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贵州十二特色产业 在希望的山地里“绽放”

多彩贵州网讯 曾几何时,有一类贫穷,因山地而困。

峰际连天,沟谷纵横,“样样都有一点、样样都形不成规模”曾一度是贵州农业的“标签”。产业不兴,攻坚难成。

2018年,“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号角开始响彻贵州大地。曾经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如今调整了结构,优化了品种,推广使用了新技术,“四季轮回”变成了“四季调节”,循环速度加快了,到处都可见丰收景象,天天皆是春种日子。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石斛、生态家禽、生态渔业等十二个重点特色产业经过两年多的“孕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今年春天,有一种希望,在山地升腾。

春寒未尽,“疫”犹未尽,贵州山乡的春耕热度却持续升温。“小康梦”的种子被贵州山乡农民播撒到土地里,“百姓富、生态美”的故事就这样在中国西南的坝子、山坳、坡地上书写。

梨花白 菜花黄 田间地头耕种忙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春耕和抗疫一样“不等人”。

2月5日,春节刚过,贵州省农业部门就召开系统的视频会议。新的一年,春耕备耕工作的重点同样是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

部署即行动。纵深推进产业革命,推动“转变”正逢其时、正当其时: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主要种植低效玉米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乡村在“变革”中前行:坚持“八要素”,推行“五步工作法”;陈旧观念破除了,产业调整起步了。

这个被新冠病毒“入侵”的春天,贵州各级政府为了这场变革的顺利进行,打通了农资的“绿色通道”:加大与发改、交通、公安、市场监管、供销等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将农资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

转眼惊蛰将至,“报春使者”油菜花按捺不住、竞相开放,各地弥漫着春的气息。

这样的气息中,黔西县红林乡安庆村土地盖满了雪白的地膜,村民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着培育中药材头花蓼。“在种植基地,既能挣钱,还能学技术。”他们的笑容里,信心满满。

这样的气息中,凯里市炉山镇洛棉村漫山桃树、梨树结满了花骨朵,村民们穿梭于山林间,为桃树梨树除草、修剪枝条。“以前是荒山,现在春天是花园,秋天是果园。”他们的话语间,饱含欣喜。

这样的气息中,黎平县双江镇双江村的食用菌已经成熟,村民们保持距离,哼着小曲打理菌棒,再采摘、晾晒。“活不累,收成高,生活会越来越好。”他们的小调中,透着希望。

…………

目前,贵州春种面积已经超过70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唐隆强分析:“贵州春耕备耕物资准备充分,夏收作物长势良好,可以迎来夏季粮油作物丰收的开门红。”

结构好 产量高 山地农业见风长

“种下了,收获了,卖得出,固然是好。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从‘因种致富’走向‘加工致富’,咱们农民也要办企业、赚大钱。”一位村主任如是思考。

这位村主任兰江所在的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被当地人唤做“十里刺梨沟”。

这里,还是贵州人工种植的刺梨的品种发源地,村民们都搞起了苗圃种植,不仅卖果,还卖苗。每逢刺梨春种秋播,或果子成熟的季节,来购买幼苗或收购果子的客商络绎不绝。

退休的老支书熊家明成立了贵州龙厚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其研发的由刺梨叶与桑叶、山楂叶组成“三叶茶”销往深圳、广东、北京等地。去年2月,他们又与贵州同济堂药业签订合同,开发刺梨口服液、含片等产品。

返乡的农民燕启富组建了龙里县茶香有机刺梨专业合作社,其生产的刺梨干、刺梨果脯、刺梨汁、刺梨酒等产品享誉省内外,部分产品还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产业链延长了,价值链提升了,利益链完善了。

黔中腹地,刺梨果与“王老吉”牵手;武陵山下,“梵净抹茶”开始“国际范儿”;乌江之滨,竹子串起一二三产业链;乌蒙深山,威宁“三白”走俏东南亚市场……农户们对“调结构”信心更足了。

步入决战决胜之年,坝区“调优”正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聚宝盆”。贵州提出,将500亩以上坝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把作物生产、加工与乡村旅游、民族风情、养生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推行“全链条”式产业融合发展。

今天春天,疫情带来的损失,正从产业结构调整中“补”回来。

千千万万的农户期待着,3月,樱桃将赠与春日里的第一抹酸甜;5月,绿茶随之带来初夏的一抹芳香;7月,越夏蔬菜热热闹闹地上市;9月,油茶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11月,石斛的药香在人们的餐桌上余味悠长;而菌棒上的香菇、木耳、竹荪等,一年四季都登场上演着别样的精彩。

山地,也可以是“粮仓”。

山地中生长的作物,也可以是农民致富的“宝藏”。

专家来 教技术 贵州农业长翅膀

地处乌蒙高原的毕节,气候高寒。如今向欧洲西部高纬度的荷兰学习搭建了“一个棚”。有了这个棚,蔬果产量将实现翻倍。

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的现代农业温室大棚,恒大集团无偿投入1亿元援建,共计4.6万平方米。

这样的大棚既能“保温”,也能“控温”。当冬日太阳光照不足,加温管道混合阀和循环泵随即开启,通过热水循环来自动调节温室内部温度,同时底部加温管道还可作为省力化操作设备的轨道使用;当温度达到规定值上限,天窗会自动打开通风换气进行降温,若效果不佳,高压喷雾系统启动,喷射冷雾降温。

这只是科技“加持”贵州农业产业革命的一个缩影。

发展十二产业,贵州除了12位省领导带头抓具体、抓深入,还在全国聘请7位院士作为产业发展顾问,在省内组织专家组成专业团队,对特色优势产业品种开展技术指导。

贵州高校也正重点建设10种直接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植物保护、园艺、茶学、林学、森林保护、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等。贵州大学还将人才链和知识链转化扶贫产业链,组建起12支服务农村产业革命产业专班的科技团队,专家教授带领“博士村长”们深入乡间,为农民们答疑解惑。

今年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实行“厅长包片”“处长包县”,100余名厅处级干部及时下沉到地块,紧盯各地因地制宜选准替代产业、加快农资储备、加强技术培训。

贵州大学则公布了百名专家团名单及电话。他们利用电话、短信、微信、公众号、远程视频、掌中宝及其他直播平台等方式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等,将实用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

科技兴农,扭转的又岂止是温饱,改变更多的,是生产方式,是未来。

贵州的乡村,处处可见绿意葱茏,那是山地的色彩,更是生机与希望。

(执笔/李思瑾)

编审:李蓓

审签: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