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近邻之争 雷克萨斯GS F单挑M5

丰田与宝马,相信有留意汽车业界新闻的都知道他俩已经结成了一伙,丰田借鉴宝马的底盘设计技术、宝马则贪图丰田的环保引擎科技,可谓是各取所需、其乐融融,貌似无间的战略合作,但台面底下的明争暗斗依然暗涌如潮。雷克萨斯Lexus GS F,从数据上看,与之最接近的竞品无疑是宝马的M5,至于各位看官承认也好、认为小编有失偏颇的也罢,GS F与M5这对冤家,估计比M5跟E63更冤。其实,环顾整个车坛而言,GS F所要面对的竞品绝不仅仅是M5一家,数数手指头,奥迪RS6、凯迪拉克CTS-V、捷豹XFR均在其射程之内。


在中国,因为消费群体长期受到德国车就是好车的洗脑式教育,绝大部分的人不认同宝马与雷克萨斯是一对竞争对手,但实际上呢?看看美国的市场,看看大街上的能见度,两者似乎又能轻易看出分野,满大街的ES、IS、GS,而宝马最多的大部分是三系和七系,同样是各自阵营中的豪华车代表,雷克萨斯在口碑上一点儿不输宝马。但如果说到高性能领域,雷克萨斯似乎就没什么传统可言了,之前的IS-F确实是一辆很不错的高性能四门轿车,与当年同级的M3、C63 AMG一较高下,LFA就更不用说了,级别已经到达法拉利599级别的水准,宝马奔驰均无力应战,IS-F停产后由RC-F接替,定位依然是M4/C63 AMG级别,而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高性能中级车领域,雷克萨斯希望通过GS-F发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直面宝马的M5,GS F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取向与之对抗,那就是2UR-GSE引擎了,该引擎采用V型90°夹角布局,DOHC配气系统、具备双VVTi功能、活塞组采用了短冲程设定,具备缸内直喷技术,压缩比12.3:1,峰值马力在7100转时全数发放(467匹),扭力也达到53.8公斤米的水准,虽然引擎设定比RC F略低,但考虑到这台是一辆需要无时无刻保持“优雅”的四门轿车,过于激烈的设定还是留给RC F热血青年吧。相对于宝马M5,GS F最大的优势在于体重上,全重“只有”1830公斤,而宝马则达到了将近一吨九。当然了,不得不承认,论各项动力参数,包括推重比,GS F均在使用4.4公升双涡轮的M5之下,其实这也不足为奇,而且如果换位思考,要想一时半会儿地通过一两台车完胜那些动不动就几十年历史的传统欧系名门,绝非容易的事,有些烙印上的事情并不是靠一台两台、一代两代就能实现的,雷克萨斯其实很清楚这个道理,当年的LS400也不是一蹶而就,也是通过几代后才让BBA三强饱受压力的。


在操控性能方面,基于第四代GS车系(L10)底盘悬挂的优良传统被完全承继下来,Lexus还加入独特的主动式扭力差速分配系统TVD(Torque Vectoring Differential),驾驶者可以自行选择“Standard”、“Slalom”和“Track”三种模式对左右两个后轮进行细致的扭力分配,当然了,这类电子差速系统并不是GS F独有的或者首创的,但应用在GS F这辆车上,是否能充分发挥出自然吸气引擎细腻的转速控制和那台八前速变速箱,那还得试过车才知道。

至于其他的项目上,GS F自然少不了的是继承自IS-F的前叶子板散热孔和满身的“F”徽章,前六后四制动卡钳在同级别车型中应该是标准配置了(前碟380mm后碟345mm),绝对不能少的一项装备,四出排气造型依然眼熟,十九寸轮圈,配前255/35R19后275/35R19轮胎。不过,既然作为一辆Lexus,怎么能少那台一直如故的Mark Levinson音响呢?十七颗扬声器的Hi-End系统,以笔者的经验,不但很难被投诉,甚至会上瘾的。



至今仍未看到雷克萨斯有向涡轮化迈进的痕迹,NA引擎其实会让驾驶者更有感觉,起码小编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然吸气死忠派,一台7000转的V8,不论它是双门的RC或者GS,都会让那些近年开惯了Turbo的人感觉一股清新气息,引擎科技的发展和潮流总是有波形起伏的,涡轮增压的流行仅仅是因为环保,至于那些高性能涡轮技术,依然师承自上世纪90年代,不信?历史是不会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