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么看待腾讯早餐免费?

步着边


这次让人惊艳的不单是早上8:00到9:30整整一个半小时的享受早餐的时间,更是腾讯的早餐福利是在腾讯总办谈话提出,在过后的第三天就落实到实际了。从这里效率和态度来看是喜人的。

在这次的免费早餐计划中,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都可以凭借工卡来享用免费早餐。要知道外包员工其实根本就不是腾讯的员工,准确来说是属于外包公司的员工,工卡都是绿色的。

从公司利益来看,不属于本公司的员工当然没有享受腾讯内部的待遇。公司也没有义务去为他们发放福利。

可是在这里让他们一起享用。可见腾讯这是是大手笔了。

有些网友表示腾讯这么做是为了刺激大家早点到公司。虽然工作性质不同导致很多员工的上班时间有差别,可是到公司不等于上班,而是到了工作岗位。早餐时间总归是大致统一的吧。早餐时间给得这么足,你如果不需要这么早上班,就慢慢享受嘛。

还有的人说腾讯员工工资都那么高,谁还在意这点钱。这就有点不对了,这是腾讯出台的贴心福利,而不是强制性的规则,也不是要求员工一定要这么办。

当然大家也会觉得,这是不是逼加班。其实这也没什么如果公司要你加班,不管你早不早上班,都会让你加的。

所以说能空出这么长的时间好好吃个早餐不是挺好的嘛。上班族的人都知道,能安心的吃个营养早餐有时候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情。

公司对员工好,员工也会对公司好。


镁客网


这在互联网行业里面是非常正常的。

这不是什么新闻了,鹅厂2017年年底就已经推出了免费早餐。

腾讯素以福利好闻名。腾讯不仅有免费早餐,还有免费晚餐,班车接送。

早上6点到9点、晚上6点到10点都有多班班车;在晚上8点钟还提供东来顺的工作餐:样多,管饱,有水果;8点钟吃完工作餐准备回家,又想起一条公司制度:晚上10点钟以后打车报销。

此外,每年的节假日还为员工提供各种走心礼品,甚至为员工提供最高可达50万的免息买房贷款。

这是互联网行业高薪好福利的写照,也折射了互联网行业人才竞争的激烈。

一、留人靠走心。

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在互联网行业。员工不仅看重平台的大小、职业的发展,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氛围和感受。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绞尽脑汁,不断提高薪酬和福利。大家如果留意朋友圈就会发现,每当端午、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来临的时候,各大互联网公司员工就开始晒朋友圈了。

人性都是喜欢舒适区的,当他习惯了一个地方的好之后,在温水里待久了,就不愿意离开。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加入腾讯之后就不愿离开,戏称养老。

二、激发员工更高投入。

我非常愿意相信这些互联网公司是爱护员工的,这些福利都是爱的一种表现。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福利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这样员工可以更加早的来上班,更加踏实的加班,更加持续卖力的工作。

所以,这些福利对内可以让员工更加敬业,更加忠诚,对外可以更好的宣传品牌,吸引人才。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投入。


职场大叔Allen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别人家的员工——腾讯员工,开始享用免费早餐了。要知道,在此之前,腾讯已经提供了免费晚餐——“东来顺”工作餐。这说明什么呢?有个段子道破了其中的玄机:腾讯是要告诉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玩笑归玩笑,想想看,腾讯5万名员工每天的早餐该是一项多么庞大的支出?但马化腾换来的,是员工对公司高度的认可与忠诚,看似木讷的马化腾,其实在用人上,深谙其道,如果时光倒回到他的学生时代,他的老师绝不会相信这样一个在班里默默无闻的人,却能在日后,聚集众多个性迥异的人才死心塌地地为其开创出腾讯帝国。

一向低调的马化腾,究竟有怎样的用人智慧呢?

学生干部都没当过

怎么能管人、成立企业?

马化腾1971年10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父母是港务局的职员,此外还有一个姐姐。

18岁参加高考,他以739分(满分900分)的成绩就读于深圳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放在现在绝对称得上是“学霸”了。大学时深深陷入对计算机的热爱,平时沉默寡言,却是班里编写电脑程序的高手。

在大学生活中,马化腾从没担任过任何学生干部的职务,或者参与过某个协会的竞选。在芸芸的学生中,他只是一个长相英俊、沉默安静、沉迷计算机的理科男。老师和同学都没有人认为他未来会成为一个企业家。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在管理企业和处理公众事务上有出众的才能。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就是这样一个从不被认为可能成为企业家的人却拉起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并且做的有模有样。在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一起创业成立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并且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OICQ。

我们来看看最初的创业团队。马化腾负责产品应用,张志东擅长算法技术,李青山长于市场销售,陈一丹总掌公司后勤,许晨晔则稳定门户网站。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仅有五个人,但是分工明确,一环扣一环,是完整的企业必备架构。他们性格迥异,个性鲜明,各有所长,却都在马化腾的带领下共同为了创业而奋斗。

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合适的事,是马化腾一直以来的管理原则。到现在腾讯已然成长为最具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稳坐行业第一把交椅,旗下几万名员工在为之工作。大公司很容易犯冗员的错误,但这种危机在腾讯并不存在。原因就在于马化腾在腾讯现在的组织结构上划分了众多高效、快速、互相竞争、自我决策的团队。

也是在这种“谁提出,谁负责”的内部赛马机制下,微信、王者荣耀这样颠覆性的创新才能脱颖而出,为腾讯抢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张船票,而且是头等舱。

为获得一个人才

专门为他成立分公司,疯了吗?

微信之父—张小龙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如果换一个老板,张小龙早就被炒鱿鱼了,哪里还有时间创造微信?

张小龙的实力毋庸置疑,早在1996年就自己独立写出了邮件客户端Foxmail。但他孤僻的性格也是人尽皆知,幸好马化腾对此并不介意。2005年因家在广州的张小龙不愿到深圳工作,马化腾就成立了广州研发中心,由张小龙出任总经理。按理来说,已经为他建立分公司了,那腾讯总部每周召开的例会总要来参加吧,况且广州和深圳开车也不过2小时左右,但是,张小龙总是以“早上起不来”为借口不去参加会议。为了迁就他,马化腾就让自己的秘书一大早叫醒他,并且派专车准时到楼下来接他。

除此之外,在工资方面,也是给予了张小龙最大的特权---年薪2.74亿港元。注意,这里的单位是亿,马化腾本人的年薪也才三千万而已。张小龙如此“放肆”,马化腾依然愿意包容。不是因为马化腾有受虐倾向,而是因为他看中了张小龙的才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马化腾愿意为这份才华买单。果不其然,2011年张小龙主导的微信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好评,甚至超过QQ成为用户黏性最高的手机应用。

巨额投资前员工的创业公司,傻了吗?

如果说对副总裁如此大方是理所应当,那么,离职员工,总该和马化腾没有关系了吧?但马化腾偏偏没有打压,反而扶持离职员工的发展。

有人觉得很奇怪,腾讯为什么投摩拜而不投ofo。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秘密很少有人知道,胡玮炜曾经是马化腾的下属,她曾经在腾讯汽车频道工作过两年,后来离开。为了这样一个从腾讯离职的员工创办的摩拜,马化腾甚至不惜在朋友圈和ofo的投资方朱啸虎互怼。当然,马化腾投资摩拜不完全因为胡玮炜曾经是自己的员工,但是,马化腾能支持离职员工发展,这是格局,更是人品。

马化腾一直以来给予员工的人文关怀,是别的公司无法比拟的。而这种人文关怀往往成为了创新的灵感。

比如最开始创业的时候,马化腾和同事会互相发邮件商量中午吃什么,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饭友团”,但他们发现邮件询问有很多不便,QQ群聊便应运而生,极大的提高了QQ的社交属性;再比如长假后很多员工都有假期综合症,不愿意上班。马化腾便自掏腰包,为每一个员工发开工红包,虽然金额不是很大,但久而久之,开工红包成为了腾讯的一种文化,现在我们每天使用的“微信红包”灵感也正是来源于此。至于“微信红包”在支付方面的地位,已经可以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一争天下。

小成功靠战术、中成功靠战略、大成功靠用人的格局。

曾经有腾讯的前员工爆料:即便在腾讯初创,融资困难,账户只有1万元时,也没有哪个员工不淡定过,依然忘我的工作。很大程度是因为对马化腾的认可与信任。他对员工的慷慨、对有个性员工的包容、对离职员工的支持,都体现出他用人的格局。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很显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商业世界。

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时期,创始人在识人、用人、管人上的格局,最终将决定公司的发展前景与速度,如果你能学习到马化腾的这种用人格局,相信必将令企业的发展提速很多。(摘自艾问)


金融界


提供免费早餐,不是腾讯的专利,但是员工的福利!


1.提供免费早餐,说明企业财力雄厚

能够提供免费早餐的企业,肯定都在一定的规模,人数的太少的话,肯定不值得专门做这件事。除了了腾讯,很多互联网企业、房地产企业和很多事业单位,都设有员工食堂为员工提供免费早餐、甚至午餐晚餐。这么多人,每年下来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2.为员工谋福利,就是为企业谋利益

今天去哪里吃?吃什么?是每天困扰白领的大问题。企业出面解决了员工的吃饭问题,让员工每天可以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企业通过为员工贴补早餐福利,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能够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忠诚度,这些都会给企业隐形的利益。


3.福利不止免费早餐,还有培训、旅游和期权

互联网企业不但为员工解决吃饭问题,还有培训、旅游、团建、奖金等隐形福利,而期权也基本上也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有利于长期留住人才。


波士马


提供免费早餐的企业是聪明的企业,不仅仅是老板有情怀,还是一个以小博大的利益问题。许多上规模(能办食堂)的企业都提供早餐和中餐,BAT等鼓励加班的企业还提供晚餐和夜宵。腾讯作为有加班文化的巨型公司,提供免费早餐,表现很正常,算不上什么“别人家的公司”,用不着大惊小怪。背后的原因有三:

第一:提供免费餐饮,是一个小投资大回报的做法。

普通早餐标准10元一份,稍微好点的也就20元一份,超级高档的达到30元一份。假设公司有一百人,每月二十天,那么早餐成本(不算人工、场地费)每月2万到3万元。老板是怎么想的呢?早8点上班,早餐7点开饭,一半人是7:30吃完到办公室,其他人在7:50吃完到办公室,平均提前10-30分钟。看看员工的时薪是多少,月薪一万,时薪62.5元,半小时是31.25元,那么,其实老板还是赚了。何况半小时创造的价值不止时薪吧。

第二:提供免费餐饮,是一个提升员工凝聚力、归属感、幸福感的好办法。

有些大公司,提出“菜碟里出凝聚力、饭盆里出战斗力”的理念,纷纷开始提供免费餐饮。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提升的“软实力”值多少钱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从职场火锅多年经验来看,这项投入对企业文化建设是值得的。一般企业免费提供早餐和中餐,常规成本在一天30元左右,一个月600元左右。带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600元是换不来的。你在外面打游击吃小摊,他在食堂美美哒,你难道不羡慕?

第三:公司提供餐饮,安全卫生、经济实惠,是员工的间接福利。

有的企业防止员工浪费或者不吃食堂,采取自掏+补贴形式,有的是交2元钱吃10元,有的每天打入饭卡50元剩下的是自己的,有的吃饭打卡之后单位统一结算,等等。不管怎么样,职场火锅提倡企业办食堂,因为看到员工拎着鸡蛋灌饼跑进办公室、中午三三两两打游击,不卫生、不健康。哪怕让员工交一部分钱,员工也是欢迎的,毕竟公司自己的食堂,食材安全、操作卫生,也是员工的一大福利。但要防止食堂坑害员工,同时也要防止食堂做的饭菜不好吃。

综上,有条件的企业办食堂,是一项投入小收益大的善举,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有食堂的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明显强一些。从这个角度,鼓励广大企业为员工提供免费餐饮。

我是职场火锅,资深职场专家。作家,全国语文课文的作者。回答近千个原创独家的悟空问答。关注职场火锅,私信后有作者的书赠送,期待与你互动和交流。

职场火锅


感觉很正常。我毕业后在两个公司就职,都有提供免费的饭。

我浅显的分析,公司提供免费的饭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注重员工健康,一种是提供好福利吸引和留住人才。

说说第一种情况。第一个公司就是这样的初衷。因为是营养行业,公司很注重员工的健康,每天中午都会有免费的午餐。刚开始创业我们员工之间会搭伙买菜做饭,后来公司发展了就承包了买菜的钱,2012-13年,差不多每天中午50的菜钱,大概6-7个人。每个部门轮流做饭。后来规模越来越大,请了阿姨来做饭,节约了员工的时间。请的阿姨都经过我们的培训,怎么做的营养,每顿饭4-5个菜,分餐制。



第二种情况,就类似于腾讯这样的,我第二个公司也是如此。早上9点半上班,早餐7点半-9点40。晚上7点下班,7点15-8点提供晚餐。种类都很齐全,以至于上了班以后我胖了10斤。。。除了早晚餐,还有下午茶和各种零食。


李纯营养师


=^_^=天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也许很多人觉得这种福利待遇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实则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暴露出了人性本身的贪婪就是所谓的贪得无厌!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事情应该是我们打工者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得到,如果是说你只是顺便的说说我到还觉得无所谓,若是当了真的话,那么我就觉昨太有点儿不应该了......

=^_^=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捆起和绑起一个样!既然作为员工的你享受了应该的福利待遇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不缺吃的社会里,我们打工的主要目的就是赚钱,早就不是上个世纪那种打工只为混吃饭了;再者就是说如果你的月薪本来就应该是一万元每月的情况之下,而实际的操作中老板每个月仅给了你一个9000,剩下的1000元给你弄了一些个什么诸如一日三餐、电话费报销、甚至于是一般的上下班车费适当报销之类的套路和待遇出来反而更加的容易让你感恩戴德......

=^_^=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企业甚至是公司都是管了员工们的吃和做的,这就是相当部分的大型的产矿类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宣传和当作新闻呢?就连我们的建筑工地上也有老板如此的推广却是难得的实施!因为工人们都懂得包吃住的情况往往比不包吃住的工资和待遇要低得多,一帐算起下来之后还是觉得不包吃住的情况要划算一些......所以,最终还是会让很多人都懂得——羊毛出在了羊身上!


Wang王顾左右而言他


作为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公司,财大气粗的腾讯提供个免费早餐有啥好大惊小怪的?

以目前的市场价,麦当劳肯德基的早餐套餐都是10元左右,必胜客的早餐套餐25块也能吃得不错,按照一个月21个工作日来说,就算在必胜客天天用早餐,21*25=525元。这点钱对腾讯来说不过毛毛雨,还能落得个好福利的名声,实在是太赚了。

说到用餐福利,其实现在很多企业和单位都还蛮重视的。

我有个朋友在央视的广告代理公司工作,公司名气不大,员工不多不到40人,但利润可观,老板也十分豪爽大气,每年都带员工们进行一次国外旅行,租用了北京四环边上的一栋三层别墅作为办公场所。

老板本人比较讲究饮食,因此专门请人挖到了一位5星级酒店的大厨来公司全职工作,早餐倒是没有,但全体员工都可以享受到五星级大厨亲自掌勺的免费午餐和晚餐。

人性化福利确实是建立公司品牌和留住骨干员工的法宝。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职场女超人李小船


只有对员工人性化的公司才会走的更久远,比如说腾讯、华为。

腾讯员工早餐免费,说明腾讯公司不仅在战略发展上投入了很多的心思,在公司管理上重视员工,为员工着想,真正把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结合起来。

只有心中有员工,员工才会替公司卖命。

有的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一味地给员工谈理想,谈未来,而不从员工的现实需求角度出发,解决现实问题,员工凭什么与你一起奋斗呢?所以给员工少谈理想,谈利益怎么分配。

早饭免费,不用员工为去哪里吃早餐,吃什么而浪费时间,而且还不用掏钱,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心情快乐,工作自然效率高。

现在企业管理制度要少玩套路,多为员工谋实际利益,员工才会从心里感激。

很多公司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让员工少拿钱多干活,这是不人性化的表现,这样的制度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智慧,其实是把员工当傻瓜,其实员工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怎么付出给公司,所以制度从员工角度出发才是好的制度。

利益共享才会发展永恒

企业发展初期靠老板一个人的眼光,靠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但发展到一定阶段,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鞭长莫及,需要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公司才能壮大。华为公司发展那么快,因为公司把大部分收益给了员工,给员工授权,让员工放手去做,结果每个人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公司取得的成绩是不一样的。很大部分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氛围。


我是一笔刀


腾讯公司提供免费早餐以及晚上免费打车报销的做法,是非常好的,大部分公司都应该学习。我是重庆一名普通大学生,关注古今中外时事热点,我总结了了整整7点好处——(可能是最全面、最客观的观点之一)



1,减少员工经济负担并提升员工生活水平。毕竟吃一顿早餐也要花五块钱左右,员工每天可以节约5块钱左右,一年可节约两千块左右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2,改善员工营养。没有早餐肯定会存在一部分员工不吃早餐,或者时间耽搁影响工作效率。提供营养的早餐,提高工作效率。

3,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员工为了吃早餐必定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4,增进员工友谊。吃早餐过程中不可能独自,肯定和部分同事一起,顺便聊天、聊家庭、聊工作,增进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配合和默契程度,同样提高工作效率。

5,提前准备工作。早睡早起在乘车和吃早饭的过程中,员工有时间思考今天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些什么?能够促进工作的良好进行,提升工作效率。



6,提升公司形象和竞争力。有免费早饭体现公司较好的福利待遇,并且通过免费早饭达到员工工作效率较高且公司内部和谐环境的效果,在公司招聘人才和同其他公司合作中都能够具有一定优势。

7,增强公司和员工的良好关系。免费早餐作为福利待遇能给员工带来众多好处,减少迟到、旷工等现象,同时员工也会感恩公司,员工都来公司更早也能让员工充分准备甚至提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提供免费早餐比给员工多发一百多元工资好处多得多,我觉得大多数公司都可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