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赵各庄镇殡葬改革 用“孝道”破解陋习

10月12日,文安县赵各庄镇彭耳湾村一户张姓人家正准备出殡,逝者停在租来的灵棚里,没有棺木;简易棚内吊唁亲朋正在就餐,几盘绿色炒菜,没有表演与爆竹,一片安静肃穆景象。

今年2月,赵各庄镇在全县率先推广农村殡葬改革,至今全镇已有169起丧事简办,节俭、环保治丧成了新风尚。

“自从全镇推广殡葬改革以来,办丧事都简单了,不用寿木,没有了烟花爆竹,没有大操大办。”逝者的儿子张锁义说,“以前,村里的丧事宴席一般标准300多元,这次,我家的标准是100元一桌,烟酒、饮料都没有了,歌舞杂耍表演取消了,只有一个简单的吹鼓班。我们张家在村里算是大户,之前家族里有老人去世花费一般在6至7万元,这次办事4天花费控制在2万元以内。”

按照新规,一律实行火化,禁用寿木,骨灰盒价格控制在2000元以下,酒席每桌标椎最高120元,取消歌舞杂耍,禁放烟花爆竹。

“这么多年,谁家老人过世,不都大操大办?现在要我改,我宁愿多花点钱也不丢这个人。”殡葬改革刚开始时,确实有人不理解。

全镇干部将殡葬改革纳入重点工作,明情析理教育群众。彭耳湾村村委会主任张福林说:“谁家打头儿简办丧事是个难题。殡葬改革实行以后,村里第一户人家办丧事,找到村委会说‘我家简办可以,但是往后村里再有丧事,也得从简’。这家人从简办丧,之后的丧事也按着规定来办。钱省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少了,家家都这么办,刹住攀比浪费之风。经过半年实践,村民们都很支持这项改革。”

“古话说,‘丧尽礼,祭尽诚’。去年我们走访了解到,有的人为了攀比借钱办丧事,有的丧事上表演歌舞,这严重违背了丧礼的意义。摆席、棺木浪费现象也很严重。”说起推广殡葬改革的初衷,赵各庄镇党委书记王满仓说,“如何真正践行‘孝道’?丧事从简实行后,我们倡导村民建立家族祠堂,实现文明祭扫,传承优良家风。”

赵各庄镇辖区总面积79平方公里,37个行政村,总人口52424人。殡葬改革实施以来,全镇实行“双报备”制度,建立死亡人口上报制度,保证火化率目标完成,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保证了殡葬改革全面落地。全镇丧事火化率100%,骨灰盒土葬占地面积低于1平方米,棺木、歌舞杂耍和烟花爆竹使用率为零。丧事费用减至2万元,较原来下降60%。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厚养薄葬在赵各庄镇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