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请佛容易送佛难?

太平间巡视员


有三大原因,导致"请佛容易送佛难"!

第一,佛教源自古代西方,最早华夏是没有佛教的。由于种种原因,在汉代的时候佛教传入华夏,当时因为教义不合并未普及,但几百年中经过历代高僧大德改进教义,佛教迅速普及整个华夏,扎根于此再也难以去除。就算有"三武灭佛"惨案,但依旧不能灭亡佛教!

第二,佛教诸多宗派,除了禅宗是"自给自足"外,净土,密宗,等都是不事生产,只有靠广大信众供养度日。

试想看一人他不劳动,你请他来供养,日久后养成习惯,再想把他送走,他会乖乖就走么?

第三,佛教在它的源头被灭亡了,大本营没了。送佛走?能送到哪去?

不过现在佛教也应该算是华夏的本土宗教了,虽然源头不是在此,但佛教所有的辉煌和未来都离不来华夏大地与华夏人民!



赤诚子


“请佛容易送佛难”,又有叫:“请神容易送神难”。由于中土的大乘佛教也是个有神论的教派,佛从“一个从真理走来的人”被释伽牟尼的后继者逐渐转化为“一个从真理走来的神”,佛由人变为神,由此现在这两句话其本质都是一样了。

迄今为止,请神的主要科仪方式有二:一种是扶占又叫扶箕。另一个是请神上身,南方及台港澳地区叫谓-神打。

其由扶占发展而来的,更通俗简扼化的又有:筆仙、碟仙姑等等之流,这些可以看成是传统扶箕的简明版。

相信有过筆仙等经验的,或是看过相关电影的人都知道其仪式的本质是请神问卜之类。

然而从宗教的角度来言,神仙不多而鬼仙却众!因此所请的其实多为鬼灵之类。道教以为:人有人间,鬼有鬼域,其实他们之间通常是不相干扰的。

一年之间只有清明与中元节(鬼节),丰都鬼门才开放,所以这个时候正好祭祀先人亡灵。然而长留人间者,皆对尘世还有所各种原因而不肯离去红尘入鬼域者。比如枉死之人,心有仇恨未了,心有不甘,所以不愿离去!这种宗教认为很可能是为恶灵之类,而所谓的笔仙、扶箕者所请的就是此居多。

请得此类,当然你难以摆平,所以一旦你有求于他,你也要为之付出相当,这种的确难以送走,所以没宗教师傅指引不要轻易搞这种仪式。

从超心理学而言…你所请的是另一个的你,这个你叫做无意识。这个你通常你所认知的你自己是察觉不到的,然而这个可以通过催眠等等科仪方式唤醒。

请紫仙姑,笔仙,神打之类从超心理而言均是请出这个“你自己”。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与荣格医生也认为-精神病的主要诱因是:“本我(無意识)”与“自我即你所能认知的这个你自己”,两人格当产生严重冲突时,最大概率的结果就是:精神病!

弗洛伊德医生在其革命性的巨著(精神解析)中举过一个例子:婴儿(更接近本我)是無忌畏自身的屎尿的,那怕玩弄自身的排泄物,然当人格长大长成时,自我就告诉你自己不能这样了,所以正常人不会再这样了,而在精神病患者中玩弄以至吃自身的排泄物的现象并不罕见,就是这个原由了。

所以作为一名正常的人也不要试图硬是唤醒自身的这另一个“我”,当因为时常主动唤醒这个“我”,有可能令其要驻“前台”时,所引发的冲突是有产生精神疾病的机会的,这就是为啥不少碟仙玩得过繁者,最后会成为一个精神疾病患者的原因。民间民俗叫这个谓:鬼仙上身,易请难送!就是这个意思了。


洪范书斋


这句话是以讹传讹,原话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为什么会陷入请神容易送神难的窘境呢?问题不仅仅出在请上,最重要的,还出在送上。



中国古代先人的神仙观念,其最最鲜明的特点,是多多益善。不信?随便扳着手指头数一数,你就知道,神仙多到数不清啦。



比如,要考学就拜孔子;要经商就敬关公;要求子就找观音;要行船安全,那肯定得靠妈祖啦。其他的小神、小仙姑且不论,就算是那些站在玉皇大帝左右的神仙群体,就比《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多了不知多少倍啦。



神仙那么多,还管理着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诉求,所以,请起来自然很是方便。至少,不需要排队吧。不过,把神仙请回家来,就得好生敬奉。显然,在一大群神仙之中,你得罪了谁,心里都过意不去。万一,惹恼了某位神仙,那后果就更加严重啦。



假设您有高堂老母,还经营着大买卖,并且,还希望自己的儿子金榜题名,那么,您家里至少得供奉三位神仙,寿星、关老爷和孔夫子。您要想多几位神仙保佑也很容易,太上老君、财神爷和文殊菩萨也必须请进家门。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对于神仙来说也是一样,厚此薄彼是最大的禁忌。也许你可以说,为了避免对神仙的不敬,我用完了可以把他们送走啊。你的想法未免太天真啦。用完即弃,你把神仙当成一件破衣服了吗?这么一来,还奢谈什么心诚则灵呢?



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呀,那就都留下吧。可是,你扭扭捏捏,心有不甘,难道神仙会不知道吗?此时,你一定听说过神仙打架吧?其实,让你左右为难的,不是神仙,而是你的内心。



历史上,请神容易送神难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搬董卓的西凉兵到京师洛阳。为了对抗宦官专权,司徒王允力排众议,执意请董卓进京勤王,结果却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不但王允自己死于非命,而且,将东汉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由此可见,神仙多了不一定是好事。在宗教观念上,西方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子。比如,基督教只信奉耶稣基督一位神,这样一来,就避免了许多麻烦。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一神教比多神教更加进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管怎么说,请神容易送神难,是中国人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破解之?也许,各人有各人的高招。不过,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心无旁骛、诚心诚意,才能心想事成。


俚言杂谈


俗话说的请佛是指跟佛结缘,众生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无明而遮盖住自性,所以会外求,求佛,求外在的,但求佛之前不如自己先醒悟。佛是如来,是本来应该的道理,真理恒常,所以不会存在请佛送佛的困扰,而是被困扰的人!



四念处修行


想起了一个流传千百年的传说,相传只要找到第8号当铺,并且在这个当铺里请一尊佛,无论你有任何需求,都能够如愿以偿。

但!前提是必须付出等个值的代价。说白了这个第8号当铺其实就是黑暗世界的一个阴谋。而所谓的黑暗世界无非是另外一个自己,自己不敢面对那个!就譬如《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的剧情类似,六耳弥猴其实是悟空本人。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请神就是到店里去买一个认为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的神像。送神的意思是家里的人事都不顺利,需要想办法解除,于是便有了送瘟神一说。

我们都知道,买一个神像自然很容易,但要把无形的,给家中带来灾祸的隐性瘟神送走,就非常困难了,何况这瘟神说不定也是你不小心请回来的。

最好的例子便是唐朝的安史之乱了,公元754年,唐玄宗调安禄山入长安议事,杨玉环还将其纳为义子,玄宗由是更信任安禄山《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上尝谓力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力士答曰:“边将拥兵太重,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又言“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就如李泌所说:“假如当初封赏给安禄山的不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而是给他百里之国,也就不会谋反了。”遗憾的是,玄宗不听高力士的言论、加之玄宗义子汉人名将王忠嗣忤逆于他。如此玄宗更崇信安禄山。王忠嗣因此出局,唐朝也就失去了制约安禄山的重要力量。

后中央为了平定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但自己军力又不够,又请了北方的少数民族回纥的军队来帮忙平乱。少数民族见泱泱中华有利可图,便欣然前来。但等到叛军平定后,却并不愿意退回北方。伸手向唐王朝要钱要粮,给军费、女人等等。由于唐王朝才给安史之乱弄得精疲力尽,哪能满足他们那么多无理要求,结果回纥兵又血洗长安,娆杀抢掠,把大唐的都城搞得乌烟瘴气,皇帝也不得不再次出逃。为了平定内部的祸乱,请来外面的回给兵,结果弄得不成样子,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比喻有些人、有些势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请来帮助办事,只怕更生事端。


诗境笙音


应该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吧,佛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的,是集慈悲,智慧于一体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引自《金刚经》





趣找米


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哪有请佛容易送佛难的道理、佛是大慈大悲的、佛度有缘人、若要是与佛无缘、慢说是请佛、跟本的就是与佛连边都沾不上的、也就是说这种人跟本的就是无有善根的、他没跟本的就是连善良的种子、连一丁点的都没有种过、他何来的善根、这个有缘指的,也就是相应的意思、简单说也就是这个人能与佛有这种相应的磁场、这个世界上要是能有与佛相应的人、跟本的就是找不到的、这个也就是、达摩祖师说的那句话、圆满的功德,在这个世间上是找不到的、也可以说根本的就没有、这个并不是说你学佛就能有佛了。释迦摩尼佛、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你能做得了吗?就是连最起码的要求都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说是无法的能与佛接近的、也是无法能相应的,更是无法能有缘的、佛是那么好请的吗、就目前来说,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的就有人能把佛请来了、若要是能把鬼神请来了、这些个到是能有这种可能性的。


马宝良14正大光明


你看见了,你请的是佛,啥人入啥圈。人品不同,你是啥人品,请进门的就是啥。

有的人用老祖宗传来的,请来害人。人没害到,人家家里也有祖宗。光明正大做人。你招来的是进不去的,那是的你送不走,鬼神,佛菩萨把你的人品看的清清楚楚。害人不成,把自己的家玩玩。


谈笑看红尘2


众生皆有佛性,只是通过不同法门修行自性。



特艾聚


只是传说,你若请的是正神,恭敬即来,缘散则去,不需刻意去送。即心即佛,佛无缘请不来。所以说没有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说。只所以有这句话,是因为那些狐黄白柳蛇这些魔道众生,别轻易招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