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又添国字号!湘潭高新区荣获“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授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在山东省淄博市举办第三届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全国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及47个示范园区代表参加活动,共同探讨、交流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宝贵经验。活动期间,湘潭高新区等12个示范园区获国家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牌匾。

活动现场。

湘潭高新区荣获“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授牌。

湘潭高新区按照打造“智造谷”发展定位,突出“两主一特”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建设,着力五大举措,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2019年公布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综合排名中排名第6,双创示范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成功获批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全省园区第四位。2019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55.2亿元,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76.5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7.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2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2.38%。

1、抓规模企业培育

以“入规、登高、上市、智造”为工作目标,实施规模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建立入规企业后备库和培育清单,2019年新增规模企业40家,园区拥有规模企业278家,其中实现正增长企业超过75%,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

2、抓智能改造示范

立足“打造智造谷、建设自创区”定位,出台《湘潭高新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创建实施方案》,湘电莱特、胜利钢管和富兴飞鸽等25个企业获得省市区智能示范和智能化改造专项支持;华菱线缆、迅达集团等12家获得“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湘电风能、天士力药业等21家获得数字企业称号,企业智能化示范创建步伐加快。

3、抓创新能力提升

双创示范被国家发改委在官网专题推荐。修订鼓励科技创新实施办法,2019年兑现自主创新奖励1026万元,申请发明专利407件,新增高企53家,高企总数达到123家,实现研发投入12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26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名列湘潭市园区第一。区创业中心连续四年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A类孵化器,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获评省级众创空间,迅达集团、中通电气等4家企业获国省专利及科技进步奖。

4、抓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

全力促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出台《湘潭高新区关于促进湘潭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湘潭高新区关于支持央企、国企裂变项目入园发展十二条办法》等专项政策。机器人产业链成功签约引进17个项目,省重点项目新松在建厂房19栋,预计2020年6月可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第一条生产线预计2020年底前建成投产;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链重点企业华菱线缆已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核心员工持股,引入资金约2.2亿元,预计2020年年底前上市;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引进项目7个,总投资32.94亿元。

5、抓营商环境优化

2019年深入实施“四个精准”服务(精准服务企业、精准服务项目、精准服务人才、精准服务群众),有效化解各类问题300余个;探索推行项目建设“一闭环、四配套”机制,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序承接市级下放权限157项,在全市率先完成市级下放事项70%上线运行目标,办理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1000余户,全市排名第一。

2020年,湘潭高新区将依据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更大突破。

【来源: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xtgx.xiangt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