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净网2018「止谣言 快破案 解民忧 促和谐」永康网警积极探索“网上枫桥经验”与民携手共筑清朗空间

永康市公安局网警大队全面推进网上巡查执法机制,多措并举全天驻守网络阵地,警民合力及时阻断谣言恶意传播。在强力打击涉网违法犯罪的同时,坚持发展与传承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为群众开通网民专属服务解忧通道,与民携手共同营建和谐稳定的网络生活圈。

打出综合治理“组合拳”

当谣言搭上互联网的便车,其传播的速度越快,相应的危害也就越大。永康市公安局以本地各类网上谣言能“早发现、控得住”为原则,强化网络谣言预警与处置能力。以当前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高发案类型为重点防范对象,永康市公安局网警大队推出了全新“3+”止谣举措,即“网警+各部门”“警源+公众源”“警媒+多媒体”的网上巡查执法机制。

在网警创建的“公众之家”联络群中,联络员们时刻与广大网民保持紧密联系。由来自社会各界的本地网民形成网上群防群治力量,便于警方更及时地掌握各个辖区的网络舆情动态,提高打击涉网违法行为的广度和深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易受侵害人群,警方会以网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分析。灵活运用各种网络流行语、表情包、视频动画,组织相应的提示性信息和防范常识,通过展开社区、校园等地实地宣传,以及永康公安官方微信、微博和其他多媒体进行多渠道发布,提升群众抵御网络不法侵害行为的能力。

去年,永康警方共发布辟谣讯息22次,查处虚构事实扰乱社会秩序案件10余起,刑事拘留1人、行政处罚6人、教育训诫6人。自2015年以来,永康警方针对涉本地的谣言案件每起必查,每案必破,强力震慑了网络“造谣者”,隔断了谣言的生存空间。

撑起虚拟世界“防护网”

近几年来,造谣者开始给虚假消息配上图片和视频,使得虚假内容更“逼真”,更具迷惑性。相应的,网警辟谣面临的挑战也就更多。面对数量庞大的网络信息,网络民间支援成了不可或缺的联防力量。

“这么年轻的公安厅副厅长,人还显示在咱们永康,八成是假的吧!”“这图P得太明显了,已找到同款背景!”去年8月31日,有网友向永康警方反映,在某直播平台有一名叫杜某伟的用户自称是某省公安厅副厅长,疑似造假。

经查,永康网警发现,杜某17岁,来自云南镇雄,生活在永康。警方在其出租房中缴获了假警服、假公章等物品。杜某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假冒政府单位伪造公文等行为已涉嫌违法。

9月1日,永康警方及时对外发布通报,用时不到24小时成功破案及辟谣。犯罪嫌疑人杜某因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构建和谐网络“连心桥”

“就因为差了一个字,交通违章都处理不了,这可怎么办啊!”

今年1月16日上午10时许,永康市公安局网警大队教导员黄洁留意到来自“公众之家”交流群的一位网友发来一条求助信息。求助人姓孙,女,江西人,目前在永康务工。近段时间,孙女士有事需要开车回趟老家,却因身份证与驾驶证上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同音不同字,无法处理交通违章,影响其正常上路,很是着急。

得知到该情况后,黄洁趁着工作间隙帮助孙女士寻找解决办法。她网上一边联系车管所,一边咨询公安户籍窗口,终于查到在早些年前,孙女士曾变更过姓名,改了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而驾驶证上用的便是原先的那个字。因为改的只是个相近的偏旁,孙女士自己都不记得这回事了。根据相关要求,孙女士提交了变更身份证的相关证明,顺利更正了驾驶证信息,处理掉了交通违章。

“网警能在更短的时间里收集到群众发布在网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收集同样离不开热心网民的帮助,毫不夸张地说,网络缩短了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我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除了日常处理网上的涉警涉稳内容外,网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会尽力帮助大家去解决。”黄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