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叙永法院反思执行工作质效,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四川新闻网泸州6月15日讯(张煜)今年是“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决胜收官之年,叙永县人民法院在党委统筹、县委政法委协调下,深化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联席成员单位、部门的联动机制,全县合纵联横,决战攻坚执行难案件。

反思个案

2013年11月,原告李某诉被告陈某、郭某健康权纠纷一案经叙永县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被告陈某向原告李某支付赔偿金101760元。被告在支付了40000元后,剩余61760元赔偿金一直不予支付。李某便向叙永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4年来,该案执行法官换了三个,十余次查找,被执行人陈某仿佛消失了一样,均未找到。鉴于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案件无法执行,法院经申请,给予其20000元司法救助。

近期,该院在开展“篦赖”专项执行活动中,执行干警充分利用联动执行机制,通过查访、蹲守、错时执行等方式,终于和陈某面对面,圆满执结该案。

魏某拖欠杨某工程款一案,上诉至市中级法院维持原判后,仍然不服判决,多次威胁、谩骂执行法官,以闹访、缠访方式抗拒执行达七年之久,“篦赖”行动中,该院执行局干警贯彻“无强制,非执行”理念,集中法警力量,对魏某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目前,该案已执结。

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落实”活动中,执行法官直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总结个案,深刻反思自身在执行工作中反映出的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执行效率不高等问题。

深度剖析

据了解,该院执行法官在反思活动中一致认为,“执行难”问题的成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法院内部因素,又有外部环境因素。从法院自身来看,一是主动推进执行工作积极性不够,个别案件消极执行,执行不力;二是执行工作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现象仍然存在;三是执行干警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从法院外部看,一是阻碍、抗拒执行行为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二是打击拒执犯罪力度不够;三是执行联动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有些单位和部门对于与法院共享信息资源主动性不高,配合性不够;四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还未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服从、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的社会氛围。

因此,该院执行局迅速提出解决方案,首先,加强执行规范。出台覆盖执行工作全部流程、所有环节的行为规范,以规章制度规范执行行为;开展阳光执行活动,提升执行服务水平。其次,加大执行力度。坚持民生保障,畅通执行联动机制和联合惩戒机制,充分利用网络查控系统提升查找财产效率,加大对被失信人失信行为、抗拒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其违法成本。再次,提升执行质效。创新繁简分流机制,提高执行指挥中心智慧化运行程度,加强执行干警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执行干警业务技能培训。第四,强化执行宣传。攻克执行难,需要全社会关注,充分利用新媒体,形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宣传氛围。

决战决胜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范平全程参加活动,他强调,法院执行工作,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诚信基础,关系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我们执行干警要迅速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任务、完善问责机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抓住症结所在,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治理,最大限度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执行工作社会认同感、公正满意度,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

据悉,今年1-5月,该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365件,执结案件1007件,结案率73.8%。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兑现金额7562.5万元,兑现率97.2%。拘留53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59人次。投保执行救助保险60万元。争取到90万元司法救助金。引导30余名申请执行人投保“执行悬赏保险”,通过执行悬赏找到被执行人6人,兑现金额16万余元。设置专属彩铃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