿的罪过反而比较小!


国风1974



要说王夫人就是头上生疮、脚底流脓,一坏到底的十恶不赦的坏人,确也言过其实。

我们知道,王夫人是曹雪芹的经典白话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荣国府史老太君的儿媳,员外郎贾政的妻子,主人公贾宝玉的生母,也是王熙凤的姑姑,薛宝钗的姨妈,薛姨妈的同胞姐妹。

按照严格的封建礼教来说,王夫人是贾政的正室夫人,明媒正娶过来的大家闺秀,其弟王子腾先在京师任职,后来又放了外任,出镇一方节度使。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一支,深受皇恩,荣耀非常。

王夫人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嫡脉的贾珠不幸夭亡,留下了幼子贾兰和寡妇李纨。贾珠一死,王夫人更是将贾宝玉视作掌上明珠,极尽娇宠,几近为所欲为。

客观的说,王夫人的所作所为,其实不过是为了维护她这个家族的所有,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前途大事着想。从这一点来说,王夫人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正像古人说的那句话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王夫人又由于爱子心切和初心肇始,确实干了不少不可理喻的所谓坏事,比如一巴掌打得金钏跳了井,撵走了伶牙俐齿的晴雯,等等,都是她的授意和指使。

当然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对于儿子贾宝玉和外甥女林黛玉俩个人的爱情婚姻上。明明知道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彼此间柔情蜜意,说不尽的爱意道不够的风流,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儿,地设的一双,双双对对,郎才女貌,你情我愿。

为了促成自己儿子和亲外甥女薛宝钗的姻缘,她和胞妹薛姨妈俩个人密谋了个所谓的“金玉良缘”之说,以上天的旨意为由捏造了这个和宝黛俩个人前生的“木石前盟”分庭抗礼的所谓前世因果,虽然最终如愿以偿,也间接的害死了流风回雪娇花照水的林黛玉,却也将世人皆羡的爱情引向了堕落和毁灭的深渊,使人再也不敢相信所谓的至死不渝,两小无猜。

确切点说,王夫人就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人,一切手段都是出于自己家庭和自己地位的考虑,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人,到并不是坏到出奇冒泡,惨无人道。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