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建议收藏!认清“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异同

众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将业务关注点从C端转向B段,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是最为值得关注的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算起,中国的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二十多年中,中国的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止2018年末,我国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经达到了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9.6%。

图1:我国网民数量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CNNIC发布的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需求侧看:互联网已经全面重塑了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在互联网的助力之下,很多新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被创造了出来,居民消费场景因此不断多元化、消费品质因此不断提升,这些都支持了全社会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大。

从供给侧看: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各个行业的生产率。在“互联网+”模式之下,互联网通对企业进行连接、赋能,为企业注入了发展动力,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结合供需两方面的因素:现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推进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就必须用好互联网经济的力量,利用政策积极引导、支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2018年互联网经济发展回顾

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2018年可谓是一个大变革、大整合之年。在2018年,互联网行业遭遇的监管也空前严格。在严监管之下,整个互联网行业在走向规范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定的业务动荡。

2018年互联网经济发展呈现如下趋势性特征:

1、从总体上看,互联网经济的增长依然比较迅速,但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2、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逐步消耗殆尽,互联网企业的获客成本大幅攀升。

3、互联网企业对存量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其集中体现是对用户使用时间的争夺。

4、互联网行业开始将其业务大举“下沉”。

5、互联网企业开始布局线下,线上线下市场逐渐走向融合。

6、 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发生碰撞。

7、互联网行业面临“洗牌”,企业优胜劣汰明显。

8、互联网行业面临的监管趋于严格。

除了上述的八个趋势外,2018年互联网行业发生的最大变革,是大批企业开始将自己的业务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了产业互联网。在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前夕,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宣布公开信称: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而其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马化腾的判断一出,立即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响应,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在内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先后表述了同样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方案。

1、何为“产业互联网”?

所谓“产业互联网”,是与“消费互联网”相对应的概念,它指的是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连接、重构传统行业。消费互联网面向的是个人消费者,其目标是满足个人消费体验,帮助既有产品、服务更好地销售和流通,而产业互联网主要面向企业提供生产型服务。

图2:产业互联网的实践发展

“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互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它强调的是连接,是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还是“互联网+教育”,关注的都主要是基于互联网连接所带来的信息提供和匹配的技术力量。而“产业互联网”则不同,它除了强调互联网技术的链接作用之外,还强调互联网技术与具体产业的融合,强调互联网技术在提升产业效率方面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互联网”其实可以被视为是“互联网+”概念的迭代和升级。

图3:“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异同

2、产业互联网对商业生态的影响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对整个商业生态产生重大的影响。总体来说,由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将会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的融合。在习惯上,人们习惯于将整个经济分解成若干个市场,例如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来看待。在这几个市场之间,决策主体的行为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在各市场之间的传导比较缓慢。而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在智能化供需配置器的支持之下,不同市场之间的隔阂将会被打通,供求信息在市场之间的传导将会变得更为迅速。企业可以更快地感知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地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在这种条件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会大幅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让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获得比较显著的提高。

第二是产品的升级。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硬件和服务之间都是相对隔绝的。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这些隔绝将会逐渐被打破。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传统制造业产出的物理产品中将嵌入越来越多的数字功能。这促使硬件产品逐步地向软件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用户和企业都可以持续保持连接合交互,按照使用状况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会逐渐普及。

第三是运营商的人机协同。在数据和算法的支持下,人工和机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将能达到更高层面的协同水平,人与机器之间将有望实现无缝衔接。大量的流程性工作将可以由机器来承担,而人则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对机器进行维护管理,以及那些更需要创造性的决策工作当中去。

第四是推进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按照罗纳德·科斯的观点,企业与市场是彼此对立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企业是由层级化形式组织起来的,通过命令来调配资源,而市场则是通过资源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是由企业管理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决定的。科斯的这种观点很好地刻画了传统经济下的现实,然而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这种现实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第五是新商业生态的形成。在传统时代,商业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商业的竞争则会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互联网企业将利用连接器、工具箱和生态来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

-END-

郑州印象一个有趣、有爱、有创意的新媒体平台!欢迎大家投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