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志愿者颜军:观鸟,我们从“有意思”玩到“有意义”

△ // 颜军

3月4日,武汉市观鸟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武汉观鸟”上发布了特殊的一份鸟类监测报告。不同于以前的野外观测,这是该协会20位会员和鸟友在家中观鸟得出的,为协会有史以来首次。

△ // 18个小区观测点 颜军提供

颜军,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也是参与者之一。战“疫”期间,除了透过家里的窗户观鸟,他还作为《2019年武汉市重点区域鸟类监测报告》的主编,每天伏案工作十几个小时。

该协会自发开展的武汉市重点区域鸟类监测这一公益项目,自2016年6月起至今,从未间断过。


从金融圈跨到观鸟圈

今年51岁的颜军,留着寸头,戴一副小圆框眼镜,为人低调,博学而严谨。鲜为人知的是,他是学金融出身。

1991年,他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去了中国建设银行武汉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是国内第一批证券从业者之一。后来,他南下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做资产管理,几年后回武汉,担任过竹叶山集团财务顾问。直到2008年,他开始单干,成为个人投资者。

观鸟,纯属他的个人爱好。“我一直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欢旅行。”2003年,因为看了中国观鸟的推广者之一,北京的钟嘉老师,于《旅行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内容是在黑龙江扎龙湿地观察丹顶鹤,他开始对观鸟感兴趣,只是苦于找不到带他入门的老师和爱好者组织。

他爱好摄影,于是买了专门的镜头用来拍摄武汉的各种鸟类。“当时,拍到了什么鸟,自己也不认识,也没有去查资料,只觉得很漂亮。”

2005年,网络论坛兴起,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搜索到了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论坛,结识了朱觅辉、陶旭东、佘辉等一批后来的协会创始人,开始真正入门。

“观鸟活动特别好,能锻炼身体,陶冶性情,让人安宁。当你烦躁,压力大的时候,看看鸟,一下就变得沉静了。”


将“有意思的事”变成“有意义的事”

出于寻找共同爱好者和推广的目的,2007年12月,武汉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在金墩街林业大厦成立,挂靠于当时的武汉市林业局,属于二级协会。这便是现在的武汉市观鸟协会的前身。

颜军称,这是中国大陆最早注册的观鸟协会之一,在民政局进行了登记注册,还发了执照。

当时的创始人有9位,会长是朱觅辉,颜军是7位常务理事之一。常务理事相当于核心志愿者,而会长也是承担最多工作的人。刚开始,全部会员只有二十几位。

近些年,国家倡导生态保护,社会对鸟类保护越来越重视,观鸟协会的独立成为必要。

2017年3月,经重新注册, 武汉市观鸟协会成为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目前,会员已发展到150位。

颜军解释,因为是公益组织,所以入会有一定“门槛”,会员需要有时间保证和一定的鸟类专业知识。


△ // 武汉市观鸟协会2018年年会合影

在此前的2016年,颜军已当选为新一任会长。“作为一个社团组织,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到底能干什么?”上任伊始,颜军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回顾多年观鸟历程,他发现,以前观鸟是追求鸟种的积累,越稀罕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玩下去的难度越来越大,刺激性越来越小。能不能集中众多观鸟爱好者的力量,在看好身边的鸟的同时,也为社会做点贡献?

△ // 武汉市观鸟协会成员在江夏区八分山观鸟

有了初步思路后,颜军与会员们讨论,慢慢凝聚成共识:聚集一群分布在武汉三镇的观鸟志愿者,把各自身边一年四季野鸟的种类和数量情况摸清楚,汇在一起形成一幅武汉鸟类状况“绿地图”,为观鸟活动的开展和普及提供指导信息,为政府的生态决策提供鸟类方面的支持数据。

一个多月后,涵盖武汉市重要湖泊湿地、郊野林地、中心城区绿岛(公园和大学)的武汉市重点区域鸟类监测项目诞生了。

就这样,他们这群人将“有意思的事”变成了“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武汉观鸟协会历史上的一大创举。

在颜军看来,公益组织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指导,实现更好的社会治理,这是国外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做公益多年如一日


2016年6月起开展的武汉市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属于武汉市观鸟协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项目。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协会制定了一整套合理可行的工作规范,将监测点分配到人,保证定期监测活动人员固定、频次足够、线路规范和记录完整。

△ // 森林之眼守护绿水青山


至2019年底,在主要由会员组成的204位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项目设立了61个重点区域鸟类监测点,遍布武汉三镇,覆盖了河流、湖泊、森林、农田、绿地等不同生境类型。共收到监测报告5641份,观测到野生鸟类379种,占武汉市全部鸟类种类(415种)的91.33%,发现了5个湖北省鸟类新记录和21个武汉市鸟类新记录。

△ // 山斑鸠 何国民拍摄

△ // 白头鹎 钟永乐拍摄


项目的重要成果是及时向社会公布重点区域鸟类监测结果,定期公布鸟类监测月报和年报。协会每月在“武汉观鸟”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鸟类监测月报,总结上月鸟类监测的结果,反映武汉鸟类动态变化;每年编制、出版《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将鸟类观测大数据浓缩成简明扼要的文字和表格,总结武汉市鸟类的分类与分布信息,研究武汉地区鸟类居留型,目前已出版三期。



2019年4月,协会又开始实施武汉重点区域鸟类及栖息地保护行动,要求志愿者在开展鸟类监测的同时,收集上报威胁鸟类生存的违法线索和破坏鸟类栖息地的证据。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对志愿者上报的信息进行分类,根据情况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并跟踪处理进展,努力消除。

此外,协会重新注册后,继续坚持开展自然教育公益活动。至2019年底,为社会各界人员野外观鸟提供公益性指导服务59场,在大中小学开展室内讲座42场,动员志愿者328人次,活动参与人数近7000人。

△ // 2018年4月18日,武汉常见鸟与环境讲座走进华侨城小学

△ // 2018年,观鸟活动推广走进恋湖社区


颜军因此在2017年被评为湖北省爱鸟护鸟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全国“志愿者护飞行动”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武汉市最美志愿者。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从2003年开始关注鸟类,多年和它们打交道,颜军对它们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说,鸟类和人类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认识世界的方式相同,都是通过色彩和声音,而不是像其他哺乳动物,通过气味。他还说,之所以愿意多年如一日地做公益,是因为他在观察鸟类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心灵的滋养,受益匪浅。“现在只是在回报。”

△ // 2017年走进府河湿地认识冬候鸟活动

△ // 2017年大学生走进府河湿地


他讲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多年前,他的孩子6岁时,他经常在带孩子的闲暇,从6楼的家中观察,在楼下一棵树上生活的一对珠颈斑鸠。后来,一只小斑鸠出生了。一个夏日,下起了大雨,降温很厉害,亲鸟忙着把刚出生十二三天,羽毛还未长好的小斑鸠拢在翅膀下保温,而小斑鸠老是从翅膀下钻出来,亲鸟又把它扒进去,来来回回折腾,颜军看了大半个小时。“当时我也在带小孩,感觉这幕场景和人类很像。小鸟想要独立,亲鸟想要护着。人类也是如此。”

△ // 珠颈斑鸠 彭憬拍摄


谈及这次波及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颜军称人类在漫长进化中会遇到很多灾难,相信人类强大的力量,一定能够过关。

“目前疫情起源没有定论,日前全国人大发布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禁令,这是我们特别愿意看到的。”

他说,这个规定实质上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我原来很多朋友是金融界的,我们在一起吃饭聊天时,我一直说食用野生动物不安全。人现在的体质不像几百年前,对野生动物没有承受能力。非要吃,对自己不安全。”

△ // 丝光椋鸟 何岭松

同时,他也提醒大家,不要妖魔化野生动物。“只要保持一定距离,我们和野生动物可以做到相安无事,尤其是鸟类。”据了解,协会的150名会员,尽管平时经常出入野外,但目前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出品: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