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朱元璋为什么不放过死去的李善长?

钱塘安东阳


明朝建国后,李善长,作为宰相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那个年代的宰相权力之大,已不是唐宋时期的宰相可比唐朝时,宰相权力分为三省之后又加上几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力更为分散。



北宋时还有‘参知政事’、‘枢密使’等等,皇帝权力稳固的很,但是经过‘靖康之变’,北宋的政治结构被破坏,南宋的历任宰相都是权臣,从秦桧掌权近20年开始,史弥远等等,无掌握朝廷大权十几年。



在这种背景下李善长作为开国第一重臣权威是很大的。

朱元璋又是强势的帝王,权力不在他的手里,他当然要夺回来,李善长识时务。主动退休了,但是临走时他推荐了接班人----胡惟庸。



没想到啊没想到,胡惟庸当了左丞相后,把右丞相汪广洋挤了下去,独揽相权,成为了中书丞相日后贪污腐败,把无数的人拉下水,更是想再接再厉,像朱元璋发起挑战当皇帝。



面对胡惟庸的拉拢,李善长开始是拒绝的,没人比他了解朱元璋的可怕,可是他的弟弟是胡维雍的儿女亲家,经常在李善长的面前劝他上船。

可能是他老糊涂了,有一天他竟然说了这一句话:“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能反我死了之后,你们看着办。”



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忍李善长说这种话?做这种事,在胡维庸案爆发后,李善长,全家被诛!

可见李善长是没有战队队伍也没有管好自己的嘴,言多必失,言多必失!


历史中的故事


朱元璋处理李善长的时候,李善长还没死,所以标题有误。李善长一家被朱元璋杀头的时候,李善长已经77岁。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这个人比朱元璋大14岁,早在朱元璋攻占滁州后,李善长就投靠了朱元璋。李善长此时已有40出头,学识渊博、老成持重,朱元璋如获至宝。李善长不是武将,但他既有运筹帷幄之才,又有一手操办之才。他一边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一边为朱元璋打理后勤保障。

朱元璋自己曾经说,十数年来,征战无数,从不缺粮草,这是谁的功劳?李善长的功劳,李善长就是我的萧何。为此,建国后,宰相的位子当之无愧地给了李善长,李善长位列开国六公之首。朱元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两人结为儿女亲家。

按理说,这样的人是朱元璋的大恩人,不是罪大恶极,绝对不能对这样的人下狠手。但是朱元璋在1390年将李善长一家70余口处死,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为是朱元璋的女婿,所以得以幸免。因此,李善长家并没被灭门。

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善长晚节不保?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的时候,李善长没有受到牵连。为什么时隔多年后,李善长反而遭受如此惨祸?史料上说的有三个原因:

一是汤和密报李善长借了300士兵修房子。这种私下调动军队的事情,朱元璋是十分痛恨的。早在洪武四年,德庆侯廖永忠就干过同样的事情,被朱元璋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由于是初犯,朱元璋那次饶过了廖永忠。

二是李善长有个亲戚牵涉到胡惟庸案,李善长一直找朱元璋说情,希望朱元璋放人。朱元璋心想,我已经饶过了你,你不但不感恩,还一直为别人求情,是在太过分了。

三是有人举报李善长当年知道胡惟庸要谋反,李善长不但不向朱元璋报告此事,反而说要谋反等我死了你们再谋反。

前两件事我相信是真的,第三件事我认为不靠谱,估计是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那朱元璋为什么不放过已经77岁的亲家公李善长?就是因为前两件事。如今已经是洪武二十三年了,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恒案已经处死了十万左右官员及其家属,李善长还敢带头违法?朱元璋的崛起靠的就是纲纪严明,所以朱元璋对法纪到了迷信的程度,后来女媳欧阳伦走私茶叶,也被朱元璋处死。

朱元璋先制定严苛的法律,乱世用重典,然后依法治国,谁触犯就处理谁。当了30.5年皇帝,处死15万官员及其家属,每年杀了5000人,当时全国才5000多万人,官员2万左右。

朱元璋这样把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一个个杀头甚至灭族,真是作的太过分了,有些事情必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什么不慢慢来,忍一忍?不分青红皂白,一杀了之,问题就解决了?后世的明朝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统一王朝,没有之一。

朱元璋的后代遭到了报应,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被李自成、张献忠和满清杀了15万人左右。以屠杀官员开场的明朝,以朱元璋的后代被集体屠杀收场。苍天饶过谁?


坐看东南了


胡惟庸死后,李善长有个亲戚叫丁斌,因为给胡惟庸做事,被判了流放,李善长三天两头的跑朱元璋那想要捞人。

朱元璋一看他要捞胡党,便往死里整李善长这个亲戚,结果他这个丁斌耐不住打,把李善长弟弟给招出来了。

顺藤摸瓜,李善长的弟弟被捉起来也是一通打,问胡惟庸案李善长参与了没。

他这个弟弟于是就说,一开始胡惟庸找了李善长,李善长没同意,后来胡惟庸找了李善长家里人,结果李善长知道的时候,因为管不了家里人了,就对他弟弟和胡惟庸说,你们的事我管不了,等我死了你们随便折腾吧。

于是,口供送到朱元璋那,结合了汤和密报李善长借了300士兵修房子这事,朱元璋就定了李善长的罪。

李善长可能是管不了家里人了,家里人联合胡惟庸谋反,被牵连了。

因为,李善长自己本人没有理由谋反,即便是谋反了,他也只是换个主子,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可得,没必要放着已经可以享受的事情跟着胡惟庸谋反。

而李善长的家人则不同,不谋反的话,之后继位皇帝没有倚仗他家的势力,所以不会对他家区别对待,只能享受和一般侯爵家里一样的待遇。而谋反成功了则是可以享受李善长之前能享受的一切。

因此,李善长死得冤也不冤。


寡言悟裟


李善长是明朝功勋赫赫的开国功臣,在朱元璋和其他人势力逐鹿中华的过程中,李善长无疑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所以,明朝初建,李善长就被朱元璋立为丞相。


刚开始的时候,李善长也是极为小心谨慎的,朱元璋对他也是相当的信任和满意的。但是,月满则亏,辞去丞相职务后的李善长,不甘于过落魄寂寞的退休生活,却又思恋起权力富贵来。而这一切,引起了多疑的朱元璋的
不满。随着李善长的继任者胡惟庸的落马,退休后不甘寂寞的李善长也进入了朱元璋的视线——他也被定性为“胡惟庸反革命集团”的“重要骨干”!于是,即便是李善长已经死葬山丘,但是朱元璋无情的拳头,还是砸向了他。


孤独之人


我来回答,理解如下:

自古古代王朝交替都是血腥残忍的,朱元璋作为明政治集团的领袖杀李善长无外乎两点原因。一是功高震主,臣强主弱。二是给新君继位铺平道路。分析如下。

李善长是明朝初期淮西集团的领头人。李善长跟朱元璋相知底细,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时候,李善长就来投奔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的功勋。并且李善长当丞相时间很长,很多官员都是李善长的手下。所以拥有如此力量的李善长自然会引来帝王的猜疑。


再有就是李善长辞官后推荐胡惟庸,不甘寂寞李善长在辞官后仍然时刻眼盯朝堂,卷入胡惟庸案 件,从而引发杀生之祸。

综上述是李善长作为淮西勋贵的首领在辞官后仍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迷恋权势。这一点是朱元璋这位铁血皇帝所不允许的出现。再加上太子朱标孱弱,给新君继位铺平道路。所以李善长是必死的。


tangible小雨


他是为了打击淮西力量


鱼游的海



拿得起放得下34


朱元璋太毒了


阿華13


利益最大化,平衡化……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朱元璋是为了打击淮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