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富士康”牌口罩已生产400万只!深圳地铁也跨界生产口罩啦

国家发展改革委2日宣布,

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

医用N95口罩在内,

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

日产量达到1.16亿只。

深圳的口罩日产能目前也已突破88万只,

预计3月底,

富士康等多家重点企业产能均

将达到100万只/日。

下面来看看详细情况↓↓↓

“富士康”牌口罩已生产400万只

龙华科技园园区有序复工

2月,富士康开始生产口罩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2日,富士康口罩生产基地终于撩开神秘面纱。

加大口罩生产力度 从源头解决防疫物资紧缺

据介绍,富士康目前有5条医用口罩生产线和1条N95生产线,日产量约为27万只口罩,产品已获得相关资质认证。截至3月1日,口罩累计交货数量达400万只。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富士康口罩需求加大。除了购买口罩生产线外,富士康目前正在自主研发口罩生产线,第一台样机已初步成型,试产成功后3至5天就可以形成一条口罩生产线。富士康导入口罩生产线,是为了弥补口罩这一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缺口,从源头增加医用口罩的生产供应。

深圳地铁跨界驰援生产口罩

日均产能可达4万只

疫情当前,保证口罩供应是保护前线人员的一道重要防线。记者3月4日从深圳地铁获悉,面对市场口罩“一货难求”的局面,深圳地铁积极响应“防疫复工两手抓、两手硬”的号召,建立健全物资保障机制,引进口罩生产线,跨界生产口罩。

深圳地铁口罩生产线正式投产。

首条生产线已于2月19日成功试产,目前日产一次性口罩4万只。未来,将视需求继续增加生产线以扩大产能至6-8万只/天左右。

据了解,深圳地铁春节期间已启动自建口罩生产线计划,首批设备于2月19日开始陆续运抵深圳地铁深云车辆段,在安装调试合格后移交生产。

深圳地铁口罩生产线生产场景。

首批10万只捐赠抗疫一线

在疫情初期,面对深圳地铁防疫物资紧缺的难题,深圳市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组积极联络多方协调,筹措了一批防疫物资解决了燃眉之急。如今,随着口罩生产线的投产,深圳地铁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首批10万只口罩的生产下线,第一时间交付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调度,提供给有需要的地方使用。

深圳地铁生产的口罩。

优先满足基础性防疫保障

据了解,深圳地铁口罩将优先用于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等基础性防疫保障,尽量不占用社会资源。同时,未来视情况积极对外支援输出,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地铁共有在建工地378个,运营车站200座,一线在岗工作人员众多,在当前口罩“一货难求”的情况下,很难通过社会购买解决。为了对抗这场防控疫情的持久战,深圳地铁选择跨界生产口罩,从源头来解决防护物资的供应难题,以另一种更硬核的方式“抗疫”。

接下来,深圳地铁将继续研究扩大生产线,持续提高口罩产量,全力以赴供应防疫物资,助力更多民生行业安全复工。

口罩日产量过亿只了,为啥还买不到?

中国口罩产能和产量双双过亿!但药店依然缺货!

京东搜索“口罩”周边药店显示“无此类商品”。

记者在京东药急送(也就是周边药店)、美团送药上搜索“口罩”,多家药店显示“无此商品”或只有防尘口罩。

那么电商自营平台是否有口罩呢?记者注意到,目前电商平台真到了一批口罩,但还是优先供湖北地区

京东相关工作人员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首批1500万只口罩3日起在京东开售,每个用户限购200只共4包,每只售价1.98元,但仅限收件地址为湖北地区的用户。

阿里方面也表示,从3月2日开始,湖北居民无需预约,直接在天猫下单,就能收到由顺丰配送到家的平价口罩,2元1只,每天300万只专供湖北。

至于湖北以外的地区如何买口罩,京东表示,通过“口罩每日预约限购”页面进行预约购买。

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电商平台采取的口罩售卖方式:先预约,再抢购,剩下的事儿就交给运气了。有网友表示,“我连续抢了一周没抢到,放弃治疗了。”

多家电商平台显示预约抢购口罩售罄。某电商平台截图

记者注意到,很多电商售卖的口罩压根不是国产的,如小米优品、网易严选等会不定时放出一些口罩,或每天定点抢购,卖的主要是进口口罩,标注“韩国KF94”。

当然,这样的预约抢购也是限量的,例如京东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每天上架50万只口罩供全国用户抢购,基本上是1分钟之内售罄。更多的电商平台亦是瞬间售罄,或一直显示无货状态。

有不止一家电商平台内部人士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我们自己也是天天去排队抢口罩,和你们一样,也抢不到。”

为什么口罩还是难买到?

说到这里,很多人不免产生疑问:每天都生产超过1亿只了,为什么口罩还是难买到?

首先1亿只听起来不少,但实际上和中国目前所需的口罩数量相比依然不算多。

华创证券分析称,中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计5.3亿人。如果全面复工,每天至少需要5.3亿只口罩;若只按第二产业、医疗以及交通工作人员复工,每天也需要2.38亿只口罩。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截图

换个方式计算,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卫生和社会从业者为1147.8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34.8万人,制造业10471.3万人。

光这些人复工,每人每天1个口罩,需求就超1亿只了。这还不包公共管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从业者。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9》显示,到2018年,中国从业第二产业的人为2.13亿。按上述条件,假如第三产业全停,只有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复工,每天也需要超2亿只口罩。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各种计算方式显示,疫情期间中国口罩供需依然存在缺口。另外,口罩的生产还受到原材料熔喷布的限制。

一次性医用口罩有三层,正反面都是纺粘无纺布,中间一层是熔喷布。防病毒主要靠的就是中间这层熔喷布。记者注意到,在国务院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需对接专区上,求购熔喷布的需求不少,在3日22时左右,前十条信息中有六条是求购熔喷布。

2月23日,工信部曾披露,江西医用防护口罩企业的主材料熔喷布多次告急,熔喷布纳入江西省防控指挥部统筹,其他口罩原辅料的调配暂不纳入。

所以原来是“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现在顺序相互调换了,“我有口罩机,谁有熔喷布”。比亚迪等一批跨界产口罩的企业已经这样“呐喊”了。

中国石化称生产熔喷布原材料不缺,还降价了。图片来源:中国石化官方公众号截图

有意思的是,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材料聚丙烯并不缺,而且还降价了。3月2日,中国石化表示,2月份中国石化共生产聚丙烯等医卫原料9.8万吨,比1月份增产3.3万吨,增长50.8%,市场供应量充足。

至此不难发现,口罩生产如再提速,熔喷布环节的扩产至关重要。不过,有媒体报道称,制造熔喷布的成本投入较大,国产生产设备价格约500万元,进口设备则在1000万元以上,再加上生产周期长,所以很多企业倾向生产口罩而不是熔喷布。

你现在买到口罩了吗?如果没有,或还需耐心等一等。

内容来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