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血管彈力圖對心血管患者的重要性您知道嗎?

提起血管彈力圖可能很多患者都不知道,甚至有些人會說:看,小編又在真眼說瞎話了,其實,小編還真不是。血管彈力圖在三甲醫院的應用可以說還是很普遍的,分佈於檢驗科、麻醉科、心內科、心外科等十幾個科室。今天我們就來從心內科的角度來說說這個血管彈力圖。

對於心內科而言,介入治療已經是心內科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抗凝藥物以及抗血小板類藥物更是常規用藥,如阿司匹林和波立維的聯合用藥。即使如此,血栓導致的血管再狹窄問題依舊屢見不鮮。患者的凝血狀況成為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血管彈力圖就是針對患者凝血功能進行進行監測、分析,從而對患者血液的纖維蛋白形成速度、溶解狀態和凝狀的堅固性、彈力度做出定量和定性判斷。通過對血管彈力圖的測試,我們可以知道紅細胞的聚集狀態、剛性、血凝的速度,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的高低等。這些指標可以指示病人是否有正常的凝血功能,是否會出血或出現血栓。

那麼,血管彈力圖的具體用途有哪些呢?

1、判斷病人的基礎凝血情況,判斷患者凝血系統異常在整個缺血事件中的地位;

2、監測冠脈介入手術中抗血小板類藥物聯合應用的效果;

3、診斷各種抗血小板藥物對病人血小板抑制的百分比,從而指導冠脈介入手術中個性化的使用抑制劑,進一步保證手術安全;

4、判斷冠脈介入手術中、後的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和代謝情況;

5、確定冠脈介入手術後患者的個性化血小板治療方案,減少再次缺血事件的發生;

6、在定期隨訪中診斷患者抗血小板藥物使用的效果,防止出血;

7、判斷纖維蛋白原的活性;

8、監測華法林、比伐盧丁等凝血相關藥物的效果;

說了這麼多,究竟如何在患者身上體現呢?我們來就從兩個簡單的數據R值和MA值來說明吧:

在血管彈力圖中,R值主要是用於表示凝血酶等凝血因子充分激活形成纖維蛋白的時間,當R值延長,就表示患者體內的抗凝因子缺乏,需要使用抗凝劑,否則會有出血風險;反之,P值縮短,表示患者血液呈現高凝狀態,有形成血栓的風險;

MA值在檢測中減少,表示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減少而造成凝血因子消耗,血液稀釋,患者就有出血的風險,反之,MA值增加就表示血液呈現高凝狀態,患者有動靜脈血栓的危險;

當然,一次血管彈力圖測試顯然不是那麼簡單的幾個數值,還有的數值的所涉及的更加複雜,在此就不一一闡述。希望每次簡單的科普能讓你對疾病和治療有更深的認識,不至於對病情感到恐慌。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好心舒冠心病管家”,您的關注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您的留言是我們改進的目標。關注我們。將會為您提供更多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