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呼和浩特市形成395人河长队伍

呼和浩特新闻网6月11日讯 据《呼和浩特日报》报道(首席记者 李海珍)全市形成395人的河长队伍,实现了全市河湖管护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全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全市推行河长制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记者在全市河长制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情况。

据了解,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44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河流共101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9条,分别为黄河、大黑河、塔布河、浑河、美岱沟、什拉乌素河、小黑河、水磨沟及杨家川,河道总长717公里;列入呼市市级管理的河流6条,分别为黄河、大黑河、浑河、美岱沟、什拉乌素河及环城河;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湖泊共2个,分别为哈素海和南湖,水面面积分别为15.4平方公里、1.37平方公里。

2017年10月,我市下发了《呼和浩特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9个旗县区、83个乡镇三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和有关制度体系逐步确立,为河长制实施提供了全面制度保障。目前,市、县基础性技术支撑工作基本完成。市、县“一河一策”初稿全面完成,正在进行修订完善。“一河一策”明确了市、县两级河流管护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为河湖管护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市级河湖岸线管理保护规划及河长制信息工作平台正在积极筹备启动。

据悉,我市市、县、乡三级共设立河长公示牌494块,三级河长逐步进入角色、上岗履职,开展巡河调研,发现和解决河湖管护问题。今年1月至5月,全市河道清理垃圾近6.5万吨,河道清障、采砂等执法有序推进,共开展23次专项执法。、

据悉,今年,按照水利部总体部署,我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将全力持续推动,在河长组织体系和河长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湖长制。针对我市河湖管理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各旗县区今年将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侵占水域、乱占岸线、超标排污、非法采砂以及河湖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倾倒渣土垃圾等突出问题,加强部门联合执法。积极筹措资金逐步启动河湖垃圾清理和采砂段修复。与此同时,在河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完善基础上,全面推动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一是全面完成“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形成市、县、乡“可操作、可实施、可考核”的河湖管护技术支撑体系。二是积极启动市、县两级河湖岸线管理保护规划及河长制信息系统建设。三是高质量按时完成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填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