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漢上生活圈暮雲書生談古詩詞,關於古詩詞的相關概念問題


瘟神忽散彌天霧,毒漫江城人怯步。
抗疫號聲動九州,純裝颯爽千軍赴。
荊山遍誦俊英詩,楚水長歌生死賦。
旭日東昇越險關,春風拂我強邦路。

夜半寒窗竹影涼,孤衾冷枕人愁悵。

心頭舊事敘誰知,獨憶韶華清淚淌。

萬里晴空飛紫燕,春風舞動桃花扇。

佳人粉目笑盈羞,淡淡清香輕撲面。

秋風漸起夜難眠,冷月清輝竹影寒。

昨日相思留不住,唯將殘夢寄樓蘭。

陋室閒居又一天,清茶半盞醉蕭仙。

欲尋春色畏瘟虎,且枕幽蘭夢杜鵑。

人生短短几春秋,笑對蒼山雪白頭。
莫問廉頗尙飯否,張先八十亦風流。
心寬遠目皆勝景,胸窄無憂喜也愁。
日照暖舟鴛戲水,桃花滿岸盡溫柔。

《觀麗江美景自娛》

晨風拂曉暗江寒,兩岸青蒙柳似煙。

一葉扁舟驚鷺起,蓑翁撒網罩霜天。

一個真正的朋友圈,圈子裡的成員都是我的真朋友。

古詩詞常用術語

主題:關於古詩詞的相關概念問題

1.【古體詩、近體詩、今體詩】
都是對“格律詩”而言,主要分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等。千萬不能將“今體詩”跟現在所說的“新詩”混為一談。
2.【古體詩】
又稱“古詩”“古風”,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包括唐以前各種形式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3.【近體詩】
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形成於唐代。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分絕句和律詩。
4.【絕句】
即"絕詩"。亦稱"截句"、"斷句"。詩體名。截、斷、絕均有短截義,因定格僅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也有六言絕句。唐代通行者為近體,平仄和押韻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說絕詩是截取律詩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詩形成以前,已有絕句,雖亦押韻而平仄較自由,如《玉臺新詠》中即有《古絕句》,後人即用"古絕句"以別於近體絕句。

5.【律詩】
詩體名。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故名。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
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分五言、七言兩體,簡稱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則為排律。
律詩中,凡兩句相配,稱為一"聯"。五律、七律的第一聯(一、二句)稱"首聯",第二聯(三、四句)稱"頷聯",第三聯(五、六句)稱"頸聯",第四聯(七、八句)稱"尾聯"。每聯的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
6.【四言詩】
詩體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為主。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春秋以前的詩歌,如《詩經》,大都為四言。漢代以後,格調稍變。自南朝宋齊以後,作者漸少。
7.【五言詩】
詩體名。由五字句所構成的詩篇。起於漢代。魏晉以後,歷六朝隋唐,大為發展,成為古典詩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絕句。
未完待續……

你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詩詞暮雲書生

攝影墨秋日曰